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戏曲演剧形态与20世纪中西方戏剧转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维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125,共5页
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演剧形态进入了20世纪中西戏剧的建构视野。只有从西方戏剧转型的建构策略的角度 ,才能理解中国戏曲在西方被误读的命运 ,也只有从中国戏剧自身转型的建构策略的角度 ,才能理解中国戏曲“写意说”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演剧形态
文艺转型
写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战街头剧演剧形态与文化特质剖析——对1938年成都《儿童世界》街头公演的再解读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5,共11页
抗战时期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戏剧黄金时段,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戏剧文本和剧场戏剧。笔者认为,其时大盛的街头剧是抗战演剧的主要形态,其繁盛原因与政府因抗战而制定的戏剧政策、演剧体制及剧作家心态转变密不可分,并且因此形成了诸多有别...
抗战时期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戏剧黄金时段,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戏剧文本和剧场戏剧。笔者认为,其时大盛的街头剧是抗战演剧的主要形态,其繁盛原因与政府因抗战而制定的戏剧政策、演剧体制及剧作家心态转变密不可分,并且因此形成了诸多有别于战前戏剧的新演剧特征,其演出和观看也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重要的集体记忆,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未得到充分剖析。本文以1938年成都《儿童世界》一剧公演为典型案例,运用大量一手资料重新解读抗战街头剧的演剧形态与深层文化特质,以进一步理解抗战戏剧的艺术形态变化及战争与中国现代戏剧改变的深层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街头剧《儿童世界》
演剧形态
文化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想戏剧之梦——“国剧运动”再评价及其他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雪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91-293,共3页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世纪20年代中期,新兴话剧在创作和演剧形态上都是不成熟的,它的观众只限定在都市知识阶层的狭小范围。旧剧虽然遭到了“五四”新青年派的激烈批判,但无论在都市还是在广大的乡村,它依然拥有大量的观众。在...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世纪20年代中期,新兴话剧在创作和演剧形态上都是不成熟的,它的观众只限定在都市知识阶层的狭小范围。旧剧虽然遭到了“五四”新青年派的激烈批判,但无论在都市还是在广大的乡村,它依然拥有大量的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余上沅、赵太侔、徐志摩、闻一多、熊佛西等一批留学欧美的青年学者相约发起了“国剧运动”,试图为中国戏剧找到一条顺利发展的民族化道路,实现他们的理想戏剧之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国剧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理想
19世纪20年代
评价
演剧形态
知识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戏曲的分期与延续问题
4
作者
孟繁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9-83,共5页
关于中国近代戏曲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其价值要远远超出问题本身的范围。这不仅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科学界定具有学术价值,还因为这种研究所涉及到的对于近代戏曲的文化属性的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现存戏曲舞台状况的看法,以及对戏曲艺术走...
关于中国近代戏曲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其价值要远远超出问题本身的范围。这不仅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科学界定具有学术价值,还因为这种研究所涉及到的对于近代戏曲的文化属性的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现存戏曲舞台状况的看法,以及对戏曲艺术走向的估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戏曲史
戏曲艺术
学术价值
戏曲舞台
文化属性
科学界定
研究所
演剧形态
现代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戏曲演剧形态与20世纪中西方戏剧转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维昭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125,共5页
文摘
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演剧形态进入了20世纪中西戏剧的建构视野。只有从西方戏剧转型的建构策略的角度 ,才能理解中国戏曲在西方被误读的命运 ,也只有从中国戏剧自身转型的建构策略的角度 ,才能理解中国戏曲“写意说”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演剧形态
文艺转型
写意说
分类号
I207.3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战街头剧演剧形态与文化特质剖析——对1938年成都《儿童世界》街头公演的再解读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芳芳
机构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5,共11页
文摘
抗战时期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戏剧黄金时段,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戏剧文本和剧场戏剧。笔者认为,其时大盛的街头剧是抗战演剧的主要形态,其繁盛原因与政府因抗战而制定的戏剧政策、演剧体制及剧作家心态转变密不可分,并且因此形成了诸多有别于战前戏剧的新演剧特征,其演出和观看也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重要的集体记忆,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未得到充分剖析。本文以1938年成都《儿童世界》一剧公演为典型案例,运用大量一手资料重新解读抗战街头剧的演剧形态与深层文化特质,以进一步理解抗战戏剧的艺术形态变化及战争与中国现代戏剧改变的深层关联。
关键词
抗战街头剧《儿童世界》
演剧形态
文化特质
Keywords
the popular street - side opera during the Anti - Japanese War, World of Children
format
cultural traits
分类号
I238.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想戏剧之梦——“国剧运动”再评价及其他
被引量:
1
3
作者
高雪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91-293,共3页
文摘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世纪20年代中期,新兴话剧在创作和演剧形态上都是不成熟的,它的观众只限定在都市知识阶层的狭小范围。旧剧虽然遭到了“五四”新青年派的激烈批判,但无论在都市还是在广大的乡村,它依然拥有大量的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余上沅、赵太侔、徐志摩、闻一多、熊佛西等一批留学欧美的青年学者相约发起了“国剧运动”,试图为中国戏剧找到一条顺利发展的民族化道路,实现他们的理想戏剧之梦。
关键词
中国戏剧
国剧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理想
19世纪20年代
评价
演剧形态
知识阶层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近代戏曲的分期与延续问题
4
作者
孟繁树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9-83,共5页
文摘
关于中国近代戏曲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其价值要远远超出问题本身的范围。这不仅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科学界定具有学术价值,还因为这种研究所涉及到的对于近代戏曲的文化属性的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现存戏曲舞台状况的看法,以及对戏曲艺术走向的估价。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戏曲史
戏曲艺术
学术价值
戏曲舞台
文化属性
科学界定
研究所
演剧形态
现代戏曲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戏曲演剧形态与20世纪中西方戏剧转型
陈维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战街头剧演剧形态与文化特质剖析——对1938年成都《儿童世界》街头公演的再解读
丁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理想戏剧之梦——“国剧运动”再评价及其他
高雪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中国近代戏曲的分期与延续问题
孟繁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