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动分析——基于日韩及金砖四国等典型国家1961—2010年的经验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亮 陈霞 吴慧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55,共12页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尤其是2012年中国政府更是八年来首次将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调低至8%以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及其未来发展潜力再次引发热议。要想对此做出回答有...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尤其是2012年中国政府更是八年来首次将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调低至8%以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及其未来发展潜力再次引发热议。要想对此做出回答有赖于对典型国家发展经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分析。基于此,本文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经济体日本、韩国,以及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俄罗斯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利用HP滤波法获得的典型国家潜在增长率变动的历史轨迹,深入分析我国及上述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的总体特征,及其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动的显著特征,由此为中国经济实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HP滤波法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估算 被引量:8
2
作者 昌忠泽 毛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4,共12页
当前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解读主要是从全国层面来进行的。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关键是对潜在增长率进行合理估算和预测。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不仅从全国层面估算潜在增长率,而且还从区域层面估算潜在增长率。本文使用生产函数方法,以... 当前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解读主要是从全国层面来进行的。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关键是对潜在增长率进行合理估算和预测。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不仅从全国层面估算潜在增长率,而且还从区域层面估算潜在增长率。本文使用生产函数方法,以ARMA模型为辅助,对中国经济的合理增速进行估算。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来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相对于以往将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为6%左右,这与中央所做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相吻合;(2)根据生产函数法,从供给侧来看,新常态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主要源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收益率下降带来的资本投入减少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下降;(3)虽然从全国层面来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总体上呈现出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下降趋势,但区域层面则呈现出增长率分化的趋势。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各地区同步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基于长期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震荡的状况,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潜在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函数 AR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计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瑞 黄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面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潜在产出、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投入产出比的研究对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相对于HP滤波方法而言,生产函数法计算的潜...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面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潜在产出、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投入产出比的研究对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相对于HP滤波方法而言,生产函数法计算的潜在产出对现实有更好的解释力,但无论哪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显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率有达到8%—10%的空间。中国资本效率呈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中国亟需经济转型,提高资本效率和技术水平,实现由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HP滤波法 生产函数法 资本—产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算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云鹏 张旭昆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鉴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和资本相对短缺的特殊状况,使用传统的方法来定义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状态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选择潜在资本存量指标作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处于潜在增长状态的指标。通过确定一个基期的实际资本存量并估算出历年... 鉴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和资本相对短缺的特殊状况,使用传统的方法来定义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状态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选择潜在资本存量指标作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处于潜在增长状态的指标。通过确定一个基期的实际资本存量并估算出历年的潜在资金使用量,就可以得到历年的潜在资本存量。通过潜在的资本存量可以得到潜在的就业量,然后通过生产函数法就可以估算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银行存贷差 国债风险率 生产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2035年发展目标的潜在增长率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泰岩 张仲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2,共9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因此测算和回答能否和如何如期实现该目标,对于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坚持"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根据跨越和陷入"中等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因此测算和回答能否和如何如期实现该目标,对于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坚持"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根据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对2021—2035年我国潜在增长率变化进行了测算。一是参照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在我国相同发展阶段时各主要生产要素的变化,模拟设定我国未来各主要生产要素的增长率;二是通过运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基准、乐观和悲观三种不同情境下未来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验证我国2035年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三是依据主要要素对潜在增长率的贡献度,提出我国如期实现2035年发展目标的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35年发展目标 潜在增长率 国际经验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分析与测算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长期经济增长 潜在增长率 安徽省 测算 潜在产出 经济波动 增长速度 地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中的潜在增长率变化与新一轮“开放促改革”的突破口 被引量:8
7
作者 殷德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55,182-183,共10页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加速的当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相对放缓,人们日益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长期趋势。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判断,离不开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计。通过...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加速的当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相对放缓,人们日益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长期趋势。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判断,离不开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计。通过应用HP滤波法、多变量状态空间法等经典方法估计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现,目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相对回落,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两位数回落到2012年的8%左右;考虑资本冲击因素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扩大,近期下降程度较为明显,而资本冲击因素的影响取决于资本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因此,资本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低是制约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原因。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动力的判断离不开如何向开放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中国新一轮"开放促改革"的突破口在于资本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并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先行先试基地。资本要素配置的市场化依赖于人民币对内对外价格的市场化,资本要素配置的全球化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HP滤波法 多变量状态空间法 “开放促改革” 资本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省际数据的潜在增长率测算:前瞻至2020年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振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5,共6页
利用1994年以来我国31个省份历史数据估算潜在增长率与发展水平间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测算未来十年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外部环境影响,各省份潜在增长率在不变价人均GDP达到8000元左右时会逐步走低;未来十年... 利用1994年以来我国31个省份历史数据估算潜在增长率与发展水平间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测算未来十年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外部环境影响,各省份潜在增长率在不变价人均GDP达到8000元左右时会逐步走低;未来十年我国平均潜在增长率接近7%;当前全国潜在增长率略高于8%,未来两年达到高点8.5%后,随着更多省份越过转折点,全国潜在增长率会快速下降;2020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会下降到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 潜在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碳排放量潜在增长率估算 被引量:7
9
作者 谭灵芝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9,共9页
采用生产函数法,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产生的碳排放量纳入到碳排放总量增长框架中,借助年度省级面板数据对2000—2016年各要素碳排放产出弹性进行计算,估算我国潜在碳排放量增长率,并预测分省潜在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量增... 采用生产函数法,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产生的碳排放量纳入到碳排放总量增长框架中,借助年度省级面板数据对2000—2016年各要素碳排放产出弹性进行计算,估算我国潜在碳排放量增长率,并预测分省潜在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量增长仍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从供给侧角度看,潜在碳排放量增长率的下降,主要源于投资结构向好,净出口向中高端延伸所引致。但需求侧管理所产生的消费领域碳排放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投资和净出口碳排放量的减少;根据预测结果,经济在三种发展情境下(基准、乐观、悲观),碳排量变化差异都不大;分省预测结果可知,不同区域潜在碳减排率仍存较大差异。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要素 潜在增长率 区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潜在增长率”趋势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昉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0-41,共2页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下行趋势,既有宏观经济周期因素,也反映了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变化。周期性下行与长期减速是由不同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在认识上应该避免将两者混淆,而在应对政策上,特别要防止用刺激性手段应对长期减速趋势。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宏观经济周期 中国 经济增长 应对政策 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转型与中国潜在增长率变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管晓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1,共7页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资本投资效率逐渐下降,在技术进步未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传统的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下行压力增大。然而,随着中国由低收入国...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资本投资效率逐渐下降,在技术进步未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传统的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下行压力增大。然而,随着中国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经济社会结构已步入深度转型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市化进程等结构性因素正经历着内生变化,结构性因素对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走势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结构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TFP增长与潜在增长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自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42,共9页
利用1990~2018年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本文通过非参数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探讨了... 利用1990~2018年间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本文通过非参数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探讨了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采用HP滤波法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投入要素增长趋势及其波动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优化投入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技术研发、人力资本、制度变革等多种方面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提高各地区固定资本存量的有效使用效率;3)提高劳动的有效参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TFP增长 潜在增长率 HP滤波 MALMQUIST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因素与中国潜在增长率——基于分产业生产函数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保达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70,共7页
文章基于1978~2011年包括能源在内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岭回归方法,利用分三次产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潜在增长率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因素对我国潜在产出及其增长率的估计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近年来逐步增强,... 文章基于1978~2011年包括能源在内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岭回归方法,利用分三次产业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潜在增长率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因素对我国潜在产出及其增长率的估计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近年来逐步增强,将能源因素考虑进来估计潜在增长率更为合理。在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性逐渐增加的背景下,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强,使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变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三次产业 潜在增长率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的中国潜在增长率:政策共识与理论分歧
14
作者 付敏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2,共9页
当前,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判断存在巨大分歧。关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观点分为"周期性下滑"与"趋势性减速"两派,前者以象牙塔学者为主,对理论化研究有偏爱,代表性观点是"国际环境论"、"... 当前,经济学界对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判断存在巨大分歧。关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观点分为"周期性下滑"与"趋势性减速"两派,前者以象牙塔学者为主,对理论化研究有偏爱,代表性观点是"国际环境论"、"动力转换论"和"调控紧缩论";后者以政策研究人员为代表,侧重经验研究,代表性观点是"减速节点论"、"结构性减速论""发展机制转换论"。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国际环境都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前者典型事实是劳动力市场转折和产业结构转变,后者典型代表是世界主要组织的增长趋势预测、公众未来预期的恶化和对于中国与世界不同关系的认知,随着国际经济增长步入增速更低的"青铜时代",中国经济增速将不可避免出现下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中国经济 潜在增长率 周期性下滑 趋势性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潜在增长率的估算:人力资本变化的视角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金山 李钢 汪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7-137,共11页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换之际,增长动力也发生了变化,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如何演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遵循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是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方程,考虑了人力...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换之际,增长动力也发生了变化,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如何演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遵循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是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方程,考虑了人力资本对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力资本,运用生产函数法估算未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文中考虑了三种数据来测算人力资本,除了传统的人力资本测算方法,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非线性和投入时间,采用大量调查问卷得来的公民科学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一个衡量指标。研究表明,在这三种情况下,C-D型生产函数中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3、0.59和0.57,这一结果与过去三十多年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的收入分配比例相近。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和短期经济波动,分别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进步进行了预测,并预测了2018—2035年中国经济的平均潜在增长率区间为5.02%~5.25%,其中2018—2025年期间为5.72%~5.91%,2026—2030年期间为4.69%~4.96%,2031—2035年期间为4.22%~4.50%。可以看出,随着物质资本投资增速和收益率不断下降,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未来将不断下降,但由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将减缓这一下降趋势。在中国经济减速成为新常态的情形下,长期内政策考虑到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持续投资,财政上加大对基础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投资,税收上鼓励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减免;短期内政府继续实行积极的需求管理,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加大政府对于经济周期的调节,防止经济剧烈波动,未来十五年中国还会平均保持一个5%以上的中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潜在增长率 生产函数法 潜在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估算与预测--新常态新在哪儿 被引量:7
16
作者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课题组 陈卫东 宗良 《金融监管研究》 2016年第8期41-66,共26页
本文利用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了我国1979—2014年的潜在增长率,发现自2006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且近两年实际产出均要低于潜在产出,显示经济总需求相对不足。潜在增速下降主要在于TFP增速的降低以及近年来资本增速的... 本文利用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了我国1979—2014年的潜在增长率,发现自2006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且近两年实际产出均要低于潜在产出,显示经济总需求相对不足。潜在增速下降主要在于TFP增速的降低以及近年来资本增速的放缓。从供给角度看,用生产函数法所做的预测显示,未来十年的潜在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基准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6.3%,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5.3%;乐观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7.5%,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需求角度看,在当前收入水平及增长假设下,为了保持合理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定比重的投资仍是关键;鼓励和促进消费则是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分析,未来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为使经济增长尽可能达到潜在增长率,应在消费和投资之间找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生产函数法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要素贡献、潜力空间与提升路径
17
作者 何明洋 陈曦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3,共9页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结合H-P滤波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法,分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情景测算2021—2035年我国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潜力空间,研究发现:2012—... 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结合H-P滤波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法,分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情景测算2021—2035年我国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潜力空间,研究发现:2012—202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源于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明显回落,二者对于经济潜在增长率回落幅度的贡献率分别高达60%和30%,同期劳动力、土地要素的贡献率仅分别约为5%;2021—2035年期间,针对基准、乐观、悲观等不同情景组合,测算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位于3.92%~5.19%区间之内;劳动力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拖累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资本、全要素生产率两要素仍具有较大潜力空间,基准情景下二者对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年均贡献率可分别达到45%和55%左右,成为推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潜在增长率 要素贡献 经济增长 社会主义现代化 生产函数模型 H-P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要素投入潜在增长率的估算
18
作者 孙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文章使用改进型的变弹性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和我国各要素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以需求侧为核心的扩张性政策难以更为持久的维持经济高位运行;... 文章使用改进型的变弹性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各要素产出弹性和我国各要素潜在增长率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驱动型和工业增长型;以需求侧为核心的扩张性政策难以更为持久的维持经济高位运行;尽管全国层面各类要素潜在增长率出现变化,但不同区域仍存较大差异。现阶段经济政策调整仍需根据各地实际差异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要素 潜在增长率 区域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转变与潜在经济增长率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屹山 胡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4-102,148,共9页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动两方面考虑了实际GDP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导致中国近几年来的实际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建立的模型对未来五年做出趋势预测。首先建立了资本形成率与人口抚养比、城市化率以及第二产业比重的回归关系...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动两方面考虑了实际GDP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导致中国近几年来的实际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建立的模型对未来五年做出趋势预测。首先建立了资本形成率与人口抚养比、城市化率以及第二产业比重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转变因素的对资本形成率的联动影响。其次从标准生产函数核算框架出发,附加人力资本变量,考虑经济结构变动因素对潜在经济增速的影响,进行潜在增长情景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 增长核算 潜在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艾青 安立仁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7期45-49,85,共6页
利用两种方法估计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用传统方法估计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在9.1%-9.5%之间,但是这个潜在增长率在近年来低于实际增长率。在资本驱动的假设下,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了... 利用两种方法估计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用传统方法估计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在9.1%-9.5%之间,但是这个潜在增长率在近年来低于实际增长率。在资本驱动的假设下,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模型的各个参数进行了确定与检验,用估计方程计算出了在资本驱动假设下的潜在增长率,发现中国近年来的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对之的解释是由于过多的投资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增长模型 资本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