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谭嗣同哲学的学术渊源与学术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国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92-98,共7页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颇具哲学家气质的重要人物。学术界对其变法思想和《仁学》一书的研究已达较高程度,但对其哲学的学术渊源和学术价值则研究不够。本文剖析了谭嗣同哲学的学术渊源,肯定了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即:谭嗣同哲学接续...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颇具哲学家气质的重要人物。学术界对其变法思想和《仁学》一书的研究已达较高程度,但对其哲学的学术渊源和学术价值则研究不够。本文剖析了谭嗣同哲学的学术渊源,肯定了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即:谭嗣同哲学接续了中国传统哲学,同时又使传统哲学走完其最后行程,告以终结。在学术思维方式上,他抛弃了经注主义,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论证哲学问题。他是中国近代较早接受自然科学洗礼的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潭嗣同 哲学 学术渊源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譚嗣同的變法思想及其歷史意義
2
作者 郑鶴声 《文史哲》 1954年第9期41-48,共8页
一、谭嗣同變法思想的淵源在十九世紀末期中国改良派所從事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中,譚嗣同代表比较急进的一翼。我们在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谭嗣同思想在某种程度内表现了唯物论的傾向,表现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文化挑战的勇气。谭嗣同... 一、谭嗣同變法思想的淵源在十九世紀末期中国改良派所從事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中,譚嗣同代表比较急进的一翼。我们在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谭嗣同思想在某种程度内表现了唯物论的傾向,表现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文化挑战的勇气。谭嗣同的这种变法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当时构成改良派的组成份子,实际上都是和封建势力有相当联系的资产階級的代言人,他們不滿意封建統治,要求变法维新,却又站在和农民革命敌对的地位,并对外国帝国主义抱着种种幻想,这种观点也同样表现在谭嗣同的著作中。 譚嗣同的代表作品是‘仁学’,在‘仁學’中,谭嗣同吸取了关於①西方的哲学与科学部分:包括新约、算学(几何)格致(天文、地輿、全体、心灵)社会学;②印度哲学部分,包括华严,心相诸宗;③中国哲学部分,包括孔、孟、荘、墨以及司马迁、陶潛(淵明)、周敦頤(茂叔)、张载(横渠)、陸九淵、王守仁(阳明)、王夫之(船山)、黄宗义(梨洲)等人一系列的学说。据他自己说: ‘凡为仁学者,於佛书当通華严及心宗相宗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潭嗣同 谭嗣同 法思想 改良派 封建势力 史意 代言人 政治思想 王船山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史稿(十八)
3
作者 陆侃如 冯沅君 《文史哲》 1955年第12期18-24,共7页
后记:这部“史稿”现在连载完毕了。在写作的时候,得到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组和历史系许多同志们的教益,我们极其感谢。此外,还承文学研究所的和其他的同志们写信来或发表文章,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现在正在修改全稿,预备出单... 后记:这部“史稿”现在连载完毕了。在写作的时候,得到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组和历史系许多同志们的教益,我们极其感谢。此外,还承文学研究所的和其他的同志们写信来或发表文章,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现在正在修改全稿,预备出单行本,这修改的工作主要是依靠这些熟情的帮助来进行的。附带说明一点:有些读者认为这“史稿”就是山东大学的讲义,纷纷函索全份。其实山大另有讲义,叫做“中国文学史纲要”是由文学史教研组同志们集体写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文学史 清政府 单行本 政治 太平天国革命 民主革命 历史系 潭嗣同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