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5—2023年“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时空变化及潜在源分析
1
作者
闫劲烨
马正权
+2 位作者
孙萱萱
阿力木·阿巴斯
帕丽达·牙合甫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20,共16页
使用HYSPLIT模型等方法解析2015—2023年“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的时空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2019—2022年“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浓度在城市中心和西北部...
使用HYSPLIT模型等方法解析2015—2023年“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的时空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2019—2022年“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浓度在城市中心和西北部较高,PM_(10)浓度与海拔成反比。(2)从2015—2023年“乌-昌-石”城市群的时间尺度来看,在年际尺度上,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PM_(2.5)与PM_(10)年均浓度呈现整体下降趋势,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的PM_(2.5)与PM_(10)年均浓度直到2023年才显著下降。在季节尺度上,PM_(2.5)与PM_(10)季均浓度总体下降,相对下降幅度春季最大,夏秋次之,冬季最小。在月尺度上,PM_(2.5)与PM_(10)月均浓度呈现“U”型分布,其中1月降幅显著。在周尺度上,工作日大量堵车等原因使4个城市的PM_(2.5)周均浓度呈现“负周末效应”,而PM_(10)周均浓度只在乌鲁木齐市呈现“正周末效应”。在日尺度上,冬季PM_(2.5)与PM_(10)日均浓度远高于其他季节,PM_(2.5)日均浓度整体下降,高浓度天数减少,PM_(10)日均浓度受沙尘影响波动较大。(3)2019—2021年“乌-昌-石”城市群的污染物来源表现为:2019年以本地源为主,污染源广泛且浓度高;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本地排放减少,污染源向中亚地区转移;2021年污染源再次扩大并转向国内。研究可为“乌-昌-石”城市群的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与PM_(10)
“乌-昌-石”城市群
时空变化
潜在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安本底站2010~2015年PM_(10)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岳毅
李金娟
马千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77-2887,共11页
利用长江三角洲区域代表性站点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2010~2015年的PM_(10)质量浓度和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PM_(10)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相比,2010~2015年PM_(10)质量浓...
利用长江三角洲区域代表性站点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2010~2015年的PM_(10)质量浓度和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PM_(10)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相比,2010~2015年PM_(10)质量浓度达标率为96.17%;日变化中峰值出现在09:00和20:00,低值出现在06:00和13:00,并表现出周末比平时高的"周末效应";月份和季度的变化为7月最低、1月最高,夏季最低、冬季最高,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年均值从2010年的79μg/m^3到2015年的56μg/m^3,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间水平.相对湿度、日降水量和气压与PM_(10)质量浓度有更好的相关性,风速越大对PM_(10)质量浓度影响越大.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潜在源贡献解析结果表明,临安本底站在2010~2015年不同季节中,春季、秋季和冬季的气团大部分来自西北和北方,夏季更多的是来自东部海洋和沿海地带,而不同年份里,每年的气团轨迹均以北方居多,其次是南方和东部海洋.总体分析得出,2010~2015年临安本底站的气团主要来自安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北方地区,并且PM_(10)高值主要来源于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等长三角附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本底站
PM10
气象因素
后向轨迹
潜在
源
贡献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5—2023年“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时空变化及潜在源分析
1
作者
闫劲烨
马正权
孙萱萱
阿力木·阿巴斯
帕丽达·牙合甫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20,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66029,21567028)资助。
文摘
使用HYSPLIT模型等方法解析2015—2023年“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的时空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2019—2022年“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浓度在城市中心和西北部较高,PM_(10)浓度与海拔成反比。(2)从2015—2023年“乌-昌-石”城市群的时间尺度来看,在年际尺度上,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PM_(2.5)与PM_(10)年均浓度呈现整体下降趋势,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的PM_(2.5)与PM_(10)年均浓度直到2023年才显著下降。在季节尺度上,PM_(2.5)与PM_(10)季均浓度总体下降,相对下降幅度春季最大,夏秋次之,冬季最小。在月尺度上,PM_(2.5)与PM_(10)月均浓度呈现“U”型分布,其中1月降幅显著。在周尺度上,工作日大量堵车等原因使4个城市的PM_(2.5)周均浓度呈现“负周末效应”,而PM_(10)周均浓度只在乌鲁木齐市呈现“正周末效应”。在日尺度上,冬季PM_(2.5)与PM_(10)日均浓度远高于其他季节,PM_(2.5)日均浓度整体下降,高浓度天数减少,PM_(10)日均浓度受沙尘影响波动较大。(3)2019—2021年“乌-昌-石”城市群的污染物来源表现为:2019年以本地源为主,污染源广泛且浓度高;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本地排放减少,污染源向中亚地区转移;2021年污染源再次扩大并转向国内。研究可为“乌-昌-石”城市群的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关键词
PM_(2.5)与PM_(10)
“乌-昌-石”城市群
时空变化
潜在源解析
Keywords
PM_(2.5)and PM_(10)
Urumqi
Changji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Shihezi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potential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安本底站2010~2015年PM_(10)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岳毅
李金娟
马千里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临安市气象局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77-288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5008)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子项目(GYHY201206037-06)
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6]11号)
文摘
利用长江三角洲区域代表性站点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2010~2015年的PM_(10)质量浓度和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PM_(10)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相比,2010~2015年PM_(10)质量浓度达标率为96.17%;日变化中峰值出现在09:00和20:00,低值出现在06:00和13:00,并表现出周末比平时高的"周末效应";月份和季度的变化为7月最低、1月最高,夏季最低、冬季最高,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年均值从2010年的79μg/m^3到2015年的56μg/m^3,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间水平.相对湿度、日降水量和气压与PM_(10)质量浓度有更好的相关性,风速越大对PM_(10)质量浓度影响越大.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潜在源贡献解析结果表明,临安本底站在2010~2015年不同季节中,春季、秋季和冬季的气团大部分来自西北和北方,夏季更多的是来自东部海洋和沿海地带,而不同年份里,每年的气团轨迹均以北方居多,其次是南方和东部海洋.总体分析得出,2010~2015年临安本底站的气团主要来自安徽、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北方地区,并且PM_(10)高值主要来源于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等长三角附近区域.
关键词
区域本底站
PM10
气象因素
后向轨迹
潜在
源
贡献
解析
Keywords
regional background station
PM10
meteorological factors
back-trajectory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PSCF)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5—2023年“乌-昌-石”城市群PM_(2.5)与PM_(10)时空变化及潜在源分析
闫劲烨
马正权
孙萱萱
阿力木·阿巴斯
帕丽达·牙合甫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临安本底站2010~2015年PM_(10)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岳毅
李金娟
马千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