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05-202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站月潜在蒸散量数据集 |
苏文
张心昱
李锦
初玉
高新莲
郭小伟
姜峻
李国振
连杰
林丽莎
汪树超
杨淇越
张志山
朱元骏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4 |
0 |
|
|
2
|
拉林铁路及沿线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量的影响 |
石立
张乃畅
耿启明
寇晓梅
曹永翔
|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气候变化情景下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
左德鹏
徐宗学
李景玉
刘兆飞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4
|
|
|
4
|
甘肃黄土高原区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与成因研究 |
卓玛兰草
刘普幸
张亚宁
王洪岩
曹立国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5
|
|
|
5
|
1981~2010年陕西潜在蒸散量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韦振锋
陈思源
黄毅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5
|
|
|
6
|
基于辐射的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
左德鹏
徐宗学
程磊
赵芳芳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
7
|
云南省四季潜在蒸散量时空演变的主导气象因子分析 |
谢平
龙怀玉
张杨珠
张认连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
8
|
泾河流域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异 |
赵姹
李志
刘文兆
王小静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9
|
灌溉对景泰灌区年潜在蒸散量的影响 |
韩松俊
刘群昌
胡和平
杨大文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10
|
雅鲁藏布江流域潜在蒸散量计算方法 |
付新峰
杨胜天
刘昌明
|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
11
|
宁夏中部干旱带潜在蒸散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
李媛
谢应忠
王亚娟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
12
|
近46年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代海燕
梁显丽
宝秋利
边玉明
都瓦拉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
13
|
辽宁省潜在蒸散量演变规律及归因分析 |
曹永强
齐静威
王菲
李玲慧
路洁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14
|
四川省潜在蒸散量估算模型 |
张顺谦
马振峰
张玉芳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
15
|
基于潜在蒸散量对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白爱娟
假拉
徐维新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
16
|
基于Blaney-Criddle方法估算潜在蒸散量的评价与校准 |
冯浩
刘匣
褚晓升
丁奠元
余坤
李毅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17
|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
谢平
张杨珠
龙怀玉
雷秋良
曹祥会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18
|
潜在蒸散量对SWAT模型寒区典型流域径流模拟的影响 |
徐淑琴
丁星臣
王斌
彭莉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9
|
近50年黄土地区气候与潜在蒸散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王升
王全九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
20
|
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穆文彬
孙素艳
马伟希
韩宇平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