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江阴市2010-2016年居民全死因死亡与减寿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汤海波 章剑 +5 位作者 刘娟 洪淇 曹恒富 李莹 王敏洁 朱爱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2-576,共5页
目的为了解2010-2016年江阴市户籍居民死亡的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及全死因对寿命、工作的影响,并为疾病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等指标分析江阴市居民全死因死... 目的为了解2010-2016年江阴市户籍居民死亡的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及全死因对寿命、工作的影响,并为疾病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等指标分析江阴市居民全死因死亡和减寿情况。结果 2010-2016年江阴市居民年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89.70/10万和452.41/10万,男性两率均高于女性(P均<0.01),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5位死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不同性别、年龄别死亡率和死因顺位不尽相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0.72岁,女性(83.30岁)高于男性(78.26岁),其中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去除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3.84、3.70和1.98岁。寿命和工作损失前3位的死因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人均寿命和工作损失前2位的则为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江阴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今后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围生期疾病、损伤和中毒、先天畸形等是早死的主要原因,故应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降低早死率,减少疾病负担,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 潜在工作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疾病监测区域伤害死亡负担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丽萍 王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7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国伤害所造成的死亡负担及其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区域的10年伤害资料,结合全人群及非全人群的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数(PYEL)、伤害非全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平均人群损失生存年数... 目的了解和评价我国伤害所造成的死亡负担及其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区域的10年伤害资料,结合全人群及非全人群的潜在期望寿命损失年数(PYEL)、伤害非全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平均人群损失生存年数(AYSL)等指标,对我国因伤害所导致死亡负担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0年期间总的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自杀与自伤、交通事故、淹死为死因前三位的伤害类型,但其中交通事故、失火或火焰、他杀呈逐年上升趋势。0~69.999岁伤害人群在不同情况下,均是PYEL大于YPLL,伤害非全人群的PYEL均大于伤害全人群的PYEL,全人群的YLEL即dE为1.64,男性YLEL高于女性,伤害发生类型中,YLEL的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为:自杀与自伤>交通事故>淹死。在伤害导致的平均人群生存损失年数方面,男、女差别不大,在伤害发生类型中,AYSL的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为:淹死>交通事故>自杀与自伤。结论对伤害的危害性及其对人群生命质量影响的较全面评价,可为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期望寿命损失(pyel) 伤害非全人群潜在寿命损失(YPLL) 期望寿命损失(YLEL) 平均人群损失生存(AYSL)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