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校正研究
1
作者 郭晋君 王斐 +4 位作者 范智超 刘敏 张淳 宋蓓 赵蓓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1350,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矿山周边农田土壤更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准确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有重要的意义。对渭南市矿山企业周边农田土壤进行科学布点,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农田土壤样品9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矿山周边农田土壤更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准确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有重要的意义。对渭南市矿山企业周边农田土壤进行科学布点,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农田土壤样品90个,研究样品中4种重金属(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种类、丰度、生物吸收效应等因素,对方法毒性响应系数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体系:ARI<130,130≤ARI<260,260≤ARI<520,ARI≥520分别代表校正后轻微、中等、强、很强潜在生态危害等级。用校正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占比,发现与地积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较吻合,评价结果准确。校正后的评价方法可为北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2
2
作者 赵沁娜 徐启新 杨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前在土壤(底泥)污染物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中。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方法之一.以上海为例,对典型污染行业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 目前在土壤(底泥)污染物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中。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方法之一.以上海为例,对典型污染行业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总体上受到了原有生产过程排污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印染、电池制造、电镀、发电厂以及石油加工等企业;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是重金属汞、镉,而铅、铬、锌、镍、砷等重金属多属于轻微危害水平.同时, 提出了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防治的全过程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典型污染行业 土壤污染评价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如忠 潘成荣 +2 位作者 徐晶晶 丁贵珍 邹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36-1343,共8页
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将Monte Carlo模拟技术引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中,构建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机不确定模型,提出了风险等级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合肥市庄墓镇农田土壤重金属(Cr、Cu、Pb... 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系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将Monte Carlo模拟技术引入H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中,构建了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随机不确定模型,提出了风险等级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合肥市庄墓镇农田土壤重金属(Cr、Cu、Pb、Zn和As)污染风险的评估.结果表明:除Cr属轻微污染外,农田土壤中Cu、Pb、Zn和As均为中等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Cd)属中等污染水平,相应概率为98.58%;除As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外,其他4种重金属均属轻微风险等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属中等风险水平,概率为9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重金属 MONTE CARLO模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沉积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查吕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6期162-164,共3页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邱县城东湖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广西某蔗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72
5
作者 何东明 王晓飞 +1 位作者 陈丽君 苏荣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n的影响程度发生了变化。2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蔗田土壤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处于无污染情况,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处于低度危害程度。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考虑外源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不同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的影响,使其评价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邱鸿荣 罗建中 +1 位作者 郑国辉 陈国贤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6,共5页
西南涌流域近年来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水平与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西南涌流域近年来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水平与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Cu、Zn、Pb、Cd、Cr的污染,与珠三角土壤背景值相比,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Cu、Zn、Pb、Cd、Cr分别超标11.38、3.32、1.81、19.45、3.20倍;底泥中的Cu、Zn、Cr、C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5~0.964)。通过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中的Cd为偏重污染,Cu、Zn为偏中度污染,Pb为轻度污染,Cr为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总体属中等,主要是由Cd的含量过高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西南涌流域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威地区土壤重金属潜在污染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韩伟 宋云涛 +6 位作者 郭志娟 曾道明 贺灵 成晓梦 孙彬彬 张富贵 张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43-2653,共11页
我国西南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存在土壤重金属高含量区,为探究其潜在污染风险及影响因素,选择云南省宣威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地质、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对区内表层组合土壤样品1487份、深层组合土壤样品374份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 我国西南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存在土壤重金属高含量区,为探究其潜在污染风险及影响因素,选择云南省宣威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地质、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对区内表层组合土壤样品1487份、深层组合土壤样品374份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表层组合土壤的潜在污染风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中国土壤A层、C层背景值研究区表、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均显示富集;相对于云南省A层、C层土壤背景值大部分重金属亦显示富集;Cd、Hg、Pb存在较高的潜在污染风险,Cu、Cr、Ni、Zn、As则潜在污染风险较低;地质背景、黏土矿物、有机质、矿业活动、地形地貌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可能会使重金属富集加剧,pH值、CaO、Light(灯光指数)、WIG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威地区 土壤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地累积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邵坚 赵晓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4-188,193,共6页
为全面了解辽宁太子河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测试了太子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铜、铅、镉和锌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辽宁太子河底泥沉积... 为全面了解辽宁太子河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测试了太子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铜、铅、镉和锌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辽宁太子河底泥沉积物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Zn≥Cu>Pb;金属污染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Zn>Pb,其中Cd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孔令昊 杨丽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研究泗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泗河干流及支流共采集了7个底泥样品,分析测试了Hg、As、Cd、Pb、Cr、Ni、Cu、Zn、Mn共9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泗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 为研究泗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泗河干流及支流共采集了7个底泥样品,分析测试了Hg、As、Cd、Pb、Cr、Ni、Cu、Zn、Mn共9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泗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泗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主要以Hg和Cd为主。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Mn>Zn>Ni≈Pb≈Cu>Cr>As;各种重金属污染对泗河流域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由强至弱的次序为:Hg>Cd>As>Pb≈Cu>Cr≈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河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曲春风 李保华 葛长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0-323,共4页
将Monte Carlo模拟引入到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评价区域重金属浓度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评价风险,将其应用于后湖农场土壤中重金属Mn、Cu、Pb、Zn、Cd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估。结果表明,评价区域总体处于中... 将Monte Carlo模拟引入到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评价区域重金属浓度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评价风险,将其应用于后湖农场土壤中重金属Mn、Cu、Pb、Zn、Cd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估。结果表明,评价区域总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等级;Cd处于较高的风险等级,处于较高潜在生态危害及以上的风险概率达到了84.87%。通过敏感性分析,Cd含量的敏感性系数达到了99.1%,对于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危害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E CARLO模拟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金属多形态-生物毒活性权重体系的生态危害指数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晓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3-186,共4页
针对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模型的不足,纳入了对重金属多形态生态毒活性差异的考量,建立了基于重金属多形态-生物毒活性权重体系的改进生态危害指数模型.将其应用于新乡市郊区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Cd,N... 针对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模型的不足,纳入了对重金属多形态生态毒活性差异的考量,建立了基于重金属多形态-生物毒活性权重体系的改进生态危害指数模型.将其应用于新乡市郊区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Cd,Ni,Zn,Cu和Cr的污染程度等级分别为5级、3级、1级、1级、1级,Cd和Ni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亟需有关部门关注及治理.经与原模型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优化评价模型能更全面、真实地综合表征评价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多形态权重体系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模型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2
12
作者 管后春 李运怀 +1 位作者 彭苗枝 刘道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49-1958,共10页
以黄山市城区(屯溪区、徽州区、经济开发区)和城郊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SPSS处理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 以黄山市城区(屯溪区、徽州区、经济开发区)和城郊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SPSS处理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0-2级.8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Cu〉As〉Zn〉Cr〉Pb〉Ni;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Hg〉Cd〉As〉Cu〉Pb〉Ni〉Cr〉Zn;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平均值为211.80,表明黄山市土壤总体处于中等危害程度,其中Hg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的贡献最突出,其次是Cd;总体上讲,黄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是由城镇区域和耕地区域内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所致。如农业施肥、污水灌溉、工厂排污、生活垃圾局部泛滥、燃煤排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表层土壤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险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姚晓飞 于晓华 +2 位作者 周岩梅 葛晓鹏 王东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
通过测定南沙河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探讨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沙河水体重金属的污染较轻,沉积物的重金属地累积指数分级在0~3之间... 通过测定南沙河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探讨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沙河水体重金属的污染较轻,沉积物的重金属地累积指数分级在0~3之间,属于无污染至中度污染水平,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Zn>As>Pb>Cu>Cr>Cd。沉积物重金属呈现由较轻到中等的生态风险,以Cd的生态风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河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锋 华松林 +2 位作者 王兴 陶涛 罗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8,196,共7页
对东莞市8座水库共计60个底泥剖面中的Cd、Hg、Zn、Cu、Ni、As、Pb、Cr 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与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底泥重金属含量普遍存在表层>中层&... 对东莞市8座水库共计60个底泥剖面中的Cd、Hg、Zn、Cu、Ni、As、Pb、Cr 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与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底泥重金属含量普遍存在表层>中层>底层的关系,表明近期内水库水体污染较重,尚未完全切断污染源。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8座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指标大部分已处于Ⅳ级污染状态,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为:Cd?Zn>Hg>Ni>Pb>As>Cr>Cu;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8座水库均表现出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d?Hg?As>Pb>Ni>Cu>Z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底泥 重金属 内梅罗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青海省玉树县为例 被引量:33
15
作者 何林华 高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080,共10页
为了解三江源代表性区域玉树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玉树县采集的121个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玉树县... 为了解三江源代表性区域玉树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玉树县采集的121个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玉树县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青海省1990年背景值,其中As、Cd和Hg出现了较强的的富集现象,同时As、Cd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表明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元素出现了过度富集;来源分析表明,玉树县土壤重金属As、Pb、Zn和Cd主要与成土因素有关,Hg、Cu和Cr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Mn来源于气候的影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土壤中Cd和Hg的危害最大,尤其是Hg已出现了很强风险和极强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分布在国道214沿线人口聚集的城镇和地段,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子流域中,江曲流域土壤重金属属于强风险,其他区域均属于中等风险。总体而言,玉树县土壤重金属环境已发生了改变,今后应加强人口聚集区Hg源的控制,以保护其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玉树县 三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万祥 赖子尼 +3 位作者 彭松耀 魏泰莉 高原 杨婉玲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2,共6页
2008年5、8月针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相关性、超标倍数和超标率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特征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为63.... 2008年5、8月针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相关性、超标倍数和超标率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特征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为63.2 mg/kg、Zn为261.0 mg/kg、Pb为96.7 mg/kg、Cd为6.7 mg/kg、Cr为167.4 mg/kg。同一口门5种重金属相关极显著(P<0.01);每种重金属含量在各口门间相关极显著,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同源性。珠江口水域重金含量表现出整体的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不低于87.5%,Cd超标倍数最大。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显示,重金属污染处重度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较严重水平;Cd对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物 重金属 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型污染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庆波 赵小学 +5 位作者 李红萍 程学敏 刘佳 丁记者 朱静媛 成永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评价河南某工厂附近由于工业废气沉降引起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方法:于该工厂西侧(该地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依次选择距离741-2 556 m的7块农田观察区(G1-G7),分4个季节采集混合土样,测定土壤中汞、砷... 目的:评价河南某工厂附近由于工业废气沉降引起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方法:于该工厂西侧(该地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依次选择距离741-2 556 m的7块农田观察区(G1-G7),分4个季节采集混合土样,测定土壤中汞、砷、铅、镉、铜、锌、镍、铬8种重金属含量。单项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进行重金属累积性评价,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土壤生态风险评价。结果:28份农田混合土样中镉、铅含量分别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6.08和0.07倍。G1和G2观察区6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其他较远距离的各观察区,G3观察区的砷、汞、铜和锌含量高于G6、G7观察区含量(P〈0.05)。镉、铅、汞的单项累积指数范围在8.15-342.69之间,达到重度累积。G1-G7观察区的综合累积指数为731.13-30 588.88,均达到重度累积;G1-G7观察区的总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范围为1 620.29-14 659.37,均达到极强生态危害。结论:该气型污染农田土壤中镉、铅、汞污染达到重度累积,存在极强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型污染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太峪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江华 王葵颖 +2 位作者 徐友宁 吴耀国 陈华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24-2232,共9页
以金矿开发影响的黄河二级支流太峪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层采集垂向剖面10件水库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元素Hg、Pb、Cd、Cr、As、Cu和Zn的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指数法和Tomlinson污染负荷... 以金矿开发影响的黄河二级支流太峪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沿河采集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层采集垂向剖面10件水库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元素Hg、Pb、Cd、Cr、As、Cu和Zn的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指数法和Tomlinson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矿业活动是太峪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因素;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和最高污染系数均反映Hg、Pb、Cd是太峪水系沉积物的特征污染重金属元素,Cr和As的质量分数接近地区背景值;太峪水系表层沉积物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极强污染,山区段污染较山外更严重;整个流域的Hg、Pb、Cd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Cr、As、Zn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太峪水系沉积物垂向各层沉积物都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极强污染,生态问题以Hg、Pb、Cd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主,其污染和生态危害程度都高于流向上的沉积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突出了不同元素的毒性和危害程度,而污染负荷指数法侧重于样本空间上的污染程度,二者互补使用有利于实际问题的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金矿区 水系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大运河江南城镇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集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广彬 刘义 +1 位作者 俞慎 李桂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06-1911,共6页
以京杭大运河9个江南城镇段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具城镇源特征的重金属(Cu、Pb、Zn、Cd和Cr)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富集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Zn和Cd在大运河城镇段表层沉积物中显著富集,分别为所属长江沉积物相应背... 以京杭大运河9个江南城镇段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具城镇源特征的重金属(Cu、Pb、Zn、Cd和Cr)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富集水平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Zn和Cd在大运河城镇段表层沉积物中显著富集,分别为所属长江沉积物相应背景值的1.2—6.4、1.8—5.8、2.6—18.7和7.1—22.7倍,Cr与背景值接近,属轻微富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进一步表明,城镇段大运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和Cr)含量已达到"强"富集水平,属污染水平,其中Cd的生态风险指数最高.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城镇段大运河表层沉积物的传统农田堆肥可能存在生态风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集水平对大运河水环境质量、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健康已构成威胁,必要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迫在眉睫,尤其是对Cd污染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富集水平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京杭大运河江南城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区河涌污染与生态危害评价——以佛山三水大塱涡涌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鸿荣 罗建中 +3 位作者 郑国辉 陈国贤 徐文 钱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54-2559,共6页
在对工业区大塱涡涌水质及底泥重金属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大塱涡涌水体COD、氨氮、总磷、DO与重金属Cr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属于劣Ⅴ类水体;底泥重金属Cu、Zn与Cd平均含量超出土壤环... 在对工业区大塱涡涌水质及底泥重金属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大塱涡涌水体COD、氨氮、总磷、DO与重金属Cr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属于劣Ⅴ类水体;底泥重金属Cu、Zn与Cd平均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且重金属Cu、Zn、Pb平均含量超过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该河段疏浚底泥不宜作为肥料直接施用于农田;大塱涡涌表层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总体为强,几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平均程度从大到小为:Cd>Cu>Pb>Z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塱涡涌 水体 底泥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