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水位修正模型精化潮位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管明雷 黄辰虎 +2 位作者 李清泉 汪驰升 丁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1,共4页
利用海洋动力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模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海州湾及其外海域潮汐数值模型,提取了整个场内各个网格点上天文潮位值的时间序列。利用该区域内分布的5个验潮站资料提取水位修正模型,对场内的网格... 利用海洋动力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模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海州湾及其外海域潮汐数值模型,提取了整个场内各个网格点上天文潮位值的时间序列。利用该区域内分布的5个验潮站资料提取水位修正模型,对场内的网格点进行水位修正,得到高精度的格点水位时间序列,然后对修正前后的水位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水位修正后的潮位数值模拟结果水位精度提高了10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OM 潮汐数值模拟 余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正压潮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相乾 胡松 张瑜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8,共13页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的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模拟了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海区的M_2、S_2、K_1与O_1四个主要分潮,模拟结果与验潮站资料基本符合。将模拟结果计算并利用潮汐调和常数绘制了同潮图,该海峡附近海域的潮汐类型为混合半日...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的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模拟了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海区的M_2、S_2、K_1与O_1四个主要分潮,模拟结果与验潮站资料基本符合。将模拟结果计算并利用潮汐调和常数绘制了同潮图,该海峡附近海域的潮汐类型为混合半日潮,全日潮在西南部及南极半岛附近海域较东北部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比重偏大。通过分别计算4个分潮的潮能通量,发现M_2分潮潮能来自海峡东部的太平洋与威德尔海, S_2、K_1与O_1分潮潮能来自大西洋与威德尔海。在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区域4个分潮共耗散90.6 MW,其中O_1分潮耗散最大,约占到总潮能耗散的49.09%;由威德尔海潮能在进入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之前,在南极海峡区域4个分潮共耗散278.87 MW,其中S_2分潮耗散最大约占到总潮能耗散的3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潮汐数值模拟 潮能分析 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M_2分潮模拟中开边界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殿忠 颜秀花 蔡榕硕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3-558,共6页
基于POM模式,采用第一类水位、流速和Flather(1976)3种开边界条件,模拟了东海的M2分潮.结果表明,在这3种开边界条件下,均能成功地模拟M2分潮的传播特征,以及在该海区内的三个半无潮点.计算结果与实测的较吻合,并且在Flather开边界条件下... 基于POM模式,采用第一类水位、流速和Flather(1976)3种开边界条件,模拟了东海的M2分潮.结果表明,在这3种开边界条件下,均能成功地模拟M2分潮的传播特征,以及在该海区内的三个半无潮点.计算结果与实测的较吻合,并且在Flather开边界条件下,模拟的振幅和迟角与实测资料的偏差分别为5.62cm和7.90°,效果最好.这也说明Flather开边界条件是潮汐模拟当中较可取的一种开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 潮汐数值模拟 开边界条件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