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的机舱座位选择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任新惠 潘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12772-12780,共9页
为向旅客推送精细化座位推荐服务,通过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探究了旅客座位偏好及座位效用差异。首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筛选出影响旅客选座的关键因素;其次,对旅客及其选择偏好进行行为-意向调查(revealed preference-stated preferenc... 为向旅客推送精细化座位推荐服务,通过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探究了旅客座位偏好及座位效用差异。首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筛选出影响旅客选座的关键因素;其次,对旅客及其选择偏好进行行为-意向调查(revealed preference-stated preference,RP-SP),运用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划分旅客类别,进一步探究不同因素对旅客类别的影响程度;最后构建不同类别旅客机舱座位效用函数,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判断旅客选择行为。结果表明,旅客在机舱座位选择行为上存在异质性,旅客被划分为3个类别:类别1占比38.8%,倾向于选择第一排或紧急通道排的过道位置;类别2占比39.8%,倾向于选择靠窗座位;类别3占比21.4%,倾向于过道位置。研究将为航空公司进行座位管理及制订座位附加服务费提供理论及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座位选择 潜在类别条件logit 座位效用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选择实验潜类别logit模型在卫生服务领域的应用与Stata软件的实现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春丽 邱佳玲 +6 位作者 陈莎 刘仲琦 古羽舟 鲁永恒 邓瑜 郝春 郝元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简要介绍离散选择实验的设计步骤和潜类别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演示介绍潜类别logit模型在Stata中的实现过程,为该模型在离散选择实验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方法学的参考。方法基于广州市艾滋病高危人群选择HIV自检试剂偏好的离... 目的简要介绍离散选择实验的设计步骤和潜类别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演示介绍潜类别logit模型在Stata中的实现过程,为该模型在离散选择实验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方法学的参考。方法基于广州市艾滋病高危人群选择HIV自检试剂偏好的离散选择实验数据,通过实例演示潜类别logit分析模型的构建过程,并提供相应的Stata命令。结果最终确立了4个类别模型为最优分类,模型估计结果显示4个类别模型中类别1(偏好尿液试剂),类别2(偏好更便宜的血液试剂配套说明书讲解和自行判读结果),类别3(偏好更便宜的尿液试剂),类别4(偏好血液试剂配套视频讲解和专业人员判读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潜类别logit模型用于离散选择实验数据的分析具有简便性与灵活性,但也有其应用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模型来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选择实验 偏好异质性 类别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潜在类别的市内机动化出行行为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志伟 刘建荣 邓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7,共7页
为了研究出行者出行选择偏好的异质性和心理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心理潜变量;将求得的潜变量纳入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采用期望最大算法求解,得到样本潜在类别的数量和效用函数;最后,... 为了研究出行者出行选择偏好的异质性和心理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心理潜变量;将求得的潜变量纳入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采用期望最大算法求解,得到样本潜在类别的数量和效用函数;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高于传统的条件Logit模型;出行者可以划分为地铁偏好群体、小汽车偏好群体、常规公交偏好群体3个潜在类别,占比分别为42.5%、25.0%、32.5%;地铁偏好群体、公交偏好群体步行时间价值分别为1.2、1.3元/min,而小汽车偏好群体对步行持正面评价;地铁偏好群体、公交偏好群体的时间价值均为0.7元/min,小于小汽车偏好群体的车内时间价值(1.1元/min);月收入是否大于10000元、是否开车上班对出行者潜在类别划分具有显著影响;心理潜变量中,灵活性和可靠性对出行者潜在类别划分的影响显著,舒适性对潜在类别划分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价值 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类别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3
4
作者 张洁婷 焦璨 张敏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91-1998,共8页
潜在类别分析是通过对类别型的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得到各种潜在类别的具体外在表现的潜在特征分类技术。该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心理行为特征的分类、控制认知心理实验中被试个体差异引起的系统误差... 潜在类别分析是通过对类别型的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得到各种潜在类别的具体外在表现的潜在特征分类技术。该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心理行为特征的分类、控制认知心理实验中被试个体差异引起的系统误差、评价临床心理诊断的精确性,以及心理测验中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结构分析等。对此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可以与其他测量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拓展其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也可在纵向数据和多水平数据中应用。在应用中亦有提升方法技术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类别 聚类模型 条件概率 在类别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高铁旅客市场细分 被引量:24
5
作者 乔珂 赵鹏 文佳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4,共7页
对高速铁路旅客市场进行细分是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的重要环节.基于京沪高铁的客票数据,选取年龄、性别、出行日期、出行距离、购票方式和提前购票时间6类外显变量作为分类指标,采用潜在类别模型进行高速铁路旅客市场的细分.首先将外显变... 对高速铁路旅客市场进行细分是应用收益管理理论的重要环节.基于京沪高铁的客票数据,选取年龄、性别、出行日期、出行距离、购票方式和提前购票时间6类外显变量作为分类指标,采用潜在类别模型进行高速铁路旅客市场的细分.首先将外显变量概率参数化后代入模型进行建模并利用Mplus软件进行模型求解,模型拟合的AIC和BIC等指标表明,当潜在类别为3类时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然后根据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对所有数据进行潜在聚类分析,分类正确率达到93%左右,表明分类结果合理,3种类别的旅客在提前购票时间、出行距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潜在类别模型的引入可以为我国高速铁路收益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旅客市场细分 在类别模型 高速铁路 条件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潜在类别的老年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致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焦朋朋 李汝鉴 +2 位作者 王健宇 葛浩菁 陈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8-336,共9页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行人的出行安全同样引起各界重视。本文基于潜在类别聚类分析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相结合的两步法深入探究影响老年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诱因。对北卡罗来纳州2007—2019年65岁及以上老年行人与机动车的碰...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行人的出行安全同样引起各界重视。本文基于潜在类别聚类分析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相结合的两步法深入探究影响老年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诱因。对北卡罗来纳州2007—2019年65岁及以上老年行人与机动车的碰撞数据进行清洗。为消除碰撞数据中固有的未观察到的异质性,首先进行潜在类别聚类分析,依据拟合优度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将数据分成3个集群,分别对每个集群进行特征描述。然后,分别对每个集群建立随机参数Logit模型,以进一步探索集群内部未观察到的异质性,同时计算各显著变量的边际效应,量化其对事故严重程度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机参数Logit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不同集群参数估计结果有所差异,一些变量只在特定集群内是显著的;集群1中,“救护车援助”为随机变量,集群2中“事故发生在城市”为随机变量,集群3中未发现随机变量,退化为多项Logit模型。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交通工程师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可靠准确的老年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诱因信息,为老年行人出行安全改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伤害严重程度分析 在类别聚类分析 随机参数logit模型 老年行人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车道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潜类别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义勇 魏双秋 +2 位作者 陈诗意 蒋冠宇 陆妍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3-193,共11页
为研究驾驶员对潮汐车道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使用潜类别Logit模型探寻潮汐车道使用意愿中未观测到的异质性。通过问卷调查量表获得驾驶员对设置潮汐车道的心理潜变量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心理潜变量。对比分析只考虑个人属性和加... 为研究驾驶员对潮汐车道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使用潜类别Logit模型探寻潮汐车道使用意愿中未观测到的异质性。通过问卷调查量表获得驾驶员对设置潮汐车道的心理潜变量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心理潜变量。对比分析只考虑个人属性和加入潜变量的潜类别Logit模型的拟合效果及异质性效应,进行平均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潜变量的潜类别Logit模型拟合效果和异质性效应表现更优。潜类别Logit模型可将数据分为3类,分别占比11.2%、11.5%和77.3%。拥有1辆小汽车、驾龄5年以上和感知风险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心理潜变量中,感知风险对选择愿意使用潮汐车道有显著负向影响,行为态度和社会影响对选择愿意使用潮汐车道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潮汐车道使用意愿 类别logit模型 心理变量 平均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步骤及程序 被引量:146
8
作者 温忠麟 谢晋艳 王惠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剖面分析相应的模型统称为潜在类别模型,它是根据个体在观测指标上的不同反应模式将其进行分类,从而达到识别群体异质性的一类统计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社科领域日益受到应用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中文文献对... 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剖面分析相应的模型统称为潜在类别模型,它是根据个体在观测指标上的不同反应模式将其进行分类,从而达到识别群体异质性的一类统计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社科领域日益受到应用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中文文献对此类模型的统计原理和分析步骤的介绍不易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所接受。本文系统讲述潜在类别模型的基础知识、统计原理、分析步骤和Mplus程序,厘清潜在类别模型的后续分析所涉及的多种方法和选用策略,有助于增进应用研究者对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理解和方法掌握,推动潜在类别模型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类别模型 在类别分析 潜在剖面分析 潜在转变分析 类别概率 条件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城市与群体异质的新能源车激励策略有效性研究
9
作者 翁剑成 周慧缘 +1 位作者 张梦媛 于江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制定针对城市低碳发展阶段和居民特征的差异化政策,是优化激励策略和促进居民转向绿色出行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考虑空气质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充电设施成熟度等因素,选取4种类别典型城市的异质性居民人群,量化评估新能源车激励策略... 制定针对城市低碳发展阶段和居民特征的差异化政策,是优化激励策略和促进居民转向绿色出行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考虑空气质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充电设施成熟度等因素,选取4种类别典型城市的异质性居民人群,量化评估新能源车激励策略的有效性;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模型分析社交媒体热点数据,设计用户调查问卷;构建潜在类别有序Logit模型(LCOL)定量分析不同城市类别下潜在类别人群对车辆电动化激励策略的偏好程度,辨识不同策略的核心作用群体。结果表明,即时效应激励,例如,限行豁免和大额财政补贴,更能有效提升新能源车接受度较低居民的购车意愿,接受度较高的居民对常态化低额补贴更为敏感。在城市类别维度上,相较新能源车渗透率高的大城市(60%),渗透率较低的中小城市居民在政策激励下,购买新能源车概率为65%,更具提升潜力;充电设施欠缺的城市,优化充电设施可显著提升居民购车意愿,减少1 min寻电时间,概率提高1%,但在充电桩覆盖率高的城市,效果有限;机动车限号的大城市,实施新能源车限行豁免政策时,居民购车概率提高3.5%。定量化的研究结论可为不同城市新能源车推广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度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激励政策 在类别有序logit模型 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 群体异质性 城市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偏好差异的后疫情时代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亚璪 唐浩冬 彭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4,共10页
为探究后疫情时代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运用选择实验的方法,基于问卷调查获得选择行为数据,构建出行方式选择的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采用Stata软件标定模型参数,得到后疫情时代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 为探究后疫情时代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运用选择实验的方法,基于问卷调查获得选择行为数据,构建出行方式选择的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采用Stata软件标定模型参数,得到后疫情时代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体现了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异质性,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与混合Logit模型相比拟合优度提高了13%,预测精度提高了3.03%,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分析出行行为的个体异质性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根据居民所处低、中风险区两种情景,分别将居民划分为4类、5类人群。从出行方式属性上看,等待时间和在途时间成为居民选择出行方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上看,在后疫情时代收入更高的女性更倾向选择私家车出行,年龄越大对行程费用越敏感,男性更愿意选择公交、地铁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行为 混合logit模型 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 个体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个体异质性的汽车分时租赁选择行为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飞 侯宗廷 +1 位作者 王亮 吴海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5-752,共8页
传统交通行为模型缺乏对个体异质性的考虑,导致其对真实选择行为的解释可能存在差距.为了研究个体异质性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首先,分别构建了基于混合logit的选择模型以及基于潜在类别条件logit的选择模型;其次,使用正交设计法生成意... 传统交通行为模型缺乏对个体异质性的考虑,导致其对真实选择行为的解释可能存在差距.为了研究个体异质性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首先,分别构建了基于混合logit的选择模型以及基于潜在类别条件logit的选择模型;其次,使用正交设计法生成意愿调查问卷,在成都市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出行选择实证调查;最后,利用极大似然模拟,采用Halton序列抽样对混合logit模型进行标定;采用回归分析对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步行时间、候车时间、车内时间以及出行费用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两种模型均反映出个体异质性对出行者选择行为有着显著影响;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143,优于混合logit模型的0.139,前者命中率为77.85%,也高于后者的61.28%;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将出行者划分为3个类别,区分度为0.9084;类别1群体对出行费用最为敏感,对候车时间不敏感;类别2群体对步行时间和候车时间更加敏感,对费用敏感程度较低;类别3群体对时间和费用的敏感程度介于类别1和类别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行为分析 个体异质性 混合logit模型 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拥挤度和出行者异质性对时间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建荣 黄玲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6,173,共6页
出行者的选择偏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现有研究根据出行者的某些特征对出行者分类,再分析不同类别出行者的选择行为,这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本文利用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研究出行者异质性和其对地铁时间价值的综合影响.潜在类别条件Logi... 出行者的选择偏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现有研究根据出行者的某些特征对出行者分类,再分析不同类别出行者的选择行为,这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本文利用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研究出行者异质性和其对地铁时间价值的综合影响.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根据出行者的选择行为进行分类,再分析出行者的个人特征对分类的影响.通过分析,出行者可以划分为class1、class2两个潜在类别.class1中无座乘客不在意车厢内拥挤度,class2中无座乘客极为在意车厢内拥挤度;class1中有座乘客与无座乘客的时间价值分别为14.7元/h、16.9元/h,class2中车厢内无座乘客的密度增加1人/m2,其时间价值增加8.6元/h;出行者的舒适性需求对出行者类别划分具有显著影响,出行者的舒适性需求越高,出行者越有可能属于clas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间价值 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 车厢内拥挤度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者异质性的高铁站到达方式选择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建荣 刘志伟 任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7-52,共6页
出行者到达枢纽站的交通方式效用是交通出行选择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出行者方式的偏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出行者异质性.本研究利用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研究高铁站出行者的出行选择行为.潜在类别条件L... 出行者到达枢纽站的交通方式效用是交通出行选择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出行者方式的偏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出行者异质性.本研究利用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研究高铁站出行者的出行选择行为.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考虑出行者异质性,在对出行者进行潜在类别划分的同时得到不同类别的出行者的出行行为效用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将出行者划分为3个类别.不同类别出行者在步行时间、车内时间、价格、公交偏好、地铁偏好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出行者小汽车拥有情况、月收入等个人属性以及灵活性、舒适性、可靠性等潜在心理变量会影响出行者的类别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者异质性 出行方式选择 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 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采摘型休闲农业消费者选择偏好研究——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韩振兴 刘东辉 常向阳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9,共8页
基于江苏省568个消费者样本,以草莓采摘为例,通过选择实验法采用Mixed Logit模型和潜类别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草莓园不同属性的偏好、各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及支付意愿和偏好异质性来源等问题。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口碑好、有品牌的草莓园... 基于江苏省568个消费者样本,以草莓采摘为例,通过选择实验法采用Mixed Logit模型和潜类别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草莓园不同属性的偏好、各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及支付意愿和偏好异质性来源等问题。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口碑好、有品牌的草莓园偏好较强,且更倾向于选择高架栽培和提供农家乐的草莓园;消费者对各属性偏好的支付意愿从大到小依次为口碑、品牌、高架栽培和农家乐;根据异质性来源可以将消费者划分为价格敏感型、农家乐偏好型、口碑导向型、舒适偏好型等4种类型。据此,建议草莓园经营者增加对草莓园口碑和品牌建设的关注,改进草莓园设施建设和采摘定价,明确草莓园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采取相应的市场经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采摘 选择实验法 Mixed logit模型 类别模型 消费者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偏好差异与备选方案相关性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励雅 赵鹏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9-1015,共7页
为克服传统logit模型的IIA缺陷,构建合适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尝试结合广义极值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选取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停车费用及等待时间等作为方式选择效用变量,选取个人收入、出行目的与出行距离作为类属函数变量,构建一... 为克服传统logit模型的IIA缺陷,构建合适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尝试结合广义极值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选取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停车费用及等待时间等作为方式选择效用变量,选取个人收入、出行目的与出行距离作为类属函数变量,构建一种区分潜在类别的配对巢式logit模型,该模型能同时刻画备选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出行者的偏好差异。利用2005年北京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1)相较于传统MNL模型与不区分潜在类别的配对巢式logit模型,区分潜在类别的配对巢式logit模型具有更优的统计学特征;2)对出行费用敏感的出行者比例大于对出行时间敏感的出行者比例,提供交通服务时,降低费用将比缩短时间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方式 偏好差异 相关性 在类别 配对巢式log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质性及主观评价的出行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建荣 温惠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129,150,共7页
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的主观评价和出行者异质性对出行选择行为都具有重要影响.文中利用潜在类别选择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的舒适性评价和可靠性评价等潜在心理变量.将潜在心理变... 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的主观评价和出行者异质性对出行选择行为都具有重要影响.文中利用潜在类别选择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的舒适性评价和可靠性评价等潜在心理变量.将潜在心理变量带入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中,研究出行者可以划分的潜在类别数量,并研究不同潜在类别的出行者在时间价值、拥挤度评价、可靠性评价方面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可以划分为Class1、Class2两类群体,其中Class1在出行行为选择时,考虑出行方式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时间价值较低;而Class2在出行行为选择时,不考虑出行方式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时间价值也显著高于Class1.文中定量化的研究结果可用于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行为 出行者异质性 在类别条件 logit模型 舒适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口处老年人碰撞事故伤害严重程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义勇 吴静婷 施颖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4,共6页
为研究交叉口老年人碰撞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探寻碰撞事故中未观测到的异质性,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构建了交叉口老年人碰撞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模型。以事故伤害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从人、车、路、建成环境、道路环境这5个方面选取... 为研究交叉口老年人碰撞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探寻碰撞事故中未观测到的异质性,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构建了交叉口老年人碰撞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模型。以事故伤害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从人、车、路、建成环境、道路环境这5个方面选取了12个自变量,运用潜类别Logit模型构建了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和伪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托车、夜间黑暗无灯光、山顶/山底、速度50~60 km/h这4个自变量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有异质性影响;建成环境中交叉口300 m缓冲区内不存在购物中心与轻伤事故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事故伤害严重程度 老年人 建成环境 类别log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者异质性的到达机场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义勇 王心悦 +1 位作者 蒋冠宇 魏双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8,共9页
为分析航空出行者到达机场出行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考虑出行者心理疲劳度异质性建立潜类别Logit模型。通过交通调查获取航空出行者个体特征及出行选择;根据心理疲劳评分将出行者分类,建立潜类别Logit模型,与混合Logit模型对比分析;... 为分析航空出行者到达机场出行方式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考虑出行者心理疲劳度异质性建立潜类别Logit模型。通过交通调查获取航空出行者个体特征及出行选择;根据心理疲劳评分将出行者分类,建立潜类别Logit模型,与混合Logit模型对比分析;对影响航空出行者到达机场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潜类别Logit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根据出行者心理疲劳度分类,可分为3个潜类别,分别占比36%、48%、16%。出行者的性别、年龄、收入、身体质量指数、是否携带大件行李、是否拥有私家车、是否独自出行对到达方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心理疲劳度的提高使出行者对于出行花费的敏感度降低,低度心理疲劳型出行者更在意出行花费。在低心理疲劳出行者群体中,感知风险、情绪反映显著且系数为负,每增加1个单位,出行者属于地铁偏好群体的几率比分别降低48%、42%;态度反映、感知便捷显著且系数为正,每增加1个单位,出行者属于地铁偏好群体的几率比分别增加89%、67%。在出行方式选择中考虑心理特征对更深入了解可持续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方式选择 类别logit模型 心理特征 出行者异质性 心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偏好研究:基于离散选择实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严豪 陈思思 +5 位作者 聂瀚林 黄正伟 胡寒旭 赵伟菡 杨勇 石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58-1964,共7页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西医并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行动。目的 分析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偏好,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广与使用提供政策建议。...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西医并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行动。目的 分析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偏好,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推广与使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于2021年7—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国东、西部抽取共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当天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319例进行问卷调查。319份问卷中295份通过一致性检验,问卷有效率为92.5%。本研究离散选择模型问卷共纳入7个属性,采用高效正交设计,获得18个选择集,并均匀地分为3个问卷版本,每个版本的问卷包括6个选择集(含退出选项)及1个一致性检验题。此外,还调查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职称等。采用条件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进行偏好分析。采用支付意愿将属性水平变动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效用的变化进行货币化展示。结果 条件Logit模型中,是否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单次操作时长、对收入的影响、对工作负担的影响、对职称(岗位)晋升的帮助、技术疗效、对患者支出的影响均对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偏好存在影响(P<0.05)。潜在类别模型显示,中医药适宜技术观望类(16.2%)退出选项系数为-3.660(P<0.001),中医药适宜技术支持类(83.8%)退出选项的系数为2.189(P<0.001)。中医药适宜技术观望类更愿意使用可提升疗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β=1.275),中医药适宜技术支持类对使用疗效不变的技术无明显偏好(β=0.054)。结论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更偏好使用能够增加收入、保持工作负担不变、减少或保持患者费用、有助于晋升、在医疗保险范围内且疗效更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将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与技术人员晋升制度挂钩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积极性,对不同类的卫生技术人员应采取差异化激励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工作者 偏好研究 离散选择实验 条件logit回归分析 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家庭农场扶持政策研究——黄淮海平原570个粮食类农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世久 吕珊珊 吴林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7,161,共12页
依据黄淮海平原5省57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在对家庭农场忽略的属性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借助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家庭农场对不同扶持政策的偏好程度,以及不同偏好类型的家庭农场特征差异。结果发... 依据黄淮海平原5省57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在对家庭农场忽略的属性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上,借助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家庭农场对不同扶持政策的偏好程度,以及不同偏好类型的家庭农场特征差异。结果发现:采用推断性属性非参与方法进行信息处理后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家庭农场更偏好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和技术支持,但其对政策传播渠道的偏好也不能忽视;面临相同的政策属性组合时,受教育水平高、经营规模合理和对扶持政策认知程度高的家庭农场利润率提升的可能性更大;家庭农场可划分为资金偏好型、知识与技术偏好型、土地流转偏好型和政策信息偏好型四种类型。应该基于偏好异质性制定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将扶持政策向家庭农场相对更为偏好的农业补贴、信贷支持和技术支持适当倾斜,并对农场主受教育水平高、经营规模合理和对扶持政策认知度高的家庭农场进行重点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类家庭农场 属性非参与 政策选择 混合logit模型 在类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