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
8
1
作者
余喜初
柳开楼
+5 位作者
李大明
黄庆海
胡惠文
叶会财
徐小林
王赛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探索潜育化水稻土改良培肥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工程排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效应。结果显示: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加了早、晚稻的有效分蘖数。在早稻齐穗期,与CK和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叶绿素(SPA...
为探索潜育化水稻土改良培肥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工程排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效应。结果显示: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加了早、晚稻的有效分蘖数。在早稻齐穗期,与CK和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叶绿素(SPAD值)均显著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晚稻的产量,与NPK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10.0%-23.7%;其中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产量最高。在工程排水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处理在早、晚稻收获时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减少了15.0%-25.3%和32.5%-37.5%。这表明,在工程排水条件下,配施一定的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降低表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对改良潜育化水稻土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育化水稻土
鄱阳湖地区
有机肥
产量
还原物质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旱轮作改良利用潜育化水稻土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古汉虎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79-84,共6页
潜育化水稻土存在渍、冷、烂、闭(气)、毒及缺素等障碍因素,采取水旱轮作是改良利用潜育化水稻土极其重要的措施.研究表明,水旱轮作可以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减少还原物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提高其活性,...
潜育化水稻土存在渍、冷、烂、闭(气)、毒及缺素等障碍因素,采取水旱轮作是改良利用潜育化水稻土极其重要的措施.研究表明,水旱轮作可以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减少还原物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提高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获得全年农业增产增收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
耕作制度
潜育化水稻土
水旱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
8
1
作者
余喜初
柳开楼
李大明
黄庆海
胡惠文
叶会财
徐小林
王赛莲
机构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2,共6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6和20120303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2011CB100501-S06)
文摘
为探索潜育化水稻土改良培肥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工程排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效应。结果显示: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加了早、晚稻的有效分蘖数。在早稻齐穗期,与CK和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叶绿素(SPAD值)均显著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晚稻的产量,与NPK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10.0%-23.7%;其中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产量最高。在工程排水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处理在早、晚稻收获时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减少了15.0%-25.3%和32.5%-37.5%。这表明,在工程排水条件下,配施一定的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降低表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对改良潜育化水稻土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潜育化水稻土
鄱阳湖地区
有机肥
产量
还原物质总量
Keywords
gleyed paddy soil
Poyang lake region
organic fertilizer
grain yield
soil total amounts of reducing substance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旱轮作改良利用潜育化水稻土的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古汉虎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79-84,共6页
文摘
潜育化水稻土存在渍、冷、烂、闭(气)、毒及缺素等障碍因素,采取水旱轮作是改良利用潜育化水稻土极其重要的措施.研究表明,水旱轮作可以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减少还原物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提高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获得全年农业增产增收增值.
关键词
水稻
土
耕作制度
潜育化水稻土
水旱轮作
Keywords
gleyed paddy soil, rice-xerophyte rotation, soil amelionation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S344.17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15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应
余喜初
柳开楼
李大明
黄庆海
胡惠文
叶会财
徐小林
王赛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旱轮作改良利用潜育化水稻土的研究
古汉虎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