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创建——以小秦岭金矿区农田土壤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卢聪 李涛 +3 位作者 付义临 徐友宁 张江华 吴耀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4-2060,共7页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忽略了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的差异,且只重视重金属含量高于参考值时的生态风险,而对低于参...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忽略了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的差异,且只重视重金属含量高于参考值时的生态风险,而对低于参考值时的情况没有给予考虑,以致特定情况下的评价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生态风险,因而有必要创建适用性更广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为此,基于全过程控制优化的思想,引入了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系数,并将修正浓度与参考值差值引入计算公式,创建了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实现了对重金属不同形态风险贡献的差异及重金属浓度低于参考值情况下潜在生态风险的准确把握。以小秦岭金矿区为典型区域,辅以对采集土样重金属总量及5种形态含量的分析,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能客观地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是一种有效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 生物可利用性 宽浓度范围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表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44
2
作者 熊秋林 赵佳茵 +5 位作者 赵文吉 王皓飞 李威望 于雪 欧阳 杨兴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11-2221,共11页
为研究北京市地表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于2013年11~12月采集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土样品,用沉析法进行沉降和分级,共得到49组不同粒径的地表土样,并用ICP-MS测试了样品中Cr、Ni、Cu、Zn、Mo、Cd、Ba和Pb等8种重金属的浓度... 为研究北京市地表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于2013年11~12月采集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土样品,用沉析法进行沉降和分级,共得到49组不同粒径的地表土样,并用ICP-MS测试了样品中Cr、Ni、Cu、Zn、Mo、Cd、Ba和Pb等8种重金属的浓度.北京地表土中Cd、Cu、Zn和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mg/kg、85mg/kg、333mg/kg、69mg/kg,且4种重金属在道路交通中的污染均明显重于其他功能区.Cd、Cu、Mo、Ni、Pb和Zn的地累积指数随粒径的减小而升高,粒径越小,其污染程度越高.道路交通表土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远高于其他功能区,程度很强;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次之,程度较强.北京不同粒径地表土总的重金属潜在生态指数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粒径越小,其生态健康风险越大.北京地表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Cd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土 重金属 粒径分布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乾坤 刘涛 +3 位作者 胡志新 时飞 胡忻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4-1050,共7页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11.6~54.9、0.12~0.91、10.06~20.12、44.01~85.91、22.74~54.17、20.31~40.48、21.40~45.23、68.86~254.09 mg.kg-1。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As是主要的污染物,Cu、Zn和Pb在少数位点为轻度污染,Co、Cr和Ni处于无污染水平。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综合风险程度顺序为固城湖(284.43)〉石臼湖(280.93)〉白马湖(212.80)〉玄武湖(200.99)〉高邮湖(136.15)〉洪泽湖(133.42)〉骆马湖(79.2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7个湖泊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因此,固城湖、石臼湖、白马湖和玄武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主要风险污染物为Cd和As,而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湖泊 沉积物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4
作者 马婷 赵大勇 +3 位作者 曾巾 燕文明 姜翠玲 丁文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掌握南京城市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玄武湖、月牙湖、紫霞湖、琵琶湖和前湖5个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 为掌握南京城市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玄武湖、月牙湖、紫霞湖、琵琶湖和前湖5个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0.8~5.1、10.3~67.6、6.2~70.5、未检出~53.2、12.9~55.9和40.6~456.3 mg.kg-1。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Zn、Pb、Cu、Ni和Cr,其中Cd处于偏中等累积到重累积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月牙湖,其次是前湖和紫霞湖,这3个湖泊都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状态,琵琶湖和玄武湖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城市湖泊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河水体与沉积物镉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飞 李彦旭 +3 位作者 许振成 赵学敏 杜青平 魏东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61,65,共7页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给当地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全面了解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后表层沉积物中镉的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下游珠江水系的影响,在龙江河上游未污染河段、龙江河污染及受影响河段、下游柳江河段共17个采样点采...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给当地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全面了解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后表层沉积物中镉的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对下游珠江水系的影响,在龙江河上游未污染河段、龙江河污染及受影响河段、下游柳江河段共17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调查河段的沉积物镉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事故应急结束后水质镉含量稳定达标;沉积物镉含量总体已趋于降低,部分河段其污染程度仍很严重,生态风险等级高,地积累指数大多大于5,镉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达到1 000以上;沉积物中镉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河 沉积物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土壤中砷及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仕群 朱静媛 +2 位作者 崔留欣 程学敏 左其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79,共5页
为查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土壤中砷(As)和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底泥和土壤样品中的砷(As)、铬(Cr)、汞(Hg)、镉(Cd)和铅(Pb)的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中As含量为9.206~1... 为查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土壤中砷(As)和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底泥和土壤样品中的砷(As)、铬(Cr)、汞(Hg)、镉(Cd)和铅(Pb)的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沙颍河沈丘段底泥中As含量为9.206~11.641mg·kg-1,距河5km的白果村农田土壤中As含量为8.52~80.31mg·kg-1,超标率达到57.8%,Cr、Hg、Cd和Pb的超标率分别达到32.8%、59.4%、67.2%和39.1%。沙颍河沈丘段底泥和附近村庄农田土壤中As和4种重金属的总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生态风险,主要来源于Hg和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土壤 As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渡江塘柳塘底泥构建农田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与肥力潜力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智 刘永兵 +5 位作者 赵从举 卓志清 韩奇 吴喆滢 贾斌 麦初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6-802,共7页
[目的]探明南渡江下游段河塘沉积物的肥力水平与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河塘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典型河段塘柳塘为研究对象,通过均匀布设断面与样品采集,测定底泥有机质、重金属含量,对河塘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水平、潜在生... [目的]探明南渡江下游段河塘沉积物的肥力水平与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河塘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典型河段塘柳塘为研究对象,通过均匀布设断面与样品采集,测定底泥有机质、重金属含量,对河塘底泥的重金属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以及底泥的肥力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塘柳塘河塘底泥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9.80 g/kg,尤以中段(村庄段)河塘底泥有机质含量最高.全河段Cr、As、Cd、Pb和Hg含量分别为9.792~77.067、0.891~5.044、0.128~0.556、17.304~55.106和0.067~0.457mg/kg;Cr、As未超标,而Cd、Pb和Hg超标,Cd和Hg超标幅度分别为85.48%和82.95%.南渡江下游河塘底泥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但河塘中段Cd和Hg的单项污染生态风险均处于中等水平,在污染风险控制范围之外.[结论]南渡江下游河塘底泥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适合构建农田耕作层;但需在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基础上,开展相应实验研究,确保底泥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农业土壤不受污染与农产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塘底泥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肥力评价 南渡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水源地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玲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2-767,共6页
为了解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黄浦江干流和主要支流15个采样点的Hg、Cd、Pb、Cu和Zn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相比环境背景中位值,在15个样品中5种重金属含量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超标现象,其中,Cd... 为了解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黄浦江干流和主要支流15个采样点的Hg、Cd、Pb、Cu和Zn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相比环境背景中位值,在15个样品中5种重金属含量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超标现象,其中,Cd和Hg的污染相对明显;相比背景最大值,仅有Cu和Cd含量超标.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生态风险等级均为无污染~中等污染水平,急水港近苏沪交界处、淀峰大桥、大蒸港沪浙交界处、大蒸港泖洋河交汇处、园泄泾以及五厍东一号河交界处区域生态风险较高,Cd和Hg是研究区域生态风险的主导因子.值得注意的是,黄浦江支流大蒸港和园泄泾的生态风险整体高于黄浦江干流.总体而言,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 上游水源地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上游底栖动物与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6
9
作者 郑玲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为了解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对该范围内主要河道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质量比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进行了调查,探讨了重金属分布对底栖动物的影响。除Hg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分析外,其他金属都用等... 为了解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及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对该范围内主要河道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质量比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进行了调查,探讨了重金属分布对底栖动物的影响。除Hg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分析外,其他金属都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由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得出重金属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为Cd、Hg、Pb、Cu、Zn,区域整体的生态风险等级为“极微污染”~“中度污染”,其中位于江苏、浙江与上海交界处及黄浦江支流的区域生态风险整体较高。Cd和Hg是研究区域生态风险的主导因子。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种,其中环节动物3种,软体动物4种,节肢动物1种,大部分属于耐污类群。多样性指数 H^1基本小于1,属于“重污染”水平,其值与Pb、Hg、Zn的质量比成正相关关系,与Cd、Cu的质量比成负相关关系。大型底栖动物不同纲目的密度对沉积物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响应不同,多毛纲和瓣鳃纲密度与5种金属质量比都呈负相关关系,寡毛纲(以霍普水丝蚓为代表)密度与Cu、Hg质量比呈正相关关系,腹足纲(以铜锈环棱螺为代表)密度与Cu、Hg、Zn质量比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黄浦江 上游水源地 底栖动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累积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31
10
作者 贾旭威 王晨 +3 位作者 曾祥英 于志强 盛国英 傅家谟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分析了三峡库区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5种重金属元素(Cd、Cu、Pb、Zn、Cr、Tl、V、Mn、C、Ni、Sr、Ag、Sb、Sn和Mo)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并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初步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 分析了三峡库区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5种重金属元素(Cd、Cu、Pb、Zn、Cr、Tl、V、Mn、C、Ni、Sr、Ag、Sb、Sn和Mo)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并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初步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Zn和Cu等呈现污染加剧态势,其含量范围分别为0.36-1.22 mg/kg、55.8-182 mg/kg、24.0-93.1 mg/kg;(2)内梅罗单因子污染指数(Ii)和地累积指数(Igeo)指示研究区域中Ag、Sb和Sn等多种重金属污染累积效应显著;(3)研究区域中多种重金属内梅罗多因子污染指数(Pn)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别为3.41-11.1和204-568,表明研究区域为重度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较高;(4)三峡库区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呈现出以Cd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三峡库区 内梅罗指数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霏 李红芳 +6 位作者 彭英湘 刑宏霖 刘新亮 刘锋 黄敏 胡莲 彭金花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分析和评价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对于加强企业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精准防控,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8类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475家企业周边的2 017个监测样点进行土壤重金属C... 分析和评价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对于加强企业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精准防控,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8类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475家企业周边的2 017个监测样点进行土壤重金属Cd、As、Pb、Hg、Cr、Cu、Zn和Ni元素含量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以Cd、Pb和As元素为主,各元素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样品比例为9.82%~31.0%,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的样品比例为4.46%~13.1%,其次是Zn、Cu、Hg和Ni,Cr无明显污染;主要污染元素Cd、Pb、As、Zn和Cu来自相同污染源且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等行业企业周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等行业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中等风险及以上比例分别为76.0%、53.0%和54.1%。可见,典型涉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9)等采矿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C31)等制造业等,污染程度高,潜在生态风险大,需要加强监测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涉污企业 土壤重金属 主成分分析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干流和大伙房水库沉积物中铊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姣 曾祥英 +5 位作者 王晨 刘志阳 于志强 秦延文 郑丙辉 傅家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1-426,共6页
为初步了解浑河流域铊(Tl)污染现状,以浑河干流(包括主要支流蒲河和细河)以及大伙房水库为研究对象,共采集沉积物样品59份,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Tl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并采用地质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 为初步了解浑河流域铊(Tl)污染现状,以浑河干流(包括主要支流蒲河和细河)以及大伙房水库为研究对象,共采集沉积物样品59份,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Tl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并采用地质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浑河干流和大伙房水库表层沉积物有一定程度Tl污染累积,部分区域面临较高程度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大伙房水库 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新县复垦工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鹏途 师懿 +3 位作者 李雅雯 程胜高 曾莉 刘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5,共8页
为探究湖北省阳新县复垦工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研究区采集的69个复垦工矿废弃地表层土壤样品中As、Cd、Cr、Cu、Hg、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 为探究湖北省阳新县复垦工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研究区采集的69个复垦工矿废弃地表层土壤样品中As、Cd、Cr、Cu、Hg、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复垦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Cu、Hg、Pb和Zn的含量均值高于湖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部分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u和Ni的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超标率分别为8.7%、4.3%、10.1%和1.4%;复垦土壤中无清洁级别,预警、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壤分别占1.48%、69.57%、18.84%和10.14%,各类型复垦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金属矿采选废弃地>其他工矿废弃地>砂石场废弃地>煤矿采选废弃地,复垦土壤中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依次为Cd>Cu>Hg>Pb>Zn>Ni>As>Cr;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r、Cu、Ni、Pb和Zn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生态风险级别,而Cd和Hg最高分别达到较高和极高生态风险级别,复垦土壤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中,低生态风险、中等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级别的土壤分别占66.67%、30.43%和2.90%,无极高生态风险级别的土壤。总体而言,研究区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和Cu的污染较突出,但考虑到毒性响应,复垦土壤中重金属Hg和Cd的污染更应引起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工矿废弃地 土壤重金属 在生态风险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阳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巩万合 王志强 阚建鸾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3期4493-4496,4518,共5页
以8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为基础,对长三角典型农业区——江苏省南通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通市全市耕地土壤As、Hg、Pb、Cd、Cr平均含量分别为10.46、0.14... 以8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为基础,对长三角典型农业区——江苏省南通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通市全市耕地土壤As、Hg、Pb、Cd、Cr平均含量分别为10.46、0.14、24.51、0.18、49.21 mg/kg,均未超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各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说明南通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安全和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适合种植无公害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监测点 耕地类型 南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在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倩倩 王祖伟 +1 位作者 侯迎迎 王子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1,共5页
地累积指数法是土壤或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只能够对样点中的单一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不能综合分析区域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了扩大地累积指数法的应用范围,尝试利用最大污染量和平均污染量这2个指标对该评价模型进... 地累积指数法是土壤或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只能够对样点中的单一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不能综合分析区域内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了扩大地累积指数法的应用范围,尝试利用最大污染量和平均污染量这2个指标对该评价模型进行改进.为了验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以天津于桥水库流域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为例,比较分析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在评价单一样点的重金属生态风险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均为较轻污染水平,而污染负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为中等污染水平;在评价区域的综合重金属生态风险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的结果相同,均为中等污染水平.利用中等污染距对单一样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中等污染距相近,略低于污染负荷指数法的数值;在对区域综合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时,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与污染负荷指数法的中等污染距接近,即区域整体属于中等污染水平.由此可见,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可以用于综合评价区域的重金属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地累积指数 改进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中等污染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济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伟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0-347,共8页
连续5 a对惠济河(开封市区段)8个断面的底泥样品中Cu、Zn、Pb、Cd及Cr 5种重金属的浓度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监测结果表明:8个断面中除最上游孙李唐... 连续5 a对惠济河(开封市区段)8个断面的底泥样品中Cu、Zn、Pb、Cd及Cr 5种重金属的浓度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监测结果表明:8个断面中除最上游孙李唐庄桥断面底泥未受重金属污染外,其余断面底泥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以皮屯桥断面底泥污染最重,达严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惠济河底泥Cd为重度污染,Cu和Pb为轻度污染,Zn为轻微污染,Cr为无污染;除皮屯桥断面底泥综合污染指数高达6.74外,其他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为0.55~1.89。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惠济河底泥首要重金属污染物为Cd,平均流域地积累指数高达3.50,处于污染等级4,即偏重度污染;此外,Cu、Pb偏中度污染,Zn轻度污染,Cr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惠济河底泥中Cd为强生态危害,其他重金属为轻度生态危害;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强生态危害,这主要是Cd浓度过高造成的,其最高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达2 233.50,出现在皮屯桥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济河 底泥 重金属 单因子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流花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康康 董旭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年第1期19-26,共8页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对人类及水生态系统健康产生较大危害。本研究选择广州市典型城市湖泊——流花湖,利用地累积指数(Igeo)、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沉积物中12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垂向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通...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对人类及水生态系统健康产生较大危害。本研究选择广州市典型城市湖泊——流花湖,利用地累积指数(Igeo)、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沉积物中12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垂向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金属元素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①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Mn、V除外)均显著高于区域土壤背景值,自下而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②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Zn、Sb、Cu、Pb和As这6种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其中Cd偏重度污染的状态(Igeo=3.89);③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水平有较大差异,Cd、Cu、Zn、Sb、Pb、As、Ni、Cr、Tl、Co的单个重金属污染指数(Cif)均为中等污染水平以上,而生态风险系数(Eif)表现为Cd(Eif=818.6)极严重等级,Sb(Eif=82.64)重度风险等级,其他10种重金属Eif均为轻度风险等级;④该湖RI指数变化幅度剧烈(105.85<RI<1842.4),沉积柱55cm以上存在较严重的重金属生态风险威胁(平均RI=1041.2),且RI仅受少数金属元素支配影响,如Cd贡献了78.57%,其次Sb、Cu分别贡献了7.94%、3.14%;⑤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仅V、Tl、Co以自然源输入为主,而主要存在污染的金属元素Cd、Sb、Cu、Zn、Ni、Pb以人为源输入为主,表现为明显的城市富集特征。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流花湖较严重的生态风险特征,需对少数重金属(Cd、Sb、Cu)进行溯源减排、治理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流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姬 伍成成 林积泉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64-69,共6页
为评估海南省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监测了海南省8个农产品基地表层土壤Cd、Hg、As、Pb、Cr、Cu、Ni、Zn等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 为评估海南省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监测了海南省8个农产品基地表层土壤Cd、Hg、As、Pb、Cr、Cu、Ni、Zn等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8个农产品基地97.5%的点位重金属含量低于风险筛选值,2.5%的点位重金属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高于风险筛选值的点位位于A8基地,高于风险筛选值的重金属为Cd;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97.5%的点位评价结果为清洁,2.5%的点位评价结果为预警;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看,海南省8个农产品基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以轻微和中度风险等级为主,点位比例分别为50%、45%,强度风险等级的点位比例为5%,无很强和极强生态风险等级点位;其中,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强度的点位位于A1基地和A8基地,主要污染物为Cd。总体来看,海南省这8个农产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个别基地局部土壤Cd存在一定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基地 土壤 重金属 内梅罗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5 位作者 刘玉莲 缪凯 雷宁 杨雨航 潘庭杰 罗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1-279,共9页
为探明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采集四川东部典型丘陵区农田土壤样品108个(水田土壤51个,旱地土壤57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Hg、As的含量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 为探明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采集四川东部典型丘陵区农田土壤样品108个(水田土壤51个,旱地土壤57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Hg、As的含量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估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采用变异系数、地累积指数、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9、30.38、69.56、0.0832、4.59 mg/kg;水田Cd、Hg含量比旱地分别高15.52%、21.00%,水田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含量与旱地相近。5种重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超过四川省土壤背景值;水田土壤中Cd和Hg、旱地土壤中Cd和Pb含量超过农用地风险筛选值,超标率分别为7.84%、1.96%、10.53%、1.75%。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发现,土壤重金属以无污染(清洁)为主,少数点位Cd、Hg和Pb存在轻度污染。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以Cd污染最重,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其次为Hg,Cd、Hg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等级的点位分别占64.81%、5.56%,达到较重及以上生态风险等级的点位分别占82.46%、29.63%;其他重金属污染较轻或无污染,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等级;水田土壤Cd、Hg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高于旱地。污染来源分析发现,Cd、Hg、As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Cr和Pb由自然成土和农业活动2种途径共同形成。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总体处于清洁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以中风险、低风险为主,存在强风险和极强风险点位;水田土壤污染风险高于旱地;Cd、Hg污染较重,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对农田土壤中Cd、Hg的长期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在生态危害风险指数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山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20
作者 石磊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0期89-90,94,共3页
利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淀山湖沉积物中铜、铅、锌、镉、铬、镍、砷、汞等8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淀山湖重金属整体污染程度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为上游来水,湖区北部入湖河口区域的12#... 利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淀山湖沉积物中铜、铅、锌、镉、铬、镍、砷、汞等8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淀山湖重金属整体污染程度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为上游来水,湖区北部入湖河口区域的12#点位铜、锌、镍的地累计指数I geo值均最高,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全湖单个重金属生态风险系数均处于低风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也处于低风险等级,而入湖河口的12#点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最大,接近中风险标准限制,潜在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淀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