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校正研究
1
作者 郭晋君 王斐 +4 位作者 范智超 刘敏 张淳 宋蓓 赵蓓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1350,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矿山周边农田土壤更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准确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有重要的意义。对渭南市矿山企业周边农田土壤进行科学布点,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农田土壤样品9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矿山周边农田土壤更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准确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有重要的意义。对渭南市矿山企业周边农田土壤进行科学布点,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农田土壤样品90个,研究样品中4种重金属(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种类、丰度、生物吸收效应等因素,对方法毒性响应系数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体系:ARI<130,130≤ARI<260,260≤ARI<520,ARI≥520分别代表校正后轻微、中等、强、很强潜在生态危害等级。用校正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占比,发现与地积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较吻合,评价结果准确。校正后的评价方法可为北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威地区土壤重金属潜在污染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伟 宋云涛 +6 位作者 郭志娟 曾道明 贺灵 成晓梦 孙彬彬 张富贵 张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3-2653,共11页
我国西南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存在土壤重金属高含量区,为探究其潜在污染风险及影响因素,选择云南省宣威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地质、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对区内表层组合土壤样品1487份、深层组合土壤样品374份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 我国西南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存在土壤重金属高含量区,为探究其潜在污染风险及影响因素,选择云南省宣威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地质、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对区内表层组合土壤样品1487份、深层组合土壤样品374份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组合土壤的潜在污染风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中国土壤A层、C层背景值研究区表、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均显示富集;相对于云南省A层、C层土壤背景值大部分重金属亦显示富集;Cd、Hg、Pb存在较高的潜在污染风险,Cu、Cr、Ni、Zn、As则潜在污染风险较低;地质背景、黏土矿物、有机质、矿业活动、地形地貌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可能会使重金属富集加剧,pH值、CaO、Light(灯光指数)、WIG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地区 土壤重金属 在生态危害指数 地累积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市建成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0
3
作者 汤洁 陈初雨 +2 位作者 李海毅 张天琴 肖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根据大庆市城市功能区划,以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308个样品的采集、测定、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较小,汞(Hg)和镉(... 根据大庆市城市功能区划,以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308个样品的采集、测定、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较小,汞(Hg)和镉(Cd)是主要的潜在生态危害元素。汞的生态危害风险相对较大,有11.9%的样品处于较重及以上风险级别,镉的生态危害级别虽然较低,但中等危害级别分布范围较广。分别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模型进行了土壤重金属镉和汞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两种元素的风险指数均处于安全值范围内,不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重金属 在生态危害 健康风险 大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2
4
作者 赵沁娜 徐启新 杨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前在土壤(底泥)污染物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中。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方法之一.以上海为例,对典型污染行业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 目前在土壤(底泥)污染物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中。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方法之一.以上海为例,对典型污染行业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总体上受到了原有生产过程排污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印染、电池制造、电镀、发电厂以及石油加工等企业;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是重金属汞、镉,而铅、铬、锌、镍、砷等重金属多属于轻微危害水平.同时, 提出了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防治的全过程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生态危害指数 典型污染行业 土壤污染评价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如忠 潘成荣 +2 位作者 徐晶晶 丁贵珍 邹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6-1343,共8页
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将Monte Carlo模拟技术引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中,构建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机不确定模型,提出了风险等级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合肥市庄墓镇农田土壤重金属(Cr、Cu、Pb... 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将Monte Carlo模拟技术引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中,构建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机不确定模型,提出了风险等级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合肥市庄墓镇农田土壤重金属(Cr、Cu、Pb、Zn和As)污染风险的评估.结果表明:除Cr属轻微污染外,农田土壤中Cu、Pb、Zn和As均为中等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Cd)属中等污染水平,相应概率为98.58%;除As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外,其他4种重金属均属轻微风险等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属中等风险水平,概率为9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生态危害指数 重金属 MONTE CARLO模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广西某蔗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72
6
作者 何东明 王晓飞 +1 位作者 陈丽君 苏荣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n的影响程度发生了变化。2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蔗田土壤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处于无污染情况,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处于低度危害程度。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考虑外源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不同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的影响,使其评价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地积累指数 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创建——以小秦岭金矿区农田土壤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卢聪 李涛 +3 位作者 付义临 徐友宁 张江华 吴耀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54-2060,共7页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忽略了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的差异,且只重视重金属含量高于参考值时的生态风险,而对低于参...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其有效性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忽略了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之间潜在生态风险的差异,且只重视重金属含量高于参考值时的生态风险,而对低于参考值时的情况没有给予考虑,以致特定情况下的评价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生态风险,因而有必要创建适用性更广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为此,基于全过程控制优化的思想,引入了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系数,并将修正浓度与参考值差值引入计算公式,创建了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实现了对重金属不同形态风险贡献的差异及重金属浓度低于参考值情况下潜在生态风险的准确把握。以小秦岭金矿区为典型区域,辅以对采集土样重金属总量及5种形态含量的分析,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与宽浓度范围的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能客观地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是一种有效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 生物可利用性 宽浓度范围 在生态风险指数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细河流域土壤和作物中汞的潜在生态危害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廉梅花 孙丽娜 +2 位作者 王辉 李登宇 关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6-923,共8页
为研究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汞(Hg)的污染和健康风险状况,对该区土壤和农作物中Hg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Hg的污染状况,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Hg通过不同暴露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 为研究沈阳市细河流域土壤汞(Hg)的污染和健康风险状况,对该区土壤和农作物中Hg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Hg的污染状况,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Hg通过不同暴露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土壤Hg的潜在生态危害相对较大,其中43.21%样品处于中等危害程度,26.62%属于强及以上风险级别。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表明,人体经食物摄取是土壤Hg暴露的主要途径,Hg日平均暴露剂量依次为食物摄取>呼吸暴露>皮肤暴露;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危害指数分别为0.315和0.713,均低于风险阈值1,表明Hg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细河 在生态危害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9
作者 李昕悦 杨艳 +5 位作者 洪昌海 支国强 杨健 韩镇阳 万正芬 卢少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0,48,共10页
为探明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于3个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采集了流域内20个点位表层沉积物并测定了8种金属(Cu、Zn、Cr、Cd、Ni、Pb、Hg、As)含量,进行了水期和区域差异分析、潜在风险评价以及重金属来源... 为探明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于3个水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采集了流域内20个点位表层沉积物并测定了8种金属(Cu、Zn、Cr、Cd、Ni、Pb、Hg、As)含量,进行了水期和区域差异分析、潜在风险评价以及重金属来源解析。结果发现牛栏江(昆明段)沉积物重金属中Cd含量1.45 mg/kg和Hg含量0.23 mg/kg,分别是云南省土壤背景值(0.218 mg/kg和0.058 mg/kg)的6.7倍和4.0倍,表明Cd和Hg污染相对严重。地累积指数表明牛栏江(昆明段)3个水期均为Cd污染程度最高,Hg次之,平均污染等级分别达到了中度污染和偏中度污染。因此Cd和Hg是牛栏江(昆明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应予以重视。同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分布具有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上游和北部高于南部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在生态风险 牛栏江(昆明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某铅锌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估
10
作者 柳峰 乔晓克 +6 位作者 郎珊珊 王国强 李龙飞 赵敬轩 魏静 张力召 陈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为了解太行山北段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了66件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Cd、Hg、As、Pb、Cr、Cu、Zn)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对土壤重金属进... 为了解太行山北段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了66件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Cd、Hg、As、Pb、Cr、Cu、Zn)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来源解析,并提取重金属7种形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和风险评价编码法综合评估了迁移能力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Zn>Hg>Cu,As、Cr几乎没有污染,基本不受外部影响;多元统计分析与PMF模型源解析结果趋势类似、相互验证,PMF将人为来源划分更为细致,Cd、Pb、Zn、Cu及少部分Hg来自于矿石采、选、冶等工矿活动源(65.91%),Hg主要是矿石采选、金属冶炼产生的废气、粉尘、扬尘引起的大气沉降源(19.02%),As、Cr则主要受成土母质源控制(15.07%);研究区整体处于强生态危害水平,Cd和Hg是主控因素,其中Cd迁移能力和生态风险最高,酸性废水及渗滤液等会显著增强Cd的迁移能力和生态风险,监管和治理工作需要重点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土壤 重金属 源解析 在生态危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农用地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卢新哲 谷安庆 +3 位作者 张言午 康占军 褚先尧 胡雪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8-419,共12页
为探明浙江东部某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系统采集研究区表土样品,测定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和惰性元素(Li、Eu、Sc、Sm)含量。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标准因子,按标准化方... 为探明浙江东部某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系统采集研究区表土样品,测定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和惰性元素(Li、Eu、Sc、Sm)含量。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标准因子,按标准化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环境地球化学基线,获得基线值分别为11.13、0.38、57.48、43.86、0.30、21.55、51.91和132.7mg·kg^(-1)。在应用单因子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基础上,以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作为标准因子,采用富集因子方法判别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重金属污染点位,并对土壤重金属累积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轻微至轻度污染级别为主,其中Cd和As存在少量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3.00%和0.19%。研究区重金属富集主要受工矿企业活动影响,浓集中心集中在金属矿山和印染企业周边,具有沿水系向低地势平原区迁移趋势。研究区范围Cd和Hg具有潜在的较高生态风险。利用GIS系统,将各样点重金属土壤污染程度、富集因子(EF)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在研究区农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上进行空间叠加,可实现从地理空间上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界定、重金属人为成因污染判别和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空间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 富集因子 在生态危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沉积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查吕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6期162-164,共3页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邱县城东湖 重金属污染 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凉市无公害产地土壤环境危害因子检测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亚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78-178,180,共2页
通过检测平凉市无公害产地土壤,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以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环境与危害因子,估计其对环境产生不良效应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结果表明,平凉市无公害产地土壤危害因子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属清洁级,符... 通过检测平凉市无公害产地土壤,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以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环境与危害因子,估计其对环境产生不良效应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结果表明,平凉市无公害产地土壤危害因子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属清洁级,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危害因子富集程度低,总体属于无累积清洁状态;但汞和镉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他危害因子均未构成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产地 土壤环境 危害因子 在生态风险 评价 甘肃平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承建 赵思毅 +5 位作者 刘玉莲 缪凯 雷宁 杨雨航 潘庭杰 罗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1-279,共9页
为探明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采集四川东部典型丘陵区农田土壤样品108个(水田土壤51个,旱地土壤57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Hg、As的含量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 为探明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采集四川东部典型丘陵区农田土壤样品108个(水田土壤51个,旱地土壤57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Hg、As的含量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估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采用变异系数、地累积指数、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9、30.38、69.56、0.0832、4.59 mg/kg;水田Cd、Hg含量比旱地分别高15.52%、21.00%,水田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含量与旱地相近。5种重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超过四川省土壤背景值;水田土壤中Cd和Hg、旱地土壤中Cd和Pb含量超过农用地风险筛选值,超标率分别为7.84%、1.96%、10.53%、1.75%。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发现,土壤重金属以无污染(清洁)为主,少数点位Cd、Hg和Pb存在轻度污染。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以Cd污染最重,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其次为Hg,Cd、Hg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等级的点位分别占64.81%、5.56%,达到较重及以上生态风险等级的点位分别占82.46%、29.63%;其他重金属污染较轻或无污染,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等级;水田土壤Cd、Hg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高于旱地。污染来源分析发现,Cd、Hg、As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Cr和Pb由自然成土和农业活动2种途径共同形成。川东丘陵区农田土壤总体处于清洁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以中风险、低风险为主,存在强风险和极强风险点位;水田土壤污染风险高于旱地;Cd、Hg污染较重,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对农田土壤中Cd、Hg的长期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指数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表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43
15
作者 熊秋林 赵佳茵 +5 位作者 赵文吉 王皓飞 李威望 于雪 欧阳 杨兴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11-2221,共11页
为研究北京市地表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于2013年11~12月采集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土样品,用沉析法进行沉降和分级,共得到49组不同粒径的地表土样,并用ICP-MS测试了样品中Cr、Ni、Cu、Zn、Mo、Cd、Ba和Pb等8种重金属的浓度... 为研究北京市地表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于2013年11~12月采集了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的表土样品,用沉析法进行沉降和分级,共得到49组不同粒径的地表土样,并用ICP-MS测试了样品中Cr、Ni、Cu、Zn、Mo、Cd、Ba和Pb等8种重金属的浓度.北京地表土中Cd、Cu、Zn和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mg/kg、85mg/kg、333mg/kg、69mg/kg,且4种重金属在道路交通中的污染均明显重于其他功能区.Cd、Cu、Mo、Ni、Pb和Zn的地累积指数随粒径的减小而升高,粒径越小,其污染程度越高.道路交通表土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远高于其他功能区,程度很强;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次之,程度较强.北京不同粒径地表土总的重金属潜在生态指数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粒径越小,其生态健康风险越大.北京地表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Cd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土 重金属 粒径分布 地累积指数 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中文 李光德 +2 位作者 张世远 敬佩 焦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4-136,153,共4页
在对泮河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泮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泮河底泥已经不同程度的受到了Cu、Zn、Cr、Cd、Hg的污染;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Hg>... 在对泮河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泮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泮河底泥已经不同程度的受到了Cu、Zn、Cr、Cd、Hg的污染;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Hg>Cd>Cr>Cu>Zn>Pb。对泮河底泥重金属的潜在危害评价显示,以当地背景值作为参比值进行评价,泮河属于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主要贡献因子是Hg和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在生态危害 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2
17
作者 管后春 李运怀 +1 位作者 彭苗枝 刘道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49-1958,共10页
以黄山市城区(屯溪区、徽州区、经济开发区)和城郊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SPSS处理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 以黄山市城区(屯溪区、徽州区、经济开发区)和城郊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SPSS处理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0-2级.8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Cu〉As〉Zn〉Cr〉Pb〉Ni;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As〉Cu〉Pb〉Ni〉Cr〉Zn;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平均值为211.80,表明黄山市土壤总体处于中等危害程度,其中Hg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的贡献最突出,其次是Cd;总体上讲,黄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是由城镇区域和耕地区域内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所致。如农业施肥、污水灌溉、工厂排污、生活垃圾局部泛滥、燃煤排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表层土壤 地积累指数 在生态危害指数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18
作者 马婷 赵大勇 +3 位作者 曾巾 燕文明 姜翠玲 丁文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2,共6页
为掌握南京城市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玄武湖、月牙湖、紫霞湖、琵琶湖和前湖5个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 为掌握南京城市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概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玄武湖、月牙湖、紫霞湖、琵琶湖和前湖5个主要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Cd、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0.8~5.1、10.3~67.6、6.2~70.5、未检出~53.2、12.9~55.9和40.6~456.3 mg.kg-1。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Zn、Pb、Cu、Ni和Cr,其中Cd处于偏中等累积到重累积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是月牙湖,其次是前湖和紫霞湖,这3个湖泊都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状态,琵琶湖和玄武湖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城市湖泊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 在生态风险指数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乾坤 刘涛 +3 位作者 胡志新 时飞 胡忻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4-1050,共7页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 为了掌握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江苏省西部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o、Cr、Cu、Ni、Pb和Zn含量分别为11.6~54.9、0.12~0.91、10.06~20.12、44.01~85.91、22.74~54.17、20.31~40.48、21.40~45.23、68.86~254.09 mg.kg-1。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Cd和As是主要的污染物,Cu、Zn和Pb在少数位点为轻度污染,Co、Cr和Ni处于无污染水平。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综合风险程度顺序为固城湖(284.43)〉石臼湖(280.93)〉白马湖(212.80)〉玄武湖(200.99)〉高邮湖(136.15)〉洪泽湖(133.42)〉骆马湖(79.2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7个湖泊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因此,固城湖、石臼湖、白马湖和玄武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主要风险污染物为Cd和As,而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湖泊 沉积物 地积累指数 在生态风险指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底泥重金属的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73
20
作者 杨卓 李贵宝 +2 位作者 王殿武 崔惠敏 商同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5-951,共7页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白洋淀湖区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和生态危害评价,并和历史资料对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中重金属Cd、Pb含量较高,分别表现为极强和轻微-中等的生态危害和极强和中度的污染程度,...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白洋淀湖区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和生态危害评价,并和历史资料对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中重金属Cd、Pb含量较高,分别表现为极强和轻微-中等的生态危害和极强和中度的污染程度,针对白洋淀现状,提出了治理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在生态危害 白洋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