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方图匹配的东北漫川漫岗区粗分辨率坡度转换研究
1
作者 赵婷 毋冰龙 +1 位作者 郑粉莉 赵录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8,共10页
[目的]为了克服目前可免费下载的30 m分辨率DEM在提取东北漫川漫岗地貌区耕地坡度时存在的坡度变缓问题,获取精确坡度数据,为东北漫川漫岗地貌类型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方法]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生成5 cm分辨率DEM并对... [目的]为了克服目前可免费下载的30 m分辨率DEM在提取东北漫川漫岗地貌区耕地坡度时存在的坡度变缓问题,获取精确坡度数据,为东北漫川漫岗地貌类型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重要数据支持。[方法]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生成5 cm分辨率DEM并对其重采样获得1,5和12.5 m分辨率的DEM,结合免费下载的30 m分辨率DEM,确定研究区DEM提取坡度的最佳分辨率;基于直方图匹配算法,分坡度段拟合了30 m与最佳分辨率DEM之间的坡度转换模型。[结果]①5组DEM分辨率提取的坡度信息表明,1和5 m与5 cm分辨率DEM提取的坡度分布频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且5 m分辨率DEM与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辨率相对应。据此确定5 m分辨率为构建坡度转换模型的最佳分辨率。②基于直方图匹配算法分坡度段构建了30与5 m分辨率DEM提取坡度的一元一次线性模型和一元二次非线性模型;且当地面坡度小于7°时宜选取线性坡度转换模型,而当地面坡度大于7°时宜选取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③经线性和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优化后,30 m坡度分布频率与5 m分辨率的坡度分布频率基本相似,且协方差、相关系数均大幅度提高。这说明30 m分辨率DEM提取的坡度信息经模型转换后能够真实反映地面起伏特征,且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优化效果更佳。[结论]5 m分辨率为研究区DEM提取坡度的最佳分辨率。构建的低—高分辨率的坡度转换模型中,非线性坡度转换模型较线性坡度转换模型的优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漫岗区 不同分辨率DEM 直方图匹配法 坡度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漫岗区侵蚀沟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范昊明 王铁良 +3 位作者 蔡强国 郭成久 武敏 周丽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387,共4页
东北黑土漫岗区侵蚀沟发育广泛,侵蚀沟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该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东北黑土漫岗区侵蚀沟的发展阶段、形态特征、侵蚀沟底冲淤状况、侵蚀沟边坡扩展方式等,将该区侵蚀沟分为顺犁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槽沟5种类... 东北黑土漫岗区侵蚀沟发育广泛,侵蚀沟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该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东北黑土漫岗区侵蚀沟的发展阶段、形态特征、侵蚀沟底冲淤状况、侵蚀沟边坡扩展方式等,将该区侵蚀沟分为顺犁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槽沟5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侵蚀沟由顺犁沟发展至槽沟的发展过程、发展条件,以及面蚀与沟蚀的发展转化关系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阐述了侵蚀沟在东北黑土漫岗区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 分类 发展 东北黑土漫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漫川漫岗区侵蚀沟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顾广贺 王岩松 +3 位作者 钟云飞 刘建祥 范昊明 刘立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1,57,共6页
东北漫川漫岗区位于黑土区核心位置,侵蚀沟发育严重。利用3S获取侵蚀沟数量、长度等数据,计算降雨侵蚀力、坡度、坡长,分析侵蚀沟发育特征及三因素对侵蚀沟发育影响。结果表明:东北漫川漫岗区75.11%的发展沟处于发育初、中期,潜在发育... 东北漫川漫岗区位于黑土区核心位置,侵蚀沟发育严重。利用3S获取侵蚀沟数量、长度等数据,计算降雨侵蚀力、坡度、坡长,分析侵蚀沟发育特征及三因素对侵蚀沟发育影响。结果表明:东北漫川漫岗区75.11%的发展沟处于发育初、中期,潜在发育危险性较大,沟蚀剧烈程度地域性差异显著,研究区南、北部沟壑密度分别为0.3,0.06km/km2;地形、冻融历时、温差等差异造成降雨侵蚀力对北部侵蚀沟发育影响显著,南部相对较弱;研究区坡度与坡长呈正相关关系,北部坡缓造成坡度与沟壑密度呈线性增加关系,南部坡陡造成坡度与沟壑密度呈线性减小关系,北部、南部地形因子与沟壑密度分别呈线性增加、减小关系,随着坡长的增加,沟壑密度先增加后减小,临界坡长为9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漫岗区 侵蚀沟 影响因素 发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典型丘陵漫岗区沟谷侵蚀动态及空间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晓燕 王宗明 +1 位作者 张树文 闫业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6,共6页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分析1954年和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探讨研究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变化,并以侵蚀沟密度变化值为依据进行不同分区侵蚀因素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过去46年间,克山县东南部侵蚀沟密度趋于减少,西北部侵蚀沟密度增大...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分析1954年和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探讨研究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变化,并以侵蚀沟密度变化值为依据进行不同分区侵蚀因素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过去46年间,克山县东南部侵蚀沟密度趋于减少,西北部侵蚀沟密度增大。1954~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值在侵蚀减弱区与高程和坡度呈负相关,在侵蚀增强区呈正相关。随着坡长增加,侵蚀沟密度变化量呈增加趋势。侵蚀沟变化与坡长相关性最大,R2达0.974 3,其次为高程,R2为0.689 3,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小,R2为0.343 7。结果表明,高程和坡度不是东北丘陵漫岗地区土壤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坡长是该区侵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密切相关,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与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加速侵蚀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漫岗区 沟谷密度 土壤侵蚀动态 遥感和GIS技术 黑龙江省克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漫岗区村落的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洪鹄 刘宪春 赵晓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对黑龙江省绥化市的6个村落、九三垦区鹤山农场的8个村落和嫩江县双山镇的蔡窑村进行实地考察,依据鹤山农场1980—1995年气温、日照时数、风速、降水量和≥5级风日数的气象资料,同时考虑到地形、土壤等因素,分析了东北漫岗区村落分布的... 对黑龙江省绥化市的6个村落、九三垦区鹤山农场的8个村落和嫩江县双山镇的蔡窑村进行实地考察,依据鹤山农场1980—1995年气温、日照时数、风速、降水量和≥5级风日数的气象资料,同时考虑到地形、土壤等因素,分析了东北漫岗区村落分布的特征,即:日照和太阳辐射影响了村落分布的坡向,就不同坡向而言,村落分布数量大小顺序为:东南坡、西南坡、东北坡、西北坡;风影响室温,并可能对房屋造成破坏,故大部分村落分布在坡中部以下;降水量和土壤特性决定了村落的分布下限;地理环境因素和人的选择性、能动性共同决定了东北漫岗区村落呈狭长形沿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漫岗区 村落分布 地理环境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晓鸿 隋媛媛 +2 位作者 张瑜 王永丰 刘明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5,47,共5页
采用室内分析与野外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PIC(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研究了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抗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 采用室内分析与野外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PIC(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研究了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抗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0—5cm土层<20—25cm土层<40—45cm土层,坡下部<坡上部,7°<10°。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中值粒径无明显变化规律。(2)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它与土壤容重和有机质相关性较好。容重越小,有机质含量越高,崩解速率越小。(3)土壤崩解速率随坡度和坡位变化规律一般表现为:坡上部>坡下部,7°<10°。(4)该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K值处于0.20~0.40之间,土壤抗蚀性能较弱,应加强土壤抗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失方面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漫岗区 坡耕地 崩解速率 抗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漫川漫岗区南部水土流失监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巴丽敏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6期42-43,共2页
在东北漫川漫岗区南部由北向南选取榆树市、公主岭市、昌图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LSE模型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土壤侵蚀强度,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耕地水土流失情况,得出如下结论:东北漫川漫岗区南部以耕地(尤其是旱地)为主,且耕地坡... 在东北漫川漫岗区南部由北向南选取榆树市、公主岭市、昌图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LSE模型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土壤侵蚀强度,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耕地水土流失情况,得出如下结论:东北漫川漫岗区南部以耕地(尤其是旱地)为主,且耕地坡度缓,有98.37%的耕地坡度<6°,土壤侵蚀以轻度为主,但超过97%的土壤侵蚀发生在耕地。不同坡度耕地中,≤2°坡耕地中约22.37%发生水土流失,而坡度>2°耕地中超过90%的面积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坡度>2°耕地,尤其是2°~6°坡耕地,是东北漫川漫岗区南部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 水土保持监测 东北漫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地形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靖亭亭 胡海棠 +4 位作者 邱春霞 李存军 周静平 张巧玲 白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5,共8页
土壤水分存在强空间变异特征,在多重尺度上受地形、土壤、土地利用、植被等因素综合影响,是农业生产和耕作的关键要素。为了揭示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分析地形因子对其影响,以赵光农场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 土壤水分存在强空间变异特征,在多重尺度上受地形、土壤、土地利用、植被等因素综合影响,是农业生产和耕作的关键要素。为了揭示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分析地形因子对其影响,以赵光农场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l-1数据反演的土壤水分和DEM数据,采用半方差函数、集成推进树算法(ABT)等方法分析了春耕期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及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坡位、高程、地形湿度指数)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相对影响,并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在不同坡位、坡度和坡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2018年4月24日处于春耕时期黑土漫岗区的土壤质量含水量分布在25%~37%;地块内部变异系数为5.81%,相邻地块间变异系数为4.16%;针对整个农场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有效变程为3000 m,地块尺度上有效变程为300 m。土壤水分分布与地形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坡度、坡向、高程、坡位呈显著负相关;坡位、坡度、坡向是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主控因子,其累计相对解释率超过了70%,其中坡位占36.28%。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机制,对黑土漫岗区土壤水分管理、春耕春播期农机科学调度、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东北黑土漫岗区 地形因素 坡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漫川漫岗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玉 王晓伟 +3 位作者 谷佳桐 赵海根 孙琛 游松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8,共5页
为探讨东北漫川漫岗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基于东北漫川漫岗区1981~2015年79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建立极端降水指标体系,采用气候倾向率法、变差系数C_(V)、M-K突变检验法、R/S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综合分析了东北漫川漫岗区极端... 为探讨东北漫川漫岗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基于东北漫川漫岗区1981~2015年79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建立极端降水指标体系,采用气候倾向率法、变差系数C_(V)、M-K突变检验法、R/S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综合分析了东北漫川漫岗区极端降水强度、频率、持续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5年东北漫川漫岗区降水极端性整体呈减弱趋势,R×1day、R×5day、R12D、R50D、CRED分别以-0.5mm/10a、-2.1 mm/10a、-0.2 d/10a、0.02 d/10a、0.03 d/10a的速率减小;强度指数的年代变化呈“升-降-升”状态,频率指数与持续性指数的年代变化皆呈“降-升”状态,2010年代较2000年代上升12.5%~15.0%;频率指数R50D的C_(V)值为0.45,波动剧烈,其他指数的C_(V)值小于0.2,波动幅度较小;R50D与CRED分别在1988、1990年发生突变,在突变点前呈增加趋势,突变点后呈减弱趋势;极端降水指数未来变化趋势与历史变化趋势相反,降水极端性加剧;极端降水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与1980年代相比,1990年代大部地区极端性有所增加,2000年代极端性减弱,2010年代东北漫川漫岗区南部极端降水强度减轻、频率降低、持续性减弱,北部高海拔地区极端降水强度增强,频率增加,极端降水发生风险较大。该研究可为制定东北漫川漫岗区应对极端降水侵蚀风险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MANN-KENDALL检验 R/S分析 东北漫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平原漫岗区侵蚀沟治理新措施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37,共2页
黑龙江省平原漫岗区地平沟深,沟道既宽又深长,汇流速度快,洪水来去迅猛,季节性洪水侵蚀严重,现处于中年发展时期,20世纪60~90年代沟道每年以300~500m的速度延伸,沟床每年以0 2~0 3m的速度下切。实践中探索出的削坡筑堤造林法、沟内... 黑龙江省平原漫岗区地平沟深,沟道既宽又深长,汇流速度快,洪水来去迅猛,季节性洪水侵蚀严重,现处于中年发展时期,20世纪60~90年代沟道每年以300~500m的速度延伸,沟床每年以0 2~0 3m的速度下切。实践中探索出的削坡筑堤造林法、沟内栽植植物谷坊、修建拦沟式闸堤治沟新措施,均收到了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漫岗区 侵蚀沟道 综合治理措施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县丘陵漫岗区落叶松杨树丰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念祥 毕广有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7期120-120,122,共2页
本文从立地条件特征、治理技术思路、技术要点和配套措施以及模式成效四方面叙述了巴彦县丘陵漫岗区落叶松、杨树丰产栽培模式,以期为条件相似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实体。
关键词 巴彦县 丘陵漫岗区 落叶松 杨树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棱县丘陵漫岗区杨树栽培模式
12
作者 杜晓玲 王韡烨 王红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期38-38,共1页
1自然地理概况绥棱县位于东经126°59′~128°02′59″,北纬47°00′33″~48°05′51″,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端西麓。东靠伊春市,西邻北安、海伦市,北与逊克县接壤,南与北林区、庆安县相邻。就地貌而言,属... 1自然地理概况绥棱县位于东经126°59′~128°02′59″,北纬47°00′33″~48°05′51″,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端西麓。东靠伊春市,西邻北安、海伦市,北与逊克县接壤,南与北林区、庆安县相邻。就地貌而言,属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地区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抬升。海拔169.9~711.9m。地势东高西低,南平北高,丘陵起伏,漫川漫岗,河流有诺敏河、克音河、泥尔基根河三条主要河流,支流52条。地貌特征为“六山一水三分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漫岗区 绥棱县 栽培模式 杨树 自然地理概况 小兴安岭地区 地貌特征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县丘陵漫岗区退耕还林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国庆 张宏伟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4期138-139,共2页
文章分析了宾县的立地条件及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分区施治、退耕还林技术思路、造林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
关键词 宾县 丘陵漫岗区 退耕还林 营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县丘陵漫岗区落叶松杨树栽培模式
14
作者 徐凤军 胡玉梅 +1 位作者 宋成军 李树森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4期110-110,共1页
从立地条件特征、治理技术思路、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模式成效以及适宜推广区域5个方面叙述了宾县丘陵漫岗区落叶松、杨树栽培模式,为丘陵漫岗区栽培落叶松和杨树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实体。
关键词 丘陵漫岗区 落叶松 杨树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黑土丘陵漫岗区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勤 刘新宇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通过对水土保持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进行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水土保持林具有较强的气温调节作用和减少水分蒸发作用 ;水土保持林内在生长季节各月平均湿度大于林外 ,并具有很强的截留降雨作用 ,平均截持率达 2 2 % ;并且改善了土壤... 通过对水土保持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进行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水土保持林具有较强的气温调节作用和减少水分蒸发作用 ;水土保持林内在生长季节各月平均湿度大于林外 ,并具有很强的截留降雨作用 ,平均截持率达 2 2 % ;并且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黑土丘陵漫岗区 水土保持林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漫川漫岗和山地丘陵黑土区侵蚀沟形态特征遥感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镇 秦伟 +4 位作者 齐志国 尚国琲 马庆涛 郭乾坤 殷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3-140,共8页
侵蚀沟形态特征反映其侵蚀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探究侵蚀沟形态参数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对深入理解侵蚀沟的侵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择漫川漫岗和山地丘陵2个典型黑土地貌类型区,基于高分遥感影像(QuickBird(0.61m)、GeoEye-1(0.5m)... 侵蚀沟形态特征反映其侵蚀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探究侵蚀沟形态参数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对深入理解侵蚀沟的侵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择漫川漫岗和山地丘陵2个典型黑土地貌类型区,基于高分遥感影像(QuickBird(0.61m)、GeoEye-1(0.5m)及Worldview 2(0.5m))和地形数据(ASTGTM2(30m分辨率)),采用目视解译法提取计算侵蚀沟沟长、沟宽、周长和面积等形态参数值,分析侵蚀沟形态特征;探究地形因子影响下侵蚀沟形态参数的分异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2个典型区的各形态参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漫川漫岗区侵蚀沟各形态参数均大于山地丘陵区;2)侵蚀沟形态呈现“细长状”,和漫川漫岗区相比,山地丘陵区侵蚀沟更细长,沟缘位置更复杂;3)侵蚀沟形态参数随坡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3°~6°范围内参数值达到最大,坡度越小侵蚀沟沟缘位置越复杂;坡向上,漫川漫岗区和山地丘陵区的侵蚀沟的形态参数值在SE或SW上值最大,说明阳坡或半阳坡侵蚀沟发育强烈。该研究结果对于侵蚀沟易发区确定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侵蚀 形态特征 侵蚀沟 地形因子 漫岗区 山地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水土流失评价的高分辨率DEM建立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伟玲 杨勤科 +1 位作者 汪翠英 李文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6-252,共7页
选择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北黑土漫岗区和南方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区,利用AUNDEM软件和1∶1万数字地形图,对两地区高分辨率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所建DEM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ANUDEM和1∶1万地形图... 选择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的东北黑土漫岗区和南方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区,利用AUNDEM软件和1∶1万数字地形图,对两地区高分辨率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所建DEM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ANUDEM和1∶1万地形图插值建立的两个样区DEM三个主要参数分别为:东北黑土漫岗区分辨率1 m,迭代次数40,第二糙度系数0.5;南方红壤丘陵区分辨率5 m,迭代次数40,第二糙度系数0.6。通过与基础数据比较、DEM对地形的表现能力及水系网络分析三个方面对DEM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建DEM能正确表现地形的形态及其与水系网络的关系,其派生等高线与原等高线符合度高。利用ANUDEM和数字地形图,可建立两类型区水文地貌关系正确的DEM,为水文和土壤侵蚀模拟分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ANUDEM 分辨率 东北黑土漫岗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