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里下河古潟湖相软土基本工程特性与形成机理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姜鹏 贺富强 +1 位作者 方磊 张德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769-775,共7页
淮盐高速公路穿越的里下河地区,广泛分布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古潟湖相软土,工程性质很差,该层软土的工程性质与里下河古潟湖的形成机理密切相关。本文在对潟湖形成一般模式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苏北地区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及区域地质地貌... 淮盐高速公路穿越的里下河地区,广泛分布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古潟湖相软土,工程性质很差,该层软土的工程性质与里下河古潟湖的形成机理密切相关。本文在对潟湖形成一般模式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苏北地区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及区域地质地貌变化情况,得出里下河古潟湖相软土的形成机理,并对淮沿高速公路盐线典型地段土样工程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土的工程性质的垂直变化,判断古潟湖相软土的分布情况,进而寻找古潟湖相软土工程性质与其形成机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潟湖砂坝-漏湖沉积体系 第四纪 潟湖相软土 工程性质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中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敏 胥勤勉 +3 位作者 程丽玉 杨宁 刘建兵 郭进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52,共11页
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全新世演化过程是划分滦河三角洲范围的依据,也是认识陆海相互作用的有益补充。通过对七里海地区6个钻孔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微体古生物研究和年代测定,分析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滦河口北部七里海... 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全新世演化过程是划分滦河三角洲范围的依据,也是认识陆海相互作用的有益补充。通过对七里海地区6个钻孔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微体古生物研究和年代测定,分析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发育中晚全新世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晚全新世砂坝-潟湖和海相三角洲及近现代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6~5 ka B.P.,七里海西部发育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为湖相三角洲前缘。5~1 ka B.P.,七里海南部形成潟湖,推断现今海岸线外侧发育一道滨海砂坝,区域形成第一期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10~19世纪,区域受滦河泛滥的影响,逐渐成陆,发育潟湖-潮上带-分支河道的三角洲沉积组合。19世纪,第一期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中砂坝不断向陆迁移至翡翠岛,七里海地区形成浅水湖沼。1883年,滦河洪水在七里海新开口冲破海岸沙丘,形成七里海潟湖,区域形成现今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1915年,滦河冲开翡翠岛南部沙丘入海,发育现代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全新世 七里海地区 相三角洲 -潟湖地貌沉积体系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