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热交换器效率的权重系数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俊杰 王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3-947,共5页
以板式全热交换器为例,通过推导全热交换器的显热、潜热和全热3种效率之间的关系式,用权重系数的概念分析了在我国不同地区气象条件下,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对全热效率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夏季工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潜热效率的权重系数... 以板式全热交换器为例,通过推导全热交换器的显热、潜热和全热3种效率之间的关系式,用权重系数的概念分析了在我国不同地区气象条件下,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对全热效率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夏季工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潜热效率的权重系数大于显热效率的权重系数.如果使用全热交换器,其全热效率的大小在夏季工况下主要受其潜热效率大小的影响,而冬季工况下则主要受到显热效率的影响,由于不同气候条件的潜热和显热所占权重比例不同,在进行不同材质的全热交换器的研发和选用时,应充分考虑其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对全年能耗的总体影响,达到更好地实现节约投资和节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热交换器 全热效率 显热效率 潜热效率 权重系数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剂转轮除湿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贾春霞 吴静怡 代彦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共4页
以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和除湿性能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比较了硅胶和氯化锂转轮的除湿性能,研究了运行参数(处理空气进口湿度、温度,再生温度,处理风量)对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工况下,氯化锂转轮的显热效率、潜... 以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和除湿性能系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比较了硅胶和氯化锂转轮的除湿性能,研究了运行参数(处理空气进口湿度、温度,再生温度,处理风量)对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在相同工况下,氯化锂转轮的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均高于硅胶转轮。运行参数中再生温度、处理空气进口湿度对转轮除湿性能影响比较大。氯化锂转轮的最佳再生温度为60℃,硅胶转轮的最佳再生温度为100℃。说明氯化锂转轮更适合采用太阳能、废热等低品位能源作为再生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剂转轮 显热效率 潜热效率 除湿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气候条件下空气热交换器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钟珂 次晋芳 亢燕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5-280,共6页
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状态需要耗费大量能量,利用空气热交换器可以回收部分排风余热,降低新风能耗.空气热回收装置分为显热和全热(含显热和潜热)交换器,二者的能量回收效果取决于气候条件.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新风总能耗及潜热和显热... 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状态需要耗费大量能量,利用空气热交换器可以回收部分排风余热,降低新风能耗.空气热回收装置分为显热和全热(含显热和潜热)交换器,二者的能量回收效果取决于气候条件.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新风总能耗及潜热和显热能耗所占比例不同,全热交换器的节能优势只有在新风潜热能耗较高时才能充分体现.选择严寒地区的大同和夏热冬冷地区的上海两城市,分别在冬、夏季对室外空气温、湿度进行了连续31d(744h)的逐时测量.利用实测数据计算比较了两地新风能耗的差异,讨论了全热与显热交换器在上述地区的节能效果和两种热回收装置在应用时需遵守的原则,指出严寒地区最适宜的空气热回收装置为显热交换器,而夏热冬冷地区则适合选用全热交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分区 空气热交换器 显热效率 潜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在舰船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汪妇欢 王吉 《中国舰船研究》 2007年第2期40-42,47,共4页
阐述了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显热和潜热效率,分析了空调系统中显热和潜热的能耗构成。通过对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和显热交换器热回收率的比较,得出使用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更加明显的结论。结合国内舰船空调通风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 阐述了转轮式全热交换器的显热和潜热效率,分析了空调系统中显热和潜热的能耗构成。通过对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和显热交换器热回收率的比较,得出使用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更加明显的结论。结合国内舰船空调通风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转轮式全热交换器在舰船空调通风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式全热交换器 显热效率 潜热效率 热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对除湿转轮的除湿性能分析(英文)
5
作者 崔国根 丁静 +1 位作者 杨晓西 杨建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0-45,共6页
讨论了能量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除湿转轮中的应用,分析了除湿转轮在几何尺寸、运行状态一定的情况下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并建立了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模型.以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和除湿性能系数以及火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除湿转轮... 讨论了能量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除湿转轮中的应用,分析了除湿转轮在几何尺寸、运行状态一定的情况下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并建立了除湿转轮的火用效率模型.以显热效率、潜热效率和除湿性能系数以及火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除湿转轮的一维单通道传热传质模型实验分析了影响硅胶除湿转轮火用效率及除湿性能的因素,研究了运行参数(处理空气进口湿度、温度及再生温度)对转轮除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在近工况下,硅胶除湿转轮除湿性能系数在再生温度为100℃时为最佳,同时火用效率随着再生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00℃时趋于平缓.研究同时表明提高进口处理空气的温度、湿度能够提高除湿转轮的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但是由于进口温度的升高导致空气的容湿能力提高而使得除湿性能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除湿转轮 显热效率 潜热效率 除湿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