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护理干预对降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漏服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缪小红 陈晓红 徐叶惠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7期661-662,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漏服现象。方法选择在本科再次住院后出院居家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患者再次入院前在家居住均有药物漏服现象)对其及家属进行定期、连续、循环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 目的探讨降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漏服现象。方法选择在本科再次住院后出院居家的帕金森病患者26例(患者再次入院前在家居住均有药物漏服现象)对其及家属进行定期、连续、循环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漏服药的潜在危险性。通过闹钟、手机、床边服药卡等提醒按时服药。结果通过家庭护理干预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漏服药物现象明显减少。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降低居家帕金森病患者漏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理 帕金森病 药物漏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改进降低CCU患者极小剂量口服药漏服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静 徐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降低CCU患者极小剂量小颗粒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的发生率,提高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管理质量。方法采取历史对照设计,以2017年10~12月的273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8年1~3月的273例患者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极小剂量药... 目的降低CCU患者极小剂量小颗粒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的发生率,提高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管理质量。方法采取历史对照设计,以2017年10~12月的273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8年1~3月的273例患者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极小剂量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的原因,对科内护士进行重点药物专项培训,重整口服药发放流程,制作钟点服药后的空口服药袋集装盒,安排专人在规定时间内查看集装盒,如出现漏服在30 min内补服,检查并督促管床护士按时给药。结果实验组小剂量小颗粒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对口服药核对及发放流程进行改造及制作空口服药袋集装盒,设置最后的口服药漏服拦截关口,可降低CCU重症患者小剂量小颗粒药片漏服及口服药延迟服用的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 小剂量 漏服 延迟 用药安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冠心病患者漏服药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文静 牛玉芹 赵丹 《临床医药实践》 2016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预防冠心病患者漏服药物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运用根因分析法对2014年10月—2014年12月100例冠心病患者中12例漏服硝酸异山梨酯药物事件,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订完善的工作流程、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预防冠心病患者漏服药物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运用根因分析法对2014年10月—2014年12月100例冠心病患者中12例漏服硝酸异山梨酯药物事件,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订完善的工作流程、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患者对药物的知晓率。结果:2015年1月—2015年3月随访100例出院冠心病患者,漏服硝酸异山梨酯3例,漏服率由12%降至3%。结论:应用根因分析法确定根本原因,减少了冠心病患者的漏服药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 药物漏服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漏服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边珊珊 傅奕 付小利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2期102-103,10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漏服率的作用。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选取2015年3—10月入住静安老年医院老年康复科有自备药的患者50例为改善前组,共调查1 780次。2015年11月—2016年6月入住静安老年医院老年康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漏服率的作用。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选取2015年3—10月入住静安老年医院老年康复科有自备药的患者50例为改善前组,共调查1 780次。2015年11月—2016年6月入住静安老年医院老年康复科的患者48例为改善后组,共调查1 700次。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出患者在口服自备药中产生漏服现象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有形成果,改善前组的自备口服药漏服率为5.00%,改善后组的自备口服药漏服率为1.53%,改善后组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降低了住院患者的口服自备药的漏服率,且明显低于改善前组。无形成果,提升了圈员QCC手法运用,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的漏服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优化了自备药管理流程,保证了自备药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以及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老年住院患者 自备药 漏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药流程管理对初治结核病患者口服抗结核药错服漏服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伏志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6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药流程管理对初治结核病患者口服抗结核药错服漏服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发放和服... 目的探讨口服药流程管理对初治结核病患者口服抗结核药错服漏服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发放和服用抗结核病药物,实验组患者按照口服药流程管理的方法进行抗结核病药物发放和服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口服抗结核病药的错服漏服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药物服用措施后,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口服抗结核药物的错服、漏服、擅自停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结核病患者采用口服药流程管理的方法,进行药物发放和服用,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口服抗结核病药的错服和漏服率,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流程管理 初治结核病 抗结核药 漏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口服药漏服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穆晓红 《北方药学》 2019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与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口服药漏服情况。方法:调查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的用药情况,在常规管理下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找出口服药漏服情况,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结果:改善前,86例高血压患者口服药... 目的:探讨与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口服药漏服情况。方法:调查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的用药情况,在常规管理下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找出口服药漏服情况,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结果:改善前,86例高血压患者口服药漏服率为22.09%,患者因素占8.14%、医生因素占4.65%、护士因素占5.81%、陪护者因素占3.49%,用药依从性为78.91%;改善后,高血压患者口服药漏服率为5.81%,患者因素占2.33%、医生因素占1.16%、护士因素占1.16%、陪护者因素占1.16%,用药依从性为9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加强自我用药管理能有效减少口服药漏服,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漏服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服各种降糖药如何补服
7
作者 程霖 《求医问药》 2011年第3期12-13,共2页
定时、定量、有规律地使用降糖药是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不过,糖尿病患者多为记忆力相对较差的中、老年人,而且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再加上某些降糖药需要每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容易出现漏服降糖药的情况。糖... 定时、定量、有规律地使用降糖药是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不过,糖尿病患者多为记忆力相对较差的中、老年人,而且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再加上某些降糖药需要每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容易出现漏服降糖药的情况。糖尿病患者漏服降糖药可导致其血糖水平在短时期内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或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药 漏服 血糖水平 糖尿病 长期 患者 记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服药物怎么办?
8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11期38-38,共1页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偶尔忘记按时服药的情况,那么。发现漏服药物后是应该立即补服,还是在下次服药时服用加倍量?
关键词 漏服药物 按时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服阿司匹林怎么办
9
作者 何飞 《求医问药》 2013年第4期21-21,共1页
编辑同志:我今年70岁。1年前,我因患急性脑梗死而住院治疗。出院后,医生让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我的记性较差,经常会忘记服药。请问,经常漏服阿司匹林是否对身体有害?在漏服阿司匹林后如何进行补救?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漏服 急性脑梗死 预防性治疗 住院治疗 长期 出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 被引量:53
10
作者 杨柳 程丹丹 徐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58-60,共3页
目的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临床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未规范、非有效服用率显著下... 目的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定选题方案,对临床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未规范、非有效服用率显著下降,其中服药间隔时间不符降至6.0%,未按规定剂量服用降至4.0%,均达到目标值。漏服降至2.3%,尚未达到目标值(2.0%),除服用过期药物外,其他各观察指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影响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因素较多,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规范服用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自备口 品管圈 规范 药间隔时间 漏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心脏预防康复国际新进展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被引量:6
11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972-972,共1页
2017年10月13目,中国首个大型心脏康复认知调研结果在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公布。公众调研共纳入2.8万余人,结果显示,83%公众不熟知心脏康复,7成公众出现睡眠不足、情绪不佳、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等症状,64%的用药者曾... 2017年10月13目,中国首个大型心脏康复认知调研结果在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公布。公众调研共纳入2.8万余人,结果显示,83%公众不熟知心脏康复,7成公众出现睡眠不足、情绪不佳、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等症状,64%的用药者曾漏服药物。医生调研共纳入4于余人,仅有25%的医生经常进行心脏康复的实践,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药物(81%)和PCI(58%)治疗仍是多数医生认为适合的治疗方式,对于心血管病综合二级预防的理念还待加强,特别是给予戒烟建议的仅有40%,心理治疗的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 新闻发布会 预防康复 国际 心脏康复 漏服药物 治疗方式 冠心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