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潜类别分析及与居家照护安全的关系
1
作者 曹松梅 肖峰 +3 位作者 梁怡青 黄欢欢 柏素萍 赵庆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分析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居家照护安全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36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tz指数量表、简明精神认知状态问卷、照护者负担简明问... 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分析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居家照护安全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镇江市436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Katz指数量表、简明精神认知状态问卷、照护者负担简明问卷、中文版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量表和居家照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社区失能老人及照护者的家庭照护类型进行潜类别分析,并通过稳健三步法探讨亚群划分的影响因素,采用Lanza方法探讨不同亚群的居家照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识别出4种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轻失能良认知-强照护型(15.1%)、重失能-中照护型(32.8%)、重失能-弱照护型(15.1%)、重失能良认知-中照护型(36.9%)。老人年龄、慢性病种类、子女数量、家庭经济状况及照护者性别、照护者文化程度、照护负担是亚群分类的影响因素(均P<0.05);重失能-弱照护型发生居家照护不良事件的概率最高(P<0.05)。结论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类型存在异质性,其影响了居家照护安全结局。根据家庭照护类型采取针对性策略是提升居家照护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家庭照护者 居家照护 安全 照护能力 照护负担 不良事件 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聂艳聪 尹梅林 +1 位作者 王晓霞 仇丽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RA-ILD将其分为单纯RA组(n=523例)与RA-ILD组(n=18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根据RA相关抗体指标的不同,采用LCA法将712例患者分为3个潜在类别:抗体指标高危组(n=364例)、抗体指标中危组(n=205例)及抗体指标低危组(n=14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并计算RA-ILD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纯RA组与RA-ILD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指标高、中、低危组在性别、年龄、醋酸泼尼松(PRED)及甲氨蝶呤(MTX)用药史、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血清球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体指标高危组的男性占比、RBC、IL-2、IL-4、IL-10、IL-17、TNF-α、INF-γ、血清球蛋白水平等均高于抗体指标中、低危组,MTX用药比例低于抗体指标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中危组的MTX用药比例高于抗体指标高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低危组的女性占比、年龄等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RA-ILD的患病率分别为30.5%、23.9%、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5,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920,95%CI 1.722~4.952)、年龄(OR=1.055,95%CI 1.035~1.074)、IL-17(OR=1.013,95%CI 1.003~1.023)、TNF-α(OR=1.050,95%CI 1.017~1.083)、INF-γ(OR=0.962,95%CI 0.932~0.993)、血清白蛋白(OR=0.919,95%CI 0.869~0.971)、抗体指标高危(OR=1.725,95%CI 1.084~2.745)是RA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A患者抗体指标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抗体指标高危者RA-I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肝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异常及抗体指标高危的患者更易发生RA-ILD,应及时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别分析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白云 马睿婕 +1 位作者 陆敏 王艳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升其内在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856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老年友善环境量表...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升其内在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856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老年友善环境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利用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得分为4(3,5)分,555例(64.8%)患者存在内在能力下降。患者内在能力分为相对稳定组(77.8%)、低感知觉-低认知组(13.6%)、低活力-低心理-低运动组(8.6%)3个潜在类别。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晚睡眠时间、糖尿病并发症、老年友善环境、社会支持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内在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的内在能力具有异质性,且受不同因素影响。应针对不同潜在类别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开展精准护理干预,以提升其内在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共病 内在能力 老年友善环境 社会支持 类别分析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明莎 王宥匀 +1 位作者 李春生 乔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33-2038,2049,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共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关于慢性病共病及共病模式对ADL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共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关于慢性病共病及共病模式对ADL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ADL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县的20821名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患病及ADL受损情况等。本研究以4362名≥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类别分析确定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慢性病共病及不同共病模式对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4362名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62.52%(2727/4362),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23.75%(1036/4362),ADL受损发生率为18.36%(801/4362)。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确定了5种共病模式,分别是冠心病共病组、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糖尿病共病组、高血压共病组、多系统疾病共病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锻炼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因素后,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1.909倍(95%CI=1.581~2.305,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高血压共病组老年人的1.834倍(95%CI=1.245~2.701,P<0.05)。结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较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更高,不同慢性病共病模式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高于冠心病共病组老年人。应加强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关注,采取适宜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人 农村卫生 类别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分析
5
作者 董瑞莹 孙善文 +2 位作者 张静漪 李娟 张晓春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3,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特征,为有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99名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及抑... 目的:分析成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的潜在类别特征,为有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99名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及抑郁症状的问卷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法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可分为“整体依从性好-无意识不依从倾向型”(52.1%)“、整体依从性一般-混合不依从型”(26.6%)和“整体依从性差-故意不依从倾向型”(21.3%)3个潜在类别,抑郁症状(P<0.001)、必要性信念(P=0.024)及顾虑信念(P=0.005)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存在群体异质性,抑郁症状、服药信念是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评估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药依从性类别及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疾病及治疗认知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依从性 抑郁 服药信念 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COPD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徐俊风 陈义 +2 位作者 杨芳婷 杨琴 肖江琴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6-100,106,共6页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准化护理策略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衰弱量表、健康素养...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准化护理策略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3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依赖量表、衰弱量表、健康素养量表和感知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护理依赖的类别,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发生率63.1%。其护理依赖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独立-昼夜节律依赖型142例(41.8%)、部分活动-学习依赖型121例(35.7%)、全面依赖型76例(2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功能分级、有无呼吸困难、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及健康素养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依赖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依赖具有群体异质性,需针对不同潜在类别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应重点关注肺功能差、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增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健康教育以及改善衰弱水平,从而降低护理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依赖 衰弱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 呼吸困难 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及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7
作者 香舒 陈娴 +3 位作者 曹海红 姜小梅 钱鹏 张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潜在类别,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可分为3类,即“严重调节疲劳-屈服应对组”(21.62%)、“中度调节疲劳-常规应对组”(59.07%)和“轻度调节疲劳-积极应对组”(19.31%)。贫血、运动频率、睡眠情况、婚姻状况、抑郁症状是影响患者潜在类别的重要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不同类别的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状况和医学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调节疲劳 医学应对 类别分析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8
作者 陈潇 张玉侠 +6 位作者 张晓云 徐嫣嫣 孙丽骏 沈韵 裘洁 潘亭 俞静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2-737,共6页
目的:对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症状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391例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整体评价问卷及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 目的:对肝移植受者症状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症状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的差异。方法:选取391例肝移植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整体评价问卷及肝移植受者症状体验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肝移植受者按照症状特征进行分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病人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差异。结果:肝移植受者症状存在3个异质性群体,分别为症状低发组(占43%)、症状中发组(占30%)、心理社会症状高发组(占27%)。与症状低发组相比,移植后1年内、使用非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的病人更易归于症状中发组;移植后半年内、居住地为非城市、有合并症的病人更易归为心理社会症状高发组。结论:医护人员应有效识别肝移植受者的症状特征,重视移植后早期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维度症状,尤其应关注存在合并症、居住地为非城市的病人,促进病人将疾病管理融入日常生活,减轻其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症状群 人群异质性 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牛雨田 柏晓玲 +3 位作者 楼婷 余娜 杨曾桢 黄婧靓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5,29,共5页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 目的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贵阳市某社区内的182名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积极感受组(35.71%),高自我肯定-低生活展望组(23.63%)和低水平积极感受组(40.66%)。照顾者的性别、与失能老人的关系和照顾者的应对方式是积极感受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家庭照顾者的积极感受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家庭照顾者 积极感受 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身共病关系的潜在类别分析
10
作者 刘晓潼 卢燕娥 +1 位作者 王晓 刘佳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以及疲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就诊的SLE患者147名。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通过... 目的: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以及疲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就诊的SLE患者147名。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类别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疲劳的关联性。结果:将SLE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分为2个潜在类别,高心理健康问题组(n=60)和低心理健康问题组(n=87)。与低心理健康问题组相比,高心理健康问题组与患者自评疾病活动度(β=0.22)和疲劳(β=0.27)正关联。结论: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同时发生,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应选择综合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理健康 疾病活动度 疲劳 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刘倩倩 马凯蒂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慢性疼痛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7例AS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 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慢性疼痛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7例AS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AS病人的慢性疼痛可将其分为高-疼痛稳定组(35例,19.8%)和低-疼痛降低组(142例,80.2%)。决策树模型显示,性别、焦虑抑郁、病程、每周运动天数、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合并外周关节炎以及合并附着点炎均为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其中,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为影响AS病人慢性疼痛潜在类别的最重要因素。结论:AS病人的慢性疼痛可分为2种潜在类别,性别、焦虑抑郁、病程、每周运动天数、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评分、合并外周关节炎以及合并附着点炎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疼痛 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决策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分析
12
作者 高飞 张贤贤 +4 位作者 卢喜玲 王欢 张菲 辛想 张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74-1879,共6页
目的:探索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病人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6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易感性人格... 目的:探索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不同潜在类别病人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6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85例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易感性人格类型问卷和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失志分为高失志组(38.9%)、中等失志-波动组(30.8%)和低失志-情绪不安组(30.3%)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失志-情绪不安组比较,年龄<45岁、癌症分期为Ⅲ期或Ⅳ期、易感性人格、经验性回避水平高的病人归为高失志组和中等失志-波动组概率更高。结论:中青年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失志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医务人员重点关注青年、晚期癌症、易感性人格特征的病人,给予针对性干预。同时,可将经验性回避作为失志的干预靶点,挖掘病人的积极心理资源,降低其经验性回避水平,帮助其寻找生命责任和动力,降低失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原发性肝癌 失志 易感性人格 经验性回避 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实现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雨嘉 李曙 +1 位作者 胡思汗 万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09,315,共5页
目的使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方法本文将以Dayton《Latent Class Scaling Analysis》中的数据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并展示相关代码运行后的结果。结果... 目的使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方法本文将以Dayton《Latent Class Scaling Analysis》中的数据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并展示相关代码运行后的结果。结果示例数据被分为两个潜在类别,各类别的概率分别为0.839、0.161。结论与传统的SAS、STATA、Mplus等软件相比,R软件中的poLCA程序包可以在最佳潜在类别数目未知的情况下顺次进行多个潜在类别数目的循环并输出最优模型,同时还可以进行带有协变量的潜在类别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快速又简单便捷的潜在类别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ca程序包 类别分析 R软件 在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曾丽华 陈娴 +3 位作者 朱珠 孙翠华 吴金凤 乔成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的现状及潜在类别,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年资护士的人本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地区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高年资护士350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及中文版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年资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24.58±6.50)分,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为(26.80±6.07)分,同情满足得分为(36.57±7.38)分。中度及以上共情疲劳者为2386人(68.0%)。潜在剖面分析显示,共情疲劳分为共情疲劳优势组(32.00%)、中度共情疲劳组(63.12%)和共情疲劳应激组(4.87%)3个潜在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务、月收入、班次、对工作环境感知是共情疲劳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年资护士共情疲劳存在3个潜在类别,呈现群体异质性。护理管理者需采用多元化、人本化管理策略,激发高年资护士工作热情,降低共情疲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高年资 共情疲劳 职业倦怠 继发性创伤应激 工作环境感知 类别分析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行为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雨晴 莫霖 +3 位作者 余璐 刘洋 潘小容 姚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0,共8页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法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行为特征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儿行为问题精准干预策略提出循证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法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行为特征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儿行为问题精准干预策略提出循证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及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一般家庭功能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利用潜在类别分析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行为特征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不同类别的影响。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行为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冲动-不友善型占50%,情绪-躯体障碍型占33.66%,良好行为型占16.34%;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不健康的家庭功能、男性患儿易发展为冲动-不友善型,不健康的家庭功能、男性患儿、治疗期易发展为情绪-躯体障碍型,治疗期患儿易发展为情绪-躯体障碍型。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行为特征存在明显不同的分类特征,与家庭功能、性别、疾病阶段关系密切。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别特征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预防或减少其行为问题的发生,进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类别分析 社会支持 家庭功能 儿科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子航 祝亚宁 +5 位作者 孙颖 罗如珍 陈红波 刘璟莹 程冉冉 刘彦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89-3296,共8页
背景患有慢性病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风险更高,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而提高认知功能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特征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群体间认知功能受损形式存在异质性,如何有效提升其认知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探讨社区... 背景患有慢性病的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风险更高,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而提高认知功能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特征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群体间认知功能受损形式存在异质性,如何有效提升其认知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影响因素,以期为针对性制订认知功能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12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社会支持量表(SSRS)、认知储备问卷(CR)抽取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就诊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Mplus 8.3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建立亚组模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同类别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26份,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有效回收率为95.44%。502例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可分为3个类别:高认知-回忆受损组(n=253)、中认知-注意障碍组(n=158)和低认知-普遍不良组(n=91)。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认知-回忆受损组与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相比,年龄段为60~74岁(OR=2.315,95%CI=1.163~4.608,P=0.017)、慢性病数量为2种(OR=4.105,95%CI=1.807~9.327,P=0.001)、血压正常(OR=2.763,95%CI=1.414~5.400,P=0.003)、血脂正常(OR=2.016,95%CI=1.014~4.008,P=0.046)、CR总分越高(OR=1.031,95%CI=1.005~1.057,P=0.018)、SSRS总分越高(OR=1.055,95%CI=1.007~1.105,P=0.023)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更容易进入高认知-回忆受损组,而ADLS总分越高(OR=0.920,95%CI=0.885~0.957,P<0.001)的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低认知-普遍不良组;中认知-注意障碍组与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相比,慢性病数量为2种(OR=2.862,95%CI=1.254~6.529,P=0.012)、血压正常(OR=2.655,95%CI=1.350~5.225,P=0.005)、血脂正常(OR=2.310,95%CI=1.147~4.652,P=0.019)、SSRS总分越高(OR=1.077,95%CI=1.027~1.129,P=0.002)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中认知-注意障碍组,而ADLS总分越高(OR=0.948,95%CI=0.913~0.984,P=0.005)的老年人更容易进入低认知-普遍不良组。结论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存在明显不同的分类特征,年龄、慢性病数量、血压、血脂、认知储备、社会支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其认知功能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积极识别不同类别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特征,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社区慢性病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认知 社区 老年人 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吴岫霏 周燚 +3 位作者 张晓萱 敬文丹 范艺禧 寇红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66-1873,共8页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南充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首次行肺癌根治术的17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依从性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南充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首次行肺癌根治术的17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依从性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肺癌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拟合运动依从性的潜在类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其中中水平缓慢上升-下降组39例、高水平快速上升-下降组29例、低水平稳定组110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状态、医疗付费方式、术后治疗方式、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是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运动依从性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癌病人术后运动依从性存在明显的分类,提示医护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对病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病人运动依从性的发展趋势,通过调节自身的行为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运动依从性 术后 类别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潜在类别分析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雨鹃 何璐晨 +3 位作者 骆芬霞 徐瑶 龙治巧 常立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325-4332,共8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病人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34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症状评估量表和肾脏疾...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病人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34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症状评估量表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潜在类别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类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不同类别症状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按照其特征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睡眠障碍症状组(55.4%)、症状低发组(23.5%)、尿毒症综合征症状组(10.6%)、皮肤问题症状组(10.6%)。4个症状类别人群的症状负担、肾脏疾病影响、肾脏疾病负担、身体成分、心理成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别病人年龄、从业情况、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特征潜在类别分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可以分为睡眠障碍症状组、症状低发组、尿毒症综合征症状组、皮肤问题症状组4个类别,尿毒症综合征症状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最差,症状低发组病人生活质量最好,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且未婚/离异/丧偶的透析病人症状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类别分析 生活质量 症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思宇 朱凯丽 +2 位作者 夏超 杨玲 段培蓓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不同特征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30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分析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为不同特征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30例老年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素养评估量表、自我感知老化量表及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内在能力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是“内在能力相对较高”(22.15%)、“低感觉-低运动”(31.51%)、“低认知-低心理”(43.3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年龄、文化程度、化疗次数、健康素养、自我感知老化是内在能力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癌症化疗患者内在能力的衰退有明显的类别特征,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内在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能力 健康素养 自我感知老化 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多重慢病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及生命质量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廖雁鸣 郑晓 +6 位作者 薛雅卿 肖淑娟 薛本立 李欣茹 陈一鸣 张梦洁 张持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24-2129,2137,共7页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长,多重慢病日趋突出,导致慢性病防治工作难度较大。不良健康相关行为是可改变的慢性病危险因素,探索多重慢病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潜在类别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联有助于识别其健康相...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长,多重慢病日趋突出,导致慢性病防治工作难度较大。不良健康相关行为是可改变的慢性病危险因素,探索多重慢病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潜在类别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联有助于识别其健康相关行为类别特征,挖掘影响生命质量的风险行为,为开展精准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目的探索多重慢病老年人的健康相关行为潜在类别以及各潜在类别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差异。方法基于本团队2021年建立的“社区老年人群健康行为追踪调查(CHBEPS)”的基线数据,选取年龄≥60岁的1395例多重慢病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患病情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偏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国际体力活动短量表中文版(IPAQ-S-C)、社会网络量表简版(LSNS-6)调查研究对象的熬夜、体力活动、社会网络情况。采用欧洲五维五水平健康量表(EQ-5D-5L)调查研究对象的生命质量。采用Mplus 8.3软件对多重慢病老年人进行健康相关行为潜在类别分析,在确定拟合模型的基础上,以多重慢病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的潜在类别分组,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Kruskal-Wallis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健康相关行为潜在类别多重慢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差异。结果多重慢病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可分别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健康行为组(n=280)、危险行为组(n=366)、综合行为组(n=173)、不良健康行为组(n=576)。4个潜在类别老年人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健康行为组的生命质量高于危险行为组、不良健康行为组(P<0.05)。结论在为多重慢病老年人进行精准健康管理时应考量其健康相关行为特征,重点关注吸烟、饮酒及饮食口味偏好中喜甜、辣、咸等行为概率较高的人群,以及注重荤素搭配、经常食用蔬菜和水果以及社会网络等行为概率较低的人群,同时应关注到体力活动不足等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多重慢病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有效性及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慢病 健康相关行为 生命质量 健康管理 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