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改进综合评分法筛选典型污染物的研究--以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筛选为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沫蕊 王韦舒 +2 位作者 任姝娟 王金生 李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77,共6页
结合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筛选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鉴于潜在危害指数法不考虑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将潜在危害指数作为综合评分法的评价指标之一,同时引进污染物的检出频率、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研究区是否有污染源检... 结合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筛选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鉴于潜在危害指数法不考虑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将潜在危害指数作为综合评分法的评价指标之一,同时引进污染物的检出频率、生物降解性、生物累积性、研究区是否有污染源检出、是否为环境激素、是否为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先有机污染物、是否为中国优先污染物、是否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指标,计算不同污染物的综合得分,再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典型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大武水源地地下水典型污染物为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和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危害指数法 综合评分 大武水源地 地下水 典型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的筛选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沫蕊 王亚飞 +2 位作者 王金生 滕彦国 李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9,共8页
结合潜在危害指数评价方法和加权评分方法,构建了新的地下水中典型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并应用于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的筛选。将急性基准浓度值(CMC)和慢性基准浓度值(CCC)引入潜在危害指数评价中;鉴于潜在危害指数法不考虑化... 结合潜在危害指数评价方法和加权评分方法,构建了新的地下水中典型污染物的筛选方法,并应用于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的筛选。将急性基准浓度值(CMC)和慢性基准浓度值(CCC)引入潜在危害指数评价中;鉴于潜在危害指数法不考虑化合物的环境浓度,将潜在危害指数法与加权评分法相结合,引进平均浓度、检出频次等影响因素,计算不同污染物加权评分结果;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典型污染物。研究表明,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中筛选出的典型污染物包括:As、NH+4、1,1,2-三氯乙烷、溴二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1,1-二氯乙烯、α-六六六、p,p'-滴滴滴、p,p'-滴滴伊、苯并(a)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危害指数法 加权评分 地下水 典型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确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薇 周金龙 +1 位作者 曾妍妍 贾瑞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1,75,共4页
为确定石河子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地下水中检出的12种污染物进行优先排序,选取污染物检出率、生物累积性、生物降解性、潜在危害指数、是否为有毒化学品、是否为环境激素、是否为美国EPA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是... 为确定石河子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地下水中检出的12种污染物进行优先排序,选取污染物检出率、生物累积性、生物降解性、潜在危害指数、是否为有毒化学品、是否为环境激素、是否为美国EPA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是否为中国优先控制污染物、是否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类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权重计算各污染物的综合得分,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优先控制污染物。研究表明:石河子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为汞和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优先控制污染物 综合评分 潜在危害指数法 石河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典型城市河流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立阳 李斌 +4 位作者 李佳熹 刘瑞霞 曾萍 宋永会 杨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4,共10页
细河和蒲河接纳了沈阳市工业废水的排放,水体中有毒、有害污染物不容忽视.为了明确河流中优先控制污染物,评价实际暴露水平下优先控制污染物对该水系生态环境的风险,选择细河和蒲河表层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采... 细河和蒲河接纳了沈阳市工业废水的排放,水体中有毒、有害污染物不容忽视.为了明确河流中优先控制污染物,评价实际暴露水平下优先控制污染物对该水系生态环境的风险,选择细河和蒲河表层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采样及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分析;通过改进的潜在危害指数法对水体中检出的52种有机污染物打分排序,筛选了优先控制污染物;将效应评价外推法与商值法结合评价了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生态环境风险.结果表明:52种有机污染物在细河中检出的平均质量浓度范围为9. 20×10^(-6)~1. 37×10^(-1)mg/L,在蒲河中检出的平均质量浓度范围为4. 30×10^(-6)~3. 03×10-2mg/L.细河或蒲河中这些污染物的危害指数总分值(R)在22分以上的分别有12和13种,其中,PAEs (酞酸酯类)占6种,苯酚类污染物占4种.在细河中,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对甲基苯酚、2,4-二甲基苯酚和2,4,6-三甲基苯酚的Rq(风险商)>1,表明这些污染物存在较大的生态环境风险;在蒲河中,DBP、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苯酚的Rq>1,表明这些污染物存在较高生态环境风险水平.研究显示,在细河、蒲河中PAEs和苯酚类有机物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其中部分优先控制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可为该流域有毒、有害物污染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控制污染物 改进的潜在危害指数法 酞酸酯类 苯酚类 生态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 被引量:5
5
作者 朱韻洁 朱晓艳 +1 位作者 林英姿 许秋瑾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9-467,共9页
辽东湾是我国重要沿海经济区,多年来承载着沿海地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近岸海域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基于辽东湾2016—2018年近岸海域水体12种污染物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评分法和潜在危害指数法筛选优先控制污染物。结果表明:12... 辽东湾是我国重要沿海经济区,多年来承载着沿海地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近岸海域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基于辽东湾2016—2018年近岸海域水体12种污染物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评分法和潜在危害指数法筛选优先控制污染物。结果表明:12种污染物的综合评分为29.4~83.2分,其中Hg和Cd(均为83.2分)、Pb(75.8分)为Ⅰ级污染物,Cu(68.4分)、Cr(63.2分)和As(60.8分)为Ⅱ级污染物;12种污染物的潜在危害指数总分为4~22分,其中Cd(22分)、Cu和As(均为20分)为Ⅰ级污染物,Hg、Cr和Pb(均为19分)为Ⅱ级污染物。综合2种筛选方法,考虑到2种方法筛选出的共同Ⅰ级污染物为Cd,目前辽东湾Hg、Pb、Cr、As和Cu的平均检出浓度分别为0.04、2、7.1、1.8、3.8μg/L,而对应的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水质基准连续浓度分别为0.94、5.6、50、36、3.1μg/L,仅Cu超过了水质基准连续浓度,同时辽东湾Cu平均浓度(3.8μg/L)远高于保护95%的水生生物物种的有害浓度定值(1.90μg/L),因此,提出将Cd、Cu纳入辽东湾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优先控制污染物 综合评分 潜在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确定 被引量:7
6
作者 涂治 周金龙 +2 位作者 孙英 曾妍妍 雷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为确定新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结合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中9项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利用GIS软件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将地下水中各优先控制... 为确定新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结合潜在危害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新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中9项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利用GIS软件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将地下水中各优先控制污染物与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进行叠加,结合土地利用类型与主成因分析法确定了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地下水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苯并[a]芘、As、Pb和Cd,其中苯并[a]芘污染主要由人类生活因素造成,As和Cd污染主要由自然富集因素造成,Pb污染主要由农业活动因素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优先控制污染物 污染来源 潜在危害指数法 综合评分 阿克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