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分类增长模型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动态防控策略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翟咪咪 李亚敏 +4 位作者 刘苏顺 李云霞 刘义婷 李莉 雷先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1-627,共7页
在不同群体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下简称“艾滋病”)的防控需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这为制订和实施防控策略带来了极大挑战。动态评估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和疾病进展轨迹至关重要。潜分类增长模型是将纵向数据拟合为不同发展轨迹的N个亚... 在不同群体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下简称“艾滋病”)的防控需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这为制订和实施防控策略带来了极大挑战。动态评估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和疾病进展轨迹至关重要。潜分类增长模型是将纵向数据拟合为不同发展轨迹的N个亚组,以识别和分析不同亚组的发展轨迹,从而为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新视角。潜分类增长模型在艾滋病防控领域的应用中显现出显著优势,尤其在深入理解和分析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风险行为、心理研究、检测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等方面,总结其优势和局限可为艾滋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增长模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防控制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分类模型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一个离散选择实验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欣 Michael Burton 张安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36,共10页
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标准是建立和提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本文对当前我国运用选择实验法对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多假设受访者同质性偏好的现状,运用潜在分类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研究武汉市不同类别特征的市民对农田生态... 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标准是建立和提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本文对当前我国运用选择实验法对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多假设受访者同质性偏好的现状,运用潜在分类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研究武汉市不同类别特征的市民对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保有意愿情况,并进一步运用Gold Latent软件测算基于市民支付意愿的武汉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发现:193.5%的武汉市受访市民愿意为保有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一定额度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支付,但仍有部分比例的受访者对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全面认知还不够(如空气质量)。2武汉市不同受访市民对农田生态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93%的受访市民属于正常偏好型。另有7%的受访市民属于空气质量偏好型。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对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意识程度和是否愿意进行一定额度的农田生态补偿支付三个变量是影响其类别归属的决定性因素。3正常偏好型和空气质量偏好型市民对于农田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分别为6 888.74元/hm^2和518.50元/hm^2,计算得到基于武汉市市民平均支付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为7 407.24元/hm^2。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武汉市农田保护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合理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还可以为农田生态补偿筹集到除了中央政府财政转移之外的来自于农田生态服务受益者的资金支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选择实验模型 分类模型 异质性偏好 农田生态补偿标准 武汉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分类模型在无金标准诊断试验中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炳为 郑水龙 +1 位作者 刘沛 陈启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2,16,共3页
目的探讨无金标准诊断试验下灵敏度与特异度的估计方法。方法以三个诊断试验为例,利用潜在分类模型估计无金标准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并将潜在分类模型估计的结果与Bayesian方法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个诊断试... 目的探讨无金标准诊断试验下灵敏度与特异度的估计方法。方法以三个诊断试验为例,利用潜在分类模型估计无金标准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并将潜在分类模型估计的结果与Bayesian方法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个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的95%可信区间均存在一定的重叠,表明两种方法估计结果较为相似。结论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在无金标准时是无法直接计算的,可利用潜在分类模型与Bayesian方法估算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模型 无金标准 诊断试验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潜在分类泊松回归模型及EM算法研究网络购物使用次数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芯 吕晓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上购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吸引了很多购物者,但是也有一些人质疑网上购物安全性、不可触摸性等问题。什么因素影响人们对网络购物的选择?人们由于对网络购物的态度取...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上购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吸引了很多购物者,但是也有一些人质疑网上购物安全性、不可触摸性等问题。什么因素影响人们对网络购物的选择?人们由于对网络购物的态度取向不同可分为多少潜在的类别?文章应用潜在分类泊松回归模型及EM算法分析大学生网上购物的陈述偏好数据,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得到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购物 影响因素 分类泊松回归模型EM算法陈述偏好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心理潜变量的专车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军 陈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2-327,共6页
提出了考虑心理潜变量的选择模型来分析出行者的专车选择行为。首先构建了多指标多原因模型以描述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与潜在态度变量的关系;继而结合二项Logit模型分析出行方式属性、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及潜在态度对出行者专车选择的影... 提出了考虑心理潜变量的选择模型来分析出行者的专车选择行为。首先构建了多指标多原因模型以描述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与潜在态度变量的关系;继而结合二项Logit模型分析出行方式属性、个体社会经济学属性及潜在态度对出行者专车选择的影响;并利用潜分类模型对出行者进行分类分析。以广州市为例,发现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对态度变量的构成影响较大,安全意识、服务质量及舒适性、忠诚度也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潜分类发现出行者可分为费用敏感型、舒适享受型和中立型3个典型群体,比例分别为61.6%、21.8%、16.6%,显示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选择行为 心理变量 多指标多原因模型 潜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老年流动人口群体细分及特征识别研究
6
作者 陈娟 徐远远 王雨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流动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和特征识别,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社会保障,协助其更好地适应城镇环境。结合2018年全国流...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老年流动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和特征识别,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社会保障,协助其更好地适应城镇环境。结合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CA模型对老年流动人口进行群体细分与特征识别,并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找寻影响不同类型老年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为更好满足其流动需求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可将城镇化背景下的老年流动人口细分为3类:(1)“代际交换型”,多以农村高龄、健康状态不佳且家庭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为主要特征,属于3类流动老年人口中最弱势群体,基于代际之间的互惠互利而发生的流动迁移。(2)“经济驱动型”,多以农村低龄、健康、家庭子女较多为主要特征,属于3类流动老年人口中就业创业意愿最强群体,绝大部分基于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原因而流动。(3)“情感依赖型”,多以城镇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普遍较高为特征,属于3类流动老年人口中追求情感富足意愿最强的群体,基于养老考虑随子女一起流动。提出应从保障经济驱动型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参与、加强代际交换型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完善情感依赖型老年流动人口的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升其社会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老年流动人口 群体细分 潜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模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甘媛源 余嘉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认知诊断模型分为潜在特质模型和潜在分类模型两类。在潜在特质模型中,线性逻辑斯谛克特质模型是潜在特质模型的基础,它的提出首次实现了测量与认知的结合;多成分潜在特质模型通过考察被试作答结果的组合方式,更好地从认知加工过程的角... 认知诊断模型分为潜在特质模型和潜在分类模型两类。在潜在特质模型中,线性逻辑斯谛克特质模型是潜在特质模型的基础,它的提出首次实现了测量与认知的结合;多成分潜在特质模型通过考察被试作答结果的组合方式,更好地从认知加工过程的角度多维度分析被试间认知能力的差异;拓广多成分潜在特质模型则综合了前两种模型的优点并加以拓展。而对于潜在分类模型,规则空间模型作为潜在分类模型的基础用于对被试进行分类诊断;融合模型从更细致的层面对被试进行诊断测量;DINA模型仅含"失误"和"猜测"两个参数,实现了模型简化;NIDA模型从属性层面定义参数,能很好地应用于现实测量情景;贝叶斯网络(BN)以图形化的形式表现变量间的联合概率分布,体现了其从庞大的复杂数据中诊断被试认知错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模型 在特质模型 分类模型 项目反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及公众偏好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柔 毛碧琦 +1 位作者 唐玉荣 赵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3-85,共13页
纳入公众偏好的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是科学制定荒漠化治理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新疆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公众对荒漠化治理的支付意愿和偏好异质性,并结合潜在分类模型分析受访者偏好异质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 纳入公众偏好的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是科学制定荒漠化治理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新疆荒漠化治理价值评估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研究公众对荒漠化治理的支付意愿和偏好异质性,并结合潜在分类模型分析受访者偏好异质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新疆公众对于荒漠化治理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受访者可分为偏好正常型、环境友好型、价格敏感型3个潜在类别。其中,偏好正常型的受访者占比最大(68.17%),显著高于环境友好型(19.86%)和价格敏感型(11.97%);偏好正常型、环境友好型受访者对荒漠化治理属性的支付意愿大于价格敏感型受访者。分析潜在类别可知,公众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环境感知对其偏好具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关注程度、治理意识和较低的年龄会促使受访者更加偏好于荒漠化环境属性的治理;收入水平、关注程度、治理意识较低的受访者,更不愿意支付较高的治理费用,在进行选择时更关注治理价格属性。研究有助于为完善当前和未来的荒漠化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增强政策或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价值评估 选择实验 偏好异质性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信任对基本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基于CGSS(2015)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红敏 潘炜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7,共8页
民众凭借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建立“政府信任”,随后在“政府信任”的基础上自发的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于上述观点,使用CGSS(2015)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发现“政府信任”对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此外,利用虚拟变量构造... 民众凭借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建立“政府信任”,随后在“政府信任”的基础上自发的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于上述观点,使用CGSS(2015)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发现“政府信任”对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此外,利用虚拟变量构造变截距、变斜率模型,发现收入对基本养老保险具有非线性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因变量存在“正U型”影响。使用“潜分类模型(LCM)”分子样本回归做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显著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基本养老保险 PROBIT模型 潜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实验的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及偏好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毛碧琦 敖长林 +2 位作者 焦扬 高琴 刘玉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7-1308,共12页
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选取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等4项湿地... 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以三江平原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实验法,选取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自然景观等4项湿地属性,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RPL)对其进行货币化评价,并结合潜在分类模型(LCM)证实并解释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偏好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依次为水源涵养>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对于维持当前各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4.61亿元/a,改善价值为98.58亿元/a。此外,研究发现受访者可分为资源偏好型、景观偏好型和价格敏感型等3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型的群体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存在不同偏好;女性和更高学历的受访者更偏好于资源保护,高收入和到景区旅游次数多的受访者更偏好于景观保护,而教育和收入水平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湿地管理方案。研究有助于湿地可持续管理政策的优化设计,为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偏好异质性 选择实验法 随机参数Logit模型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