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果推理中的潜在结果模型:起源、逻辑与意蕴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文钊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49,221-222,共26页
潜在结果模型是统计学上的因果推理革命,它开创了统计学研究因果推理的新境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潜在结果模型强调对同一单位同时接受不同干预的比较而得出一个干预相对于另一个干预的因果关系。潜在结果模型得以成立需要依赖两个关键... 潜在结果模型是统计学上的因果推理革命,它开创了统计学研究因果推理的新境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潜在结果模型强调对同一单位同时接受不同干预的比较而得出一个干预相对于另一个干预的因果关系。潜在结果模型得以成立需要依赖两个关键假设:一个是稳定单位干预价值假设,它强调被干预的单位或对象之间不会有交互关系;另一个是可忽视的干预机制假设,它强调在一定情景之下,分配机制不会对潜在结果产生影响。由于潜在结果是由分配机制决定,这使得分配机制在潜在结果模型中具有突出作用。分配机制是区分不同研究的重要依据。潜在结果模型是认识论和方法论革命,它将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下思考,并且让观察研究去接近实验研究,也是判断因果关系的重要标准,它对社会科学因果推理研究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推理 潜在结果模型 分配机制 实验研究 观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因溯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吴江 陶成煦 +1 位作者 欧桂燕 丁杨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932,共18页
推断数据之中的因果关系以揭示信息资源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新的时代命题;探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较于统计推断,因果推断采用专门的设计与实验控制混淆变量与选择偏... 推断数据之中的因果关系以揭示信息资源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新的时代命题;探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展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较于统计推断,因果推断采用专门的设计与实验控制混淆变量与选择偏差,能够更准确地刻画因果关系。就其方法而言,在社会科学领域,潜在结果模型可以灵活应对研究数据的不同特性并揭示复杂社会问题的原因,从而被广泛应用。为此,本文首先从哲学与科学两个层面阐述因果推断的由来;其次,界定因果推断的概念,比较因果推断与统计推断的区别,梳理因果推断的相关术语;再其次,提炼潜在结果模型下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应用的基本流程,并着重围绕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各类方法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思路;最后,针对具体领域,探讨相关研究在方法应用上的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从研究方法、应用过程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提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因果推断方法应用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因果推断 潜在结果模型 随机实验 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评估:基于时间与结构维度的研究
3
作者 肖争艳 江艳 +1 位作者 陈衎 陈彦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6,共20页
本文基于时间维度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维度的“防传染”调节两个方面,采用潜在结果时间序列因果推断方法对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效果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第一,时间维度政策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累积,平抑了信贷和杠杆的顺周期... 本文基于时间维度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维度的“防传染”调节两个方面,采用潜在结果时间序列因果推断方法对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效果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发现:第一,时间维度政策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累积,平抑了信贷和杠杆的顺周期变化,但加剧了房价的顺周期性,且在短期内增大了金融市场压力。第二,结构维度政策有效抑制了金融机构风险传染和金融市场间的中长期关联性,但未能显著降低金融市场间的短期关联性。第三,时间维度政策有效抑制了住户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的顺周期性,但对金融部门的影响有限。第四,结构维度政策能够有效抑制债券市场风险溢出,但对股票等其他金融市场风险溢出的效果有限。本文的研究为决策部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优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结果模型 宏观审慎 系统性金融风险 时间维度 结构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n)和X-Net融合的ITE估计方法
4
作者 赵延新 原泽鹏 +2 位作者 翟岩慧 牛瑞琪 李德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62,共10页
因果推断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更加合理的决策方案,在电子商务和精准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性能严重依赖对个体因果效应(Individual Treatment Effect,ITE)的准确估计,观察数据中存在的选择偏差与样本数量不一致问题都会影响ITE估计的... 因果推断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更加合理的决策方案,在电子商务和精准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性能严重依赖对个体因果效应(Individual Treatment Effect,ITE)的准确估计,观察数据中存在的选择偏差与样本数量不一致问题都会影响ITE估计的准确性.对于选择偏差问题,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主要通过平衡所有协变量来进行缓解,但平衡协变量中与处理无关的噪声变量会导致对个体因果效应的估计不准确.对于样本数量不一致问题,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在损失函数中添加样本权重来进行缓解,但其不能有效提升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表示学习的方法,通过g^(nn)和IPM(Integral Probability Metric)网络共同诱导神经网络得到协变量中非噪声变量的平衡共享表示,然后引入X-Net来缓解样本数量不一致问题.在半合成与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通过缓解样本选择偏差与样本数量不一致问题来提高模型ITE估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结果模型 个体因果效应 深度表示学习 选择偏差 样本数量不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