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体疲劳特性的载人潜水器舱室布局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范文 余隋怀 王军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110,共6页
针对载人潜水器舱室作业空间小、时间长、几乎无舒适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疲劳特性的布局评估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理论修正专家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舱内装置进行重要性分层赋权。根据人体肌肉疲劳试验所得数据,利用人... 针对载人潜水器舱室作业空间小、时间长、几乎无舒适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疲劳特性的布局评估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理论修正专家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舱内装置进行重要性分层赋权。根据人体肌肉疲劳试验所得数据,利用人体疲劳特性值对载人潜水器内的装置进行人体疲劳特性评估,获得各装置的人体疲劳特性值。将各装置人机特性值与其布局位置的疲劳特征值综合考虑,从而对布局方案评估。该评估方法有助于设计者得到符合人体疲劳特性的布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载人潜水器舱室 布局评估方法 人体疲劳特性 专家权重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构·重构思维的潜水器舱室布局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文中 张树生 +1 位作者 余隋怀 陈登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45-2052,共8页
载人潜水器舱室布局优化是提高潜航员人因可靠性、减少人为误操作的重要方法。结合蛟龙号实际案例,借助解构·重构思维的美学视域,尝试突破潜水器舱室传统布局优化模式,以开放跨学科式的文化视角对潜水器舱室进行解构重构式布局优化... 载人潜水器舱室布局优化是提高潜航员人因可靠性、减少人为误操作的重要方法。结合蛟龙号实际案例,借助解构·重构思维的美学视域,尝试突破潜水器舱室传统布局优化模式,以开放跨学科式的文化视角对潜水器舱室进行解构重构式布局优化,从美学角度解构重构合乎人机工效的潜水器舱室空间布局模型,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验证,探究蛟龙号潜水器舱室布局优化的新途径,也为同类狭小空间布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重构思维 潜水器舱室 空间布局优化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航员认知效能驱动的作业舒适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梦雅 陈登凯 +1 位作者 叶聪 王憬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共11页
舒适的作业环境是人员高水平作业能力维持的重要保障,为实现载人潜水器舱室操作系统作业舒适度的定量评价,依据载人潜水器操作系统中显控界面、操作面板和通讯设备3个子系统的舒适性特征,提出潜航员认知效能驱动的载人潜水器舱室操作系... 舒适的作业环境是人员高水平作业能力维持的重要保障,为实现载人潜水器舱室操作系统作业舒适度的定量评价,依据载人潜水器操作系统中显控界面、操作面板和通讯设备3个子系统的舒适性特征,提出潜航员认知效能驱动的载人潜水器舱室操作系统作业舒适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潜航员作业实际,分析潜航员认知流程,形成潜航员认知表现-效能-舒适度对应关系;依托操作系统作业舒适度实验数据,运用效用函数构建潜航员认知效能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综合考虑子系统特征属性以及潜航员认知效能、年龄、学历等因素对子系统作业舒适度感知的影响;结合专家权重调查法,实现子系统作业舒适度耦合,确定操作系统作业舒适度。结果表明:当显控界面亮度、对比度和自然饱和度分别界于[-25,0],[-50,-25],[-25,0]范围,操作面板设计具有合理的布局参数和待布区形心相对位置,以及通讯设备中环境噪声频率较低和通信语音采样频率为48000 Hz时,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本研究表明,潜航员认知效能与主观舒适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基于潜航员认知效能判断舱室操作系统作业舒适度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作业舒适度 认知效能 载人潜水器舱室 效用函数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