-
题名长江口洪水期潮波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路川藤
罗小峰
韩玉芳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82,共10页
-
基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9095)
-
文摘
由长江口现场水文测验资料分析知,洪水期潮波上溯过程中,潮波变形具有先加剧后趋缓的特点。基于非结构网格FVM 方法建立大通至外海的大范围数学模型,复演长江口潮波传播过程,以此为基础,研究长江口洪水期潮波变形特征的形成原因。研究认为:洪水期长江口潮波变形转折点位于潮流界上游;转折点下游潮波变形逐渐加剧是由于高低潮位潮波传播速度差异造成的;转折点上游潮波变形趋缓是由于高潮位重力引起的潮波传播阻力对潮波传播影响大于高低潮位潮波传播速度差异造成的。
-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波变形
洪水期
FVM
传播速度
-
Keywords
Yangtze estuary
tidal wave deformation
flood period
FVM
propagation speed
-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河口湾边滩围垦的潮波变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辛文杰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港研究所
-
出处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00-319,共20页
-
文摘
本文采用潮流数值模拟的方法,以中国华南的珠江口黄茅海河口为例,进行边摊围垦后湾内期波变形的模拟计算。数学模型在完成了对实测水文资料的验证之后,对黄茅海河口湾边滩围垦的不同工况进行了潮流场的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湾内潮差和纳潮量与围垦规模成反比,流速分布的变化与边难围垦位置关系密切。在较浅的边摊上适度围垦,新岸线保持适当的放宽本,对湾内的潮坡变形影响不大。
-
关键词
潮汐
围垦
潮波变形
数值模拟
河口演变
泥沙
-
Keywords
tidal estuary, reclamation, tidal wave deformation
-
分类号
TV148.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13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乐清湾内外潮波变形及不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童朝锋
安福伟
章家保
曲开成
孟艳秋
-
机构
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3-123,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4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8B451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9005)。
-
文摘
海湾内外的潮波变形及其不对称性影响海湾内外动力输送和水体交换。利用乐清湾内外共9个测站连续潮位进行调和分析,得到该海湾内外各分潮变化规律,利用潮不对称性偏度计算方法确定湾内外潮汐不对称性时空变化特征,比较了主要分潮组合对潮汐不对称性的贡献度,通过数值研究探讨了湾内偏度比湾外偏度值更小的主要成因,分析了湾内外围垦工程对潮不对称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乐清湾内潮汐不对称偏度值为负,表现为落潮占优,同期湾外洞头站偏度值为正,与邻近瓯江、飞云江河口的潮不对称偏度变大、表现涨潮占优的变化规律相反;湾外沿岸各站偏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大,由落潮占优向涨潮占优变化;潮汐不对称性偏度呈周期性变化,分析确定M2-M4、M2-S2-MS4分潮组合对潮不对称贡献大,该海域潮汐不对称的强度主要由浅水分潮振幅控制,而相对相位则决定潮汐不对称的方向;数值研究探讨表明,湾内大范围的浅滩地形是其潮汐不对称落潮占优的主要原因,围垦将削弱湾内的落潮占优。
-
关键词
潮汐不对称性
调和分析
偏度
分潮组合
乐清湾
潮波变形
-
Keywords
tidal asymmetry
harmonic analysis
skewness
tidal constituent combination
Yueqing Bay
tidal wave deformation
-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象山港潮波响应和变形研究 Ⅱ.象山港潮波数值研究
被引量:14
- 4
-
-
作者
董礼先
苏纪兰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907026
-
文摘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说明,潮波传播中的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也起着重要的放大作用二平流效应在绝大部分区域中抑制了M4分潮的发展,只有在佛渡水道中一些岛屿周围极小区域内对M4分潮有增强作用.潮滩在湾内对M4分潮的影响极其微弱.
-
关键词
潮波变形
M4分潮
数值模型
象山港
潮汐
-
Keywords
Distortion, M_4 tide, numerical modelling, Xiangshan Bay
-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象山港潮波响应和变形研究──Ⅰ.观测和分析
被引量:13
- 5
-
-
作者
董礼先
苏纪兰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907026
-
文摘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象山港海湾对潮波的响应和湾内潮波变形.结果说明象山港对外海传入的半日潮波的振幅有明显的放大作用.M4和MS4两个浅水分潮在湾内快速增长造成了潮波变形和潮不对称性.潮波非线性的沿程变化和不同区域的潮能耗散说明湖滩与潮波变形关系不大,而湖波非线性在牛鼻水道中的增强对湾内潮波变形是重要的,1/4日分潮在湾内的共振作用也对M4和MS4两个浅水分潮起了放大作用.
-
关键词
潮波变形
潮能耗散
共振
象山港
波浪
-
Keywords
Distortion
tidal energy dissipation
Xiangshan Bay
-
分类号
P731.2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基于GPU并行的厦门附近海域潮波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 6
-
-
作者
孟江山
路川藤
罗小峰
丁伟
-
机构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
出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433,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B1600700)。
-
文摘
厦门周边海域岛屿众多,潮汐汊道交错,水流运动复杂,本文针对该海域开展基于GPU并行的潮波传播精细化模拟研究。基于GPU并行算法构建了厦门附近海域高分辨率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效率与单核CPU相比,可提高约180倍。模拟计算了2019年全年厦门周边海域的潮波传播,研究表明,厦门岛附近潮量主要来自厦门湾,潮波自外海向九龙江口方向传播,高潮位逐渐升高,低潮位逐渐降低。同安湾方向潮波受厦门湾和围头湾两股潮波影响,其潮波特性与围头湾更为相似。厦门海域M2分潮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振幅占所有分潮的41.2%,全日分潮K1分潮振幅值最大,同安湾与九龙江口M2分潮振幅接近,K1分潮九龙江口振幅较大,潮波变形程度同安湾较大。
-
关键词
GPU并行计算
潮波传播
厦门海域
潮波变形
-
Keywords
GPU parallel computation
tidal wave propagation
Xiamen sea
tidal wave deformation
-
分类号
P743.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围填海工程对澳门地区及附近海域水动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张功瑾
罗小峰
路川藤
徐刘宇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43,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B1600700)。
-
文摘
基于长序列潮位资料,采用调和分析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澳门水域及附近海域历史潮波特性,并建立大范围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以珠澳人工岛及澳门新城A区等大型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澳门及附近海域水动力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澳门地区站的年平均高、低潮位在2005—2008年间发生突变,与岸线变化强度的增大存在直接关系;随着澳门围填海强度逐渐减弱,浅水影响系数逐渐减小,涨落潮历时差逐渐减小;1986—2019年间澳门水域潮位变化幅度较小,十字门水道附近涨落潮历时比由1.16增加至1.19,澳门地区水域涨落潮不对称现象由上游向外海逐渐减小。围填海工程导致澳门水道潮量减小,涨落急流速普遍减小,澳门地区新城A区人工岛及珠澳口岸工程附近产生雍水现象,流速亦呈减小趋势;围填海工程使得澳门岸线由曲折变为平缓,使得澳门水域内余流略微减小。
-
关键词
潮波变形
围填海工程
人类活动
人工岛
调和分析
岸线变化
澳门水道
-
Keywords
tidal wave deformation
reclamation works
human activity
artificial island
harmonic analysis
shoreline change
Macao waterway
-
分类号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射阳河挡潮闸闸下冲淤特性分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徐雪松
陈星
张新周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港研究所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1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9088)
-
文摘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射阳河挡潮闸建闸前后水动力条件及泥沙条件的变化,从下泄水量减少、潮波变形和潮流量变化三方面及其所引起的泥沙条件的改变分析闸下淤积原因,得到三者与河道冲淤的基本关系。从淤积的时空分布形态来描述射阳河近年闸下河道的冲淤特性:射阳河建闸初期淤积严重,之后淤积量减少并且冲淤交替,总体仍呈淤积趋势,经历裁弯取直后发展至今,冲淤总量基本达到平衡,但河道内仍存在较大幅度冲淤。
-
关键词
水沙条件
冲淤特性
潮波变形
射阳河闸
-
Keywords
hydraulic and sediment conditions
erosion and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tidal wave deformation
Sheyang sluice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一个潮流不对称计算方法及其在北仑河口的应用
被引量:11
- 9
-
-
作者
李谊纯
-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6,共7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北部湾重大专项(2011GXNSFE018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66001)
-
文摘
河口近岸海域潮流不对称对于物质输运、地形地貌变化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河口近岸海域潮流不对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统计学角度出发推导了一种潮流不对称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全日潮类型的北仑河口。研究认为:从三阶原点矩出发推导的计算方法能够合理的量化潮流不对称;潮流不对称的方向由分潮的相对相位决定,不同分潮对潮流不对称的影响大小由其相对振幅和相对相位共同决定;在正规全日潮海区,三阶原点矩即可满足对潮流不对称的计算。北仑河口潮流表现为落潮流速占主导,潮流不对称空间上表现为口门强于外海,浅滩强于深槽。
-
关键词
潮流不对称
偏度
三阶矩
北仑河口
物质输运
潮波变形
-
Keywords
tidal current asymmetry
skewness
3rd order moment
the Beilun River
sediment transport
tidal wave deformation
-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敖江港淤积及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李浩麟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62,共12页
-
文摘
敖江河口是一条径流量小,潮波变形剧烈,海域来沙丰富的强潮河口。由于上游建库,支流建闸,使下泄径流和河口进潮量减少,从而导致河口的淤积,其中以敖江港区淤积最为严重。本文依据天然实测资料,对河口和港区淤积原因作了分析论证。并利用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计算了丁坝整治工程和疏浚挖泥对改善港区的效用。
-
关键词
潮波变形
强潮河口
河床断面
涨落潮
径流量
数学模型计算
整治工程
水文测验成果表
潮流界
进潮量
-
分类号
P7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潮汐对河口沉积的影响
- 11
-
-
作者
赵龙保
-
机构
杭州大学河口与港湾研究室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2-56,共5页
-
文摘
分析了半月潮周期及潮波变形对河口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汐在维持河 口过程中,稳定和平衡起重要作用。
-
关键词
潮汐
潮波变形
沉积
河口
-
Keywords
Tide, Getout of shape of tidal wave, Disposition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恢复饱和过程与潮流不对称耦合作用下的悬沙输运
- 12
-
-
作者
李谊纯
-
机构
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北部湾重大专项(2011GXNSFE018002)
-
文摘
通过理想模型的解析解对河口悬移质泥沙输沙中恢复饱和过程与潮流不对称耦合作用下的长期净输运机制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二者耦合作用下的悬沙长期净输运的定量表达及悬沙净输运方向与分潮相对位相的关系。研究认为,悬沙的长期净输运与泥沙的恢复饱和过程及潮流不对称存在密切关系。对于仅单频潮波作用的情况,恢复饱和过程不会导致悬沙净输运的产生;分潮与余流的相互作用将产生与余流方向一致的净输运;悬沙的净输运方向与潮流不对称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对于频率满足一定条件的分潮的组合,不论该分潮组合是否导致潮流不对称,均会产生悬沙的净输运;净输运量是分潮组合中各分潮流速的振幅、相对位相及相对恢复饱和时间的函数。对于某一分潮组合,悬沙净输运与潮流不对称方向改变时,二者的相对位相阈值之间的偏差随恢复饱和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
关键词
悬沙
潮流不对称
恢复饱和时间
倍潮
耦合作用
潮波变形
-
Keywords
suspended sediment
tidal current asymmetry
adaption time
overtides
coupling effect
tidal wave deformation
-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考虑流量变化影响的西江感潮河道潮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武家兴
张卓
陈鹏
宋志尧
温亚娟
张璐
王浩丞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4,共17页
-
基金
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开放基金(2022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465)。
-
文摘
本文基于2015−2017年西江感潮河道的潮位数据,应用非平稳潮调和分析模型NS-TIDE,研究了不同周期分潮振幅和迟角的时空变化特征、潮汐动力构成变化和潮波变形特征,并讨论了感潮河道中的潮位变形、极低潮位颠倒等现象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不同于全日、半日分潮振幅的沿程衰减和迟角的沿程递增,浅水分潮振幅先增后减,MSf分潮振幅呈递增趋势、迟角有显著的增减交替变化;各个分潮的振幅洪季衰减速率大于枯季,迟角在洪季变化较大,表明径流顶托作用下的潮波向上游传播速度较慢。受径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洪季和上游河段,MSf分潮振幅更大,潮汐动力由主分潮向次分潮转移,M4和M2分潮振幅比的变化表明潮汐变形显著,MSf与M2、S2分潮的振幅比较大时有最低低水位的颠倒现象。
-
关键词
潮汐特征
调和分析
径流
潮波变形
最低低水位颠倒
-
Keywords
tidal characteristics
harmonic analysis
river discharge
tidal wave deformation
the reversal of the lowest low waters
-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长航道乘潮水位计算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 14
-
-
作者
黄志扬
徐元
-
机构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88,共6页
-
文摘
随着航道建设规模和航道里程增加,长航道乘潮水位的计算成为航道设计遇到的新技术难题之一。针对多潮位站控制长航道乘潮水位计算问题,提出了乘潮水位计算的多站联合典型潮曲线法。通过构建典型潮曲线,使乘潮累积频率、乘潮历时、潮波传播延时和潮波变形等关键要素同时呈现。基于构建的典型潮曲线,进一步探讨了长航道全程同一乘潮水位、分段变乘潮水位,以及进港、出港等不同情况下乘潮水位的设计取值方法,并以珠江崖门航道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可行。
-
关键词
航道工程
潮波变形
乘潮水位
多站联合典型潮曲线
长航道
-
Keywords
waterway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of tide wave
ridable high tide level
united multi-stations typical tidal curves
long navigational channel
-
分类号
U612.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入海河口挡潮闸下防淤减淤研究
- 15
-
-
作者
胡玉志
-
机构
南运河河务管理处
-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
文摘
河北省海岸线全长335km,共有36处入海河口。为挡潮御咸,排泄内涝,建国以来在我省入海河道建挡潮闸34座。这些挡潮闸使咸淡分家,清浊分流,为工农业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由于挡潮闸的建设,改变了河口地区动力条件,普遍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泥沙淤积,尤其泥质河口淤积更为严重。为此,对入海河口淤积进行治理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
关键词
挡潮闸
入海河口
防淤减淤
含沙量
落潮流速
泥质河口
水面流速
潮波变形
垂线分布
河床形态
-
分类号
TV14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