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O-PM法估算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冬雪 孙宗元 李聪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0,86,共10页
为准确估算东北东部山地润湿冻区(Ⅱ_(1)区)路基土平衡湿度,引入联合国粮农组织Penman-Monteith法(FAO-PM)估算气候因素控制型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以解决Thornthwaite法在负温时潜在蒸发蒸腾量计算值为0的问题。详细阐述了FAO-PM模型... 为准确估算东北东部山地润湿冻区(Ⅱ_(1)区)路基土平衡湿度,引入联合国粮农组织Penman-Monteith法(FAO-PM)估算气候因素控制型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以解决Thornthwaite法在负温时潜在蒸发蒸腾量计算值为0的问题。详细阐述了FAO-PM模型中5个气候因素的具体含义,并给出算例说明计算流程;根据Ⅱ_(1)区内6个气象台站月均气象数据计算得到各地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分析主要气候因素对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的影响规律与程度。研究表明:Ⅱ_(1)区各地路基土全年潜在蒸发蒸腾总量为71.14~87.37 cm,负温时该值为8.27~12.39 cm,占全年总量的9.8%~15.7%;潜在蒸发蒸腾量与各地平均气温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与其他气候因素的负相关关系;负温条件下,路基的潜在蒸发蒸腾量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日照时数呈正比,与平均相对湿度呈反比;FAO-PM法估算的逐月潜在蒸发蒸腾量与气象站实测数据的误差范围为0.47~13.22 cm,负温时误差范围为0.47~4.31 cm。因此,FAO-PM法适用于估算公路自然区划Ⅱ_(1)区路基土潜在蒸发蒸腾量,且具有可接受的估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潜在蒸发蒸腾量 FAO-PM法 路基 山地润湿冻区(Ⅱ_(1)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ET0演变规律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贵羽 王知生 +1 位作者 王浩 贾仰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9-415,共7页
根据国家气象站1956-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灵敏指数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潜在蒸发蒸腾(ET0)的演变规律及与气象要素的灵敏关系。结果表明:全流域45年ET0呈下降趋势,但年际间呈现4个阶段;逐旬呈倒"V"字型... 根据国家气象站1956-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灵敏指数法,分析了海河流域潜在蒸发蒸腾(ET0)的演变规律及与气象要素的灵敏关系。结果表明:全流域45年ET0呈下降趋势,但年际间呈现4个阶段;逐旬呈倒"V"字型,61.6%集中于4月中旬到8月上旬。在空间上,年和旬值呈现上游小下游大。通过ET0与气象要素演变的比较及灵敏性分析发现,全流域年ET0演变与年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短波辐射相似,与温度相反。旬ET0演变与旬平均温度、实际水汽压、日照时数以及短波辐射相似,但对各要素的灵敏系数以短波辐射最大,其它要素则随时空变化,且彼此的灵敏系数相差较大。分析表明在气象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全流域ET0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短波辐射、日照时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发蒸腾量(ET0) 气象要素 演变规律 灵敏系数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