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眼莲净化藻华养殖尾水过程中的潜在病原菌风险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庆 王岩 +2 位作者 宋伟 陈婷 韩士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0-345,共6页
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漂浮植物在净化藻华养殖废水过程中对潜在病原菌和致病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浮植物凤眼莲能够显著降低藻华养殖废水中潜在病原菌的总体水平,但是其中的弓形菌属、螺杆菌属、肠杆菌属细菌水平在凤眼... 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漂浮植物在净化藻华养殖废水过程中对潜在病原菌和致病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浮植物凤眼莲能够显著降低藻华养殖废水中潜在病原菌的总体水平,但是其中的弓形菌属、螺杆菌属、肠杆菌属细菌水平在凤眼莲处理的12~18 d内出现短暂增长,而密螺旋体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水平在凤眼莲处理的30 d时分别攀升至同期藻华养殖废水对照的(6.2±3.5)倍和(44.6±20.9)倍。漂浮植物凤眼莲处理后,藻华养殖废水中与人类代谢、传染和免疫疾病相关的基因水平逐渐低于对照,但是与人类神经疾病相关的基因水平与同期对照相比却提升了36.77%±6.91%。可见,仅靠漂浮植物净化处理不能完全消除养殖废水排放病原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水 藻华 漂浮湿地 凤眼莲 潜在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鲟幼鱼黏液、肠道内容物及其养殖水体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和潜在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田甜 张建明 +2 位作者 朱欣 张德志 舒婷婷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83,共13页
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为中国特有鱼类,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CR)物种。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长江鲟幼鱼黏液、肠道内容物及其养殖水体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多样性及动态变化,以期为长江鲟幼鱼健康养... 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为中国特有鱼类,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CR)物种。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长江鲟幼鱼黏液、肠道内容物及其养殖水体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多样性及动态变化,以期为长江鲟幼鱼健康养殖和病害分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养殖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最高,黏液次之,肠道内容物最低。黏液和肠道内容物微生物菌群结构更为相似,且可与养殖水体微生物菌群区分开来。在门水平,黏液和肠道内容物均以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养殖水体则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研究还发现7种可能的病原菌在养殖水体和黏液中富集,当鱼体处于应激状态或养殖环境恶化时,可能导致病害发生。BugBase表型预测分析发现,长江鲟幼鱼黏液、肠道内容物及其养殖水体中存在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其中肠道内容物的优势菌群为革兰氏阳性菌,占比超过60%;黏液和养殖水体的优势菌群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60%和70%。在氧气需求方面,黏液和肠道内容物以好氧菌为主,养殖水体以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鲟 黏液 肠道内容物 养殖水体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潜在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淡腌草鱼制品品质特征和细菌菌群组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全友 许钟 +1 位作者 王哲恩 杨宪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5-479,共5页
对即食淡腌草鱼制品感官、理化、微生物学品质及残存细菌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潜在病原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水分含量为46.10%±8.15%,Aw为0.95±0.02,pH6.23±0.15,盐分3.47%±2.31%;有氧菌落总数为(4.6... 对即食淡腌草鱼制品感官、理化、微生物学品质及残存细菌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潜在病原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水分含量为46.10%±8.15%,Aw为0.95±0.02,pH6.23±0.15,盐分3.47%±2.31%;有氧菌落总数为(4.66±2.04)lgCFU/g,厌氧菌落总数为<10CFU/g,耐热菌落总数(2.39±1.03)lgCFU/g,蜡样芽孢杆菌(1.60±0.54)lg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10CFU/g。分离获得240株菌,细菌菌群主要有玫瑰小球菌(30.8%)、芽孢杆菌(27.5%)、葡萄球菌(23.8%),并出现少量的棒状杆菌(5.4%)。产品中残存有一定数量的蜡样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对其致病性潜在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淡腌草鱼 品质特征 细菌相 潜在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细菌学品质安全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哲恩 许钟 +1 位作者 郭全友 杨宪时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对上海市场常见品牌的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感官、理化、细菌学品质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潜在病原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和盐分含量分别为43.50%-56.97%,0.93-0.97,6.07-6.73,2.41%-6.63%,差别较... 对上海市场常见品牌的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感官、理化、细菌学品质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潜在病原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和盐分含量分别为43.50%-56.97%,0.93-0.97,6.07-6.73,2.41%-6.63%,差别较大;细菌菌落总数、耐热菌落总数分别是1.8×10^2-4.2×10^5cfu/g,38-3 800 cfu/g;厌氧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低于10 cfu/g。由细菌总数计数平板分离256株细菌,鉴定残存主要细菌菌群为芽孢杆菌(34.0%)、葡萄球菌(27.3%)、玫瑰小球菌(14.0%),并出现少量的棒状杆菌(5.5%),表明热杀菌强度不足。产品中残存有一定数量的蜡样芽孢杆菌,对其潜在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装即食醉鱼制品 细菌学品质 主要菌群 潜在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