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固定胸段脊柱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良乐 汤呈宣 +4 位作者 杨国敬 张力成 鲁成林 张东升 潘可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89-93,104,共6页
目的研究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对固定胸段脊柱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胸节段脊柱(T6~T10)标本14具。将这些标本分为两组,每组7具,分别用"漏斗技术"和Magerl技术作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完整和固定的... 目的研究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螺钉对固定胸段脊柱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胸节段脊柱(T6~T10)标本14具。将这些标本分为两组,每组7具,分别用"漏斗技术"和Magerl技术作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完整和固定的脊柱标本分别测量各种体位下的位移刚度、包括纵向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轴向旋转,并测量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强度。结果与完整脊柱段相比,两种技术内固定均使脊柱标本的位移刚度明显增加(P<0.05),但这两种技术间无显著差异。用"漏斗技术"固定的螺钉拔出强度明显低于Magerl法固定(P<0.05)。结论由于"漏斗技术"咬除了椎弓根后侧部分骨质,可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虽然该技术对固定脊柱的刚度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螺钉的锚固强度。因此,我们建议将其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一种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椎弓根 生物力学 漏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显宏 欧云生 +3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唐可 罗小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1例AIS,在手术矫形过程中,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采用"漏斗技术&quo... 目的:探讨应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1例AIS,在手术矫形过程中,胸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采用"漏斗技术",记录置入操作和术后并发症;对术中确信度不高的胸椎椎弓根置钉行三维C臂(3D-C-arm)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的位置,记录穿出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及距离;术后早期均行X线摄片判断置入螺钉位置。结果: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68枚,术中三维C臂断层扫描确信度不高的39枚螺钉,无1枚穿透椎弓根内、外侧壁;3枚螺钉(7.69%)穿透椎体前壁,穿透距离<3mm。所有病例术后行X线摄片,观察发现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中及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在AIS矫正术中,应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方法是实用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技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胸椎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漏斗状—覆膜集水造林试验初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迎 赵萍 +3 位作者 侯立群 赵登超 宋福振 宋承东 《山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59-61,共3页
以皂角、板栗、连翘三种林木为试材,采用漏斗状-覆膜集水技术,在鲁中山地模拟不同降水量进行径流集水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不同量降水后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覆膜和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且覆膜土壤相... 以皂角、板栗、连翘三种林木为试材,采用漏斗状-覆膜集水技术,在鲁中山地模拟不同降水量进行径流集水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不同量降水后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覆膜和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且覆膜土壤相对含水量始终高于对照,试验后43d覆膜土壤相对含水量要比对照高4.0%左右。模拟降水后第1周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较快,覆膜比对照下降速度缓慢。覆膜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增加,其中以皂角成活率最高,抗旱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状-覆膜集水技术 模拟降水 土壤相对含水量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式喷气静电纺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玮 徐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1,共5页
为克服传统静电纺丝生产效率低、纺丝过程难以控制、针头易堵塞等问题,实现高效制备高质量纳米纤维膜,在气泡静电纺的基础上,提出了漏斗式喷气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为纺丝液,通过漏斗式喷气静电纺技术成功地制备了... 为克服传统静电纺丝生产效率低、纺丝过程难以控制、针头易堵塞等问题,实现高效制备高质量纳米纤维膜,在气泡静电纺的基础上,提出了漏斗式喷气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液为纺丝液,通过漏斗式喷气静电纺技术成功地制备了高质量的PVP纳米纤维膜,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溶液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施加电压等对纤维膜形貌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纺丝溶液中PVP质量分数为32%,纺丝电压为60 kV,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1%时,获得的PVP纳米纤维膜综合性能最佳,其表面形貌良好,纤维直径较细且直径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式喷气静电纺丝技术 纳米纤维膜 聚乙烯吡咯烷酮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