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郴州市秋冬季PM_(2.5)污染传输路径与潜在源贡献分析 |
李濠
肖童觉
聂星
杨云芸
高雯媛
龙雯琪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
|
瓦里关本底站大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和来源分析 |
李宝鑫
任磊
朱雨薇
王剑琼
刘鹏
李明
娄海萍
央金拉姆
|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蚌埠市PM2.5输送路径和潜在源贡献分析 |
沈素婷
易明建
戴海夏
汪家权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4
|
广州市PM_(2.5)污染特征及潜在贡献源区分析 |
黄俊
廖碧婷
王春林
邓雪娇
沈子琦
汤静
蓝静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5
|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
王爱平
朱彬
银燕
金莲姬
张磊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1
|
|
6
|
舟山市PM_(2.5)的输送路径和潜在来源分析 |
黄仲文
彭成辉
杨梦蓉
何萌萌
佟磊
唐剑锋
肖航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7
|
兰州市PM_(10)输送途径与源区贡献的四季差异分析 |
郭勇涛
佘峰
王金燕
陈伯龙
马永敬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8
|
2011~2020年华北平原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
王利
徐翠玲
徐甫
高琦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9
|
北京市春节前和春节期间非甲烷烃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
佟胜睿
徐言勇
李方杰
张海亮
葛茂发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2017年10月海南省一次臭氧污染特征及输送路径与潜在源区分析 |
符传博
丹利
唐家翔
佟金鹤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2
|
|
11
|
不同季节天津市PM_(2.5)与O_(3)潜在源区及传输路径分析 |
王琰玮
王媛
张增凯
张蓝心
单梅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3
|
|
12
|
甘肃地区春冬季颗粒物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分析——基于HYSPLIT4模式及TraPSA分析平台 |
张芊
庞可
马彩云
陈恒蕤
马明月
孔祥如
潘峰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13
|
泰山顶PM2.5及其二次组分的输送路径与潜在源 |
王露
刘保双
毕晓辉
梅如波
吴建会
隋本会
冯银厂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4
|
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 |
张玉洁
冯俊杰
张武
涂爱琴
李恒昶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15
|
天津PM_(10)和NO_2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研究 |
王郭臣
王珏
信玉洁
陈莉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5
|
|
16
|
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分析 |
李颜君
安兴琴
范广洲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0
|
|
17
|
太原市大气PM2.5季节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分析 |
任浦慧
解静芳
姜洪进
王淑楠
刘瑞卿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8
|
|
18
|
银川市PM_(2.5)的输送路径及潜在源解析 |
余创
张玉秀
陈伟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9
|
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物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
高春红
张科
臧淑英
张丽娟
孙丽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20
|
典型西南工业城市春冬季PM2.5来源与潜在源区分析——以柳州市为例 |
曾鹏
辛存林
于奭
朱海燕
刘齐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