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蒸潮态交联的高易护理性棉织物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凤美 周翔 赵敏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10,共5页
采用N-羟甲基酰胺类超低甲醛交联剂SDP1作为防皱整理剂,以汽蒸潮态交联工艺对经液氨处理的全棉牛津纺织物进行易护理整理。整理液组成:SDP1 120 g/L,氯化镁18 g/L,柠檬酸1.2 g/L,渗透剂2 g/L和适当的柔软剂;织物浸轧整理液后进入汽蒸箱... 采用N-羟甲基酰胺类超低甲醛交联剂SDP1作为防皱整理剂,以汽蒸潮态交联工艺对经液氨处理的全棉牛津纺织物进行易护理整理。整理液组成:SDP1 120 g/L,氯化镁18 g/L,柠檬酸1.2 g/L,渗透剂2 g/L和适当的柔软剂;织物浸轧整理液后进入汽蒸箱,汽蒸箱湿度F=30%,温度150℃,处理时间3 min。处理后织物的外观平整度能达到SA等级4级或略优于4级;即高易护理性的水准。其主要物理机械性能(断裂强力保留率、撕破强力保留率、耐磨性)、白度和手感都优于焙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液氨处理 潮态交联 汽蒸 焙烘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潮态交联工艺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宏光 戴瑾瑾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研究了影响潮态交联整理织物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预烘条件、交联剂用量、pH值和堆置时间等,确定了较佳的潮态交联工艺,即F-ECO 200 g/L,MgCl2.6H2O 25%,1.8 M盐酸30 mmol/L,堆置24 h,80℃预烘2 min。整理后织物的测试结果表明,干、... 研究了影响潮态交联整理织物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预烘条件、交联剂用量、pH值和堆置时间等,确定了较佳的潮态交联工艺,即F-ECO 200 g/L,MgCl2.6H2O 25%,1.8 M盐酸30 mmol/L,堆置24 h,80℃预烘2 min。整理后织物的测试结果表明,干、湿折皱回复角可达260.8°和285.8°;经纬向的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63.6%和68.2%;甲醛含量为50.3 mg/kg。潮态交联织物的回潮率和染色K/S值,均较干态交联时大。通过扫描电镜发现,潮态交联时织物部分处于溶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潮态交联 折皱回复角 断裂强力保留率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蒸潮态交联棉织物的甲醛释放问题
3
作者 黄张秘 丁凤美 +1 位作者 邢志奇 周翔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57,共5页
采用N-羟甲基酰胺类超低甲醛免烫整理剂SDP1以汽蒸潮态交联的方式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织物可获得优良的整理效果,但存在甲醛释放量偏高的问题。通过分析汽蒸与焙烘整理织物的交联程度、水洗后甲醛量和折皱回复角,探讨汽蒸整理织物甲... 采用N-羟甲基酰胺类超低甲醛免烫整理剂SDP1以汽蒸潮态交联的方式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织物可获得优良的整理效果,但存在甲醛释放量偏高的问题。通过分析汽蒸与焙烘整理织物的交联程度、水洗后甲醛量和折皱回复角,探讨汽蒸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偏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汽蒸整理织物上醚键连接的缩聚产物以及N-羟甲基单端产物是造成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偏高的主要原因;经20次的循环洗涤,汽蒸交联织物的释放甲醛量约为110 mg/kg,难以满足GB18401—2010中B类纺织品的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烫整理 汽蒸潮态交联 甲醛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室温潮态交联免烫整理工艺的研究
4
作者 黄玲 田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5-87,102,共4页
采用自制的聚羧酸,在室温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潮态交联,通过对聚羧酸用量、含潮率、堆置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的研究以及与干态交联的对比,确定出最佳工艺为:二浸二轧(轧余率80%,聚羧酸80 g/L,催化剂50 g/L,pH2.0),含潮率8%,密封堆置20 h,织... 采用自制的聚羧酸,在室温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潮态交联,通过对聚羧酸用量、含潮率、堆置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的研究以及与干态交联的对比,确定出最佳工艺为:二浸二轧(轧余率80%,聚羧酸80 g/L,催化剂50 g/L,pH2.0),含潮率8%,密封堆置20 h,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在2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 潮态交联 免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烫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一)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栋樑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4-47,共4页
免烫(抗皱)整理作为纺织品化学整理的一大分支,已有80多年的历史。文中分析了棉织物免烫整理的交联分布,综述了该整理技术由最初的防缩防皱(或树脂)整理不断演变为抗皱整理、免烫(或洗可穿、易可理)整理,以及耐久压烫整理的发展过程。... 免烫(抗皱)整理作为纺织品化学整理的一大分支,已有80多年的历史。文中分析了棉织物免烫整理的交联分布,综述了该整理技术由最初的防缩防皱(或树脂)整理不断演变为抗皱整理、免烫(或洗可穿、易可理)整理,以及耐久压烫整理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当前的几种新型免烫整理工艺,即潮交联工艺、温和(或低温)焙烘工艺,以及轧烘焙工艺的新进展——强韧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潮态交联 焙烘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烫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二)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栋樑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潮态交联 焙烘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烫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三)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栋樑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潮态交联 焙烘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