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识别与突破路径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文平
吴来凤
-
机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4,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3023,4227749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GLA003)。
-
文摘
系统分析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突破时序路径,是逆全球化背景下全面防范和化解“卡脖子”潜在风险的关键。基于1995—2021年243个国家(地区)出口产品数据构建产品空间网络模型,识别全球核心产品及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基于产品能力和网络核心性构建优先度指数,挖掘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突破路径。研究表明,在2021年核心度前10%的124种全球核心产品中,共有54种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其突破路径为:充分利用机械与电力设备、基本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领域已有的产品能力基础,优先突破光学显影和金属工艺等领域的基础关键产品,再进一步突破机械与电力设备、光学与医疗等精密仪器、塑料与橡胶制品业等领域高端关键产品。
-
关键词
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
关键核心产品
产品空间网络
优先度指数
-
Keywords
Potential Independent and Controllable Key Products
Key Products in Core Fields
Product Space Network
Priority Index
-
分类号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国关键产品进口依赖度与潜在化解能力评估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有鑫
孙可昕
-
机构
中国银行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8,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产业链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研究”(20STA06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中国产业链对外依赖度及“卡脖子”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文章利用HS6分位产品层面贸易数据构建筛选指标,识别中国进口依赖产品清单,重点关注大宗商品、高新科技等领域对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依赖情况。研究发现,2001—2020年中国对外依赖产品种数下降,但依赖产品进口总额及其占中国整体进口规模比重上升。中国对外“最依赖产品”主要涉及能源、原材料、高新科技和工业设备等领域,其中工业金属、主粮产品、能源化工和电子信息产品对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和地区更为依赖,产业链脆弱性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部分工业金属和能源进口产品高对外依赖度无法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和加大国内生产替代化解,不过在高新科技领域,中国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与美国互有优势,未来自主可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关键产品
进口依赖度
产业链安全
自主可控能力
-
Keywords
key products
import dependence
industrial chain security
independent and controllable ability
-
分类号
F752.6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