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曲艺家协会拟赴农村服务演出
- 1
-
-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9期24-24,共1页
-
文摘
中国曲艺家协会是集全国两千多名老中青年曲艺家的群众组织。为了落实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丰富广大农村群众业余生活,中国曲艺家协会与本刊联合拟组织赴农村服务演出小分队,深入广大农村、基层乡镇企业体验生活。
-
关键词
中国曲艺
农村服务
演出形式
文艺方针
乡镇企业
群众组织
协会
业余生活
体验生活
江泽民同志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谈《缀白裘》的“副末开场”﹄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周巩平
-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1-97,共7页
-
文摘
《缀白裘》每集开头都有一段“副末开场”。通过考察、分析,可知它是清代前、中期折子戏演出之前的一种专一讨好观众的商业性致词表演。这种致词表演源于南戏开场的应酬性致语、明传奇开场“不切本题”的“套语”,以后又逐渐被“跳加官”和“跳财神”等开场节目所取代,以至最终消歇。
-
关键词
戏曲
《缀白裘》
演出形式
-
分类号
J821.3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影视歌剧《白毛女》作品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贾宏宇
-
机构
白城师范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37,共1页
-
文摘
《白毛女》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而改编的一部歌剧。通过对《白毛女》的创作背景以及对作品人物形象、创作风格的阐释,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白毛女》创作的题材、经历,更深刻地认识了封建制度下的旧社会农民受到怎样非人的待遇,教育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
关键词
演出形式
歌剧
京剧
舞剧
-
分类号
J82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元杂剧与诸杂伎艺的合离关系
- 4
-
-
作者
张本一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
文摘
元杂剧是在金季元初以金院本杂剧为母体,综合吸收诸杂伎艺而成的一种新的舞台艺术形式,当其成熟的艺术形态确立之后,包括院本在内的诸杂伎艺仍在传播流行,与其保持着独立、分离的并存状态,也就是说元杂剧与诸杂伎艺存在着共时的合离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决定着元杂剧的演述方式,亦对杂剧艺人的艺术修养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元杂剧
通俗伎艺
演出形式
艺术修养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铙鼓杂戏”与我国戏曲史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张发颖
-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4期137-142,共6页
-
文摘
近年来,陕西、山西、河北,陆续发现传统的“赛社”之戏,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的同志们将其传统剧本十几种整理出版,名为“饶鼓杂戏”(或曰“锣鼓杂戏”),这就为我们将其与元杂剧、明传奇及各地方剧种进行比较、分析,创造了条件。虽然,这些剧本本身没有标叨产生年代,但就其特点并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探讨,以引起同道们进行研究的兴趣。一赛社之戏“赛社”是我国自古相传诸多祀典中极为普及之一种,人多知之,不再赘述。至于以什么方式祭赛,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形式。奏社之时演戏,那就是在戏剧产生之后,用来祭赛的内容之一了。“铙鼓杂戏”,据说起于唐德宗贞元二年马燧于猗氏县(现临猗县)建龙岩寺,当地人认为自有龙岩寺便有“铙鼓杂戏”,而且说龙岩寺的开光戏,就是由“铙鼓杂戏”演唱的。但实地考察。
-
关键词
杂戏
元杂剧
赛社
目连救母
戏曲史
变文
演出形式
山西省
河北
剧目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木管室内乐演奏的综合艺术特征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陈光曦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37,共2页
-
文摘
室内乐重奏是众多古典音乐形式中最具贵族气质和高雅格调的艺术品种。在西方音乐史上,它的演出形式有很多种,弦乐类乐器重奏、管乐类乐器重奏、以及管弦乐混合的乐器重奏等等,它们都是今天常见的演出形式。在这之中,由木管组乐器组成的重奏以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成为音乐爱好者颇为喜爱的室内乐表演。
-
关键词
室内乐
艺术特征
演奏
演出形式
西方音乐史
音乐爱好者
艺术品种
贵族气质
-
分类号
J621
[艺术—音乐]
-
-
题名敦煌歌舞三札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正宇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9-52,18,共5页
-
文摘
敦煌曲子敦煌曲子是唐、五代流行于敦煌一带,由诗、乐、舞构成的一种演出形式。诗是曲子所唱之词,今人称“曲子词”。敦煌遗书保存有唐、五代之作数百首之多,其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句式:长短不齐,随乐句之长短而伸缩,近乎杂言体诗,远比整齐划一的五、七言诗活泼和接近口语。句数:每首若干句,皆随曲牌所含乐句之多少而相应增减,有个基本的限定。押韵:同乐句之划分相适应.歌词之亦须与乐句合辙,故有韵脚之设。押韵处,就是乐句之结句处。平仄:乐句之中各个乐汇有时值长短与音势升降之不同,故词章各句内之语汇亦须选择平仄合谱的字以与乐音大体叶应。
-
关键词
敦煌遗书
相适应
曲子词
演出形式
基本的
七言诗
唐宋时期
舞蹈
都督府
州县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六合香火戏初探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张国基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84,共4页
-
文摘
六合香火戏初探张国基六合香火戏,系苏北香火戏的一个分支,与皖东的香火戏同属一路,与扬州一带的香火戏,在主要剧目和唱调上相同,当属近亲,六合、扬州、镇江的香火艺人,二十年代初在上海合班演出,对外称维扬大班。三十年代中期,维扬大班与扬州文戏合并。同称扬州...
-
关键词
香火戏
祭祀活动
演唱形式
杨二郎
人物形象
明末清初
演出形式
戏曲艺术
祭祀仪式
扬州戏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美国的机遇剧与其他即兴戏剧
被引量:2
- 9
-
-
作者
J.L.斯蒂安
曹路生
-
出处
《艺术百家》
1987年第1期124-127,共4页
-
文摘
本文选译自美国著名戏剧理论家、西北大学英国文学教授J·L·斯蒂安的《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一书的第二册《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和荒诞派》。该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演出结合起来进行叙述,在评述了剧本样式的同时,还介绍了表演和演出形式的与同风格。本刊这期刊登了《美国的机遇剧超其他即兴戏剧》之后。
-
关键词
戏剧理论
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
英国文学
演出形式
荒诞派
西北大学
文选
先锋派
观众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冲出陈旧,面向时代——关于振兴评弹艺术的思考
- 10
-
-
作者
杨作铭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4-115,113,共3页
-
文摘
苏州评弹是江南优秀的传统说唱艺术,有数百年历史,曾以其丰厚的艺术内涵,征服过广大听众。它有许多优美动听的唱腔,有许多内容曲折生动并能较好地反映过去社会生活的长篇故事,其语言通俗风趣、诙谐隽永,其表演具有写意性和造型美,加之演出形式轻便灵活。
-
关键词
评弹艺术
苏州评弹
说唱艺术
艺术内涵
演出形式
写意性
社会生活
唱腔
语言通俗
江南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永远的舞台
- 11
-
-
作者
邹平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4-20,共7页
-
文摘
I:我永远对文字剧本变成舞台演出感到不可思议。M:难道我们要对戏剧导演的工作思维作一番讨论?是的,对你我这样的不是直接从事戏剧工作的理论家和评论家来说,对戏剧导演究竟如何将文字剧本变成舞台演出,也许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正象戏剧观众永远对舞台上的演员抱有一种神秘的看法一样。I:不,你显然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剧作家运用的是文字语言这一艺术媒介。而导演运用的则是人与物这一演出媒介。虽然在戏剧艺术中,两类戏剧家的创造性劳动都指向舞台,但是,不同的媒介之间存在着的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消解的。
-
关键词
戏剧学
舞台艺术
剧作家
演出形式
戏剧艺术
戏剧家
舞台演出
导演
戏剧观
舞台形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从寻找集合点谈起
- 12
-
-
作者
周特生
-
出处
《艺术百家》
1987年第3期46-47,共2页
-
文摘
1986年《戏剧艺术》第一期发表了上海戏剧学院召开的一次有关“超越戏剧的思考”的座谈会记录,其中,有不少令人深思的发言,朱立元同志的讲话,便是一例。他说:“所谓危机,实际上是个观众问题,观众少而不稳定。戏剧观的变化,不仅戏剧家在变化,观众也在变化,关键是两个变化的结合点还没有找到。两者之间还没有协调,要寻求共同语言。”应该认为:这段话对当前戏剧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观众
戏剧艺术
戏剧观
共同语言
戏剧家
集合点
危机
座谈会
演出形式
学院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天乐戏院话今昔
- 13
-
-
作者
张卫东
-
机构
国家一级昆曲演员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7,49,共3页
-
文摘
旧时,京城百姓将营业性演出场所统称为茶园,这与古代的茶肆、酒楼的演出形式分不开,古称勾栏、瓦肆。无论宫廷戏台、庙宇戏台、府邸戏台、会馆戏台、饭庄戏台等在戏曲演出史上有过多么重要的地位,但是真正为观众服务的商业性茶园戏台才是戏曲演出的重要部分。京城是一个政治文化中心,这里的商业性茶园戏台在清代堪称全国之冠。
-
关键词
戏院
政治文化中心
戏曲演出
演出场所
演出形式
观众服务
商业性
戏台
-
分类号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电影的原理与发明
- 14
-
-
作者
封敏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6-36,共1页
-
文摘
当你坐在影院里欣赏着银幕上的画面情节、生动人物时,你可知道电影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电影是用摄影机以每秒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人物的活动、景物的变换等客观事物,拍摄在胶片上,成为许多有连贯性的静止画面,然后,再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投影在布幕上,使观众从银幕上看到放大了的活动影象,这就是电影。
-
关键词
布幕
运转速度
静止画面
卢米埃尔兄弟
水浇园丁
影光
演出形式
埃尔
汉武帝时代
放映技术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戏剧精品创作中的导演艺术
- 15
-
-
作者
周特生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
文摘
戏剧精品创作中的导演艺术周特生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除去专供人阅读欣赏的案头剧外,都毫无例外地要经过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最后经过观众的检验,才能完成全部过程。戏剧精品或不朽之作,也不例外。不过,导演对于精品或名著所担负创作任务的份量,也确实非比寻常。是...
-
关键词
导演艺术
精品创作
传统戏曲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戏剧
表现手法
时代精神
程式化
艺术构思
演出形式
-
分类号
J81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送戏下乡 惠民暖心
- 16
-
-
-
出处
《农家致富》
2023年第9期51-51,共1页
-
文摘
日前,江苏省文旅厅召开2023年“送戏下乡”省级直接采购配送服务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江苏将“送戏下乡”2508场,省级直接采购配送627场。省级直接配送的演出主要是“整本大戏”和“综合专场演出”两种演出形式,主要剧种包括淮剧、扬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戏、黄梅戏、木偶戏等。627场演出全部通过省政府采购网苏采云平台公开招标,是省文旅厅“送戏下乡”工作首次面向全网采购。为方便各地群众观看喜爱的(剧)节目,活动将通过“点单服务”来选出群众想看的戏。“点单服务”采用“网络点单”和“实地点单”相结合的方式,“网络点单”依托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戏曲进乡村”专栏,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勾选所喜爱的(剧)节目,根据(剧)节目票数从多到少遴选;“实地点单”由熟悉当地喜好的乡镇、街道文化站长现场“点单”,通过线上、线下点单结果综合考量,确定最终演出节目。
-
关键词
专场演出
演出形式
淮海戏
柳琴戏
综合考量
演出节目
木偶戏
黄梅戏
-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