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循环时间法测算钻具断落点及漏层位置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文忠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本文运用钻具断落后或井漏发生后的周循环时间测算钻具断落点及漏层位置,文中推导出了测算的公式,并提出了现场修正方法。
关键词
石油钻井
钻具事故
漏
失
层
循环时间法
测算公式
断落点
漏层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高压电磁式井下漏层位置测量仪的研制及应用
2
作者
杨明合
夏宏南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6期64-65,共2页
针对钻井行业发展的需要 ,研制出了一套高温高压漏层位置测量仪 ,该仪器具有量程大、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可用于深井、超深井钻井作业中漏层位置测定及油田分层注水流量的测定。仪器配套软件能完成测量数据自动处理。
关键词
高温高压电磁式
井下
漏层位置
测量仪
研制
应用
石油钻井
测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压钻井条件下漏层位置判别新方法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江帅
李军
+3 位作者
任美鹏
柳贡慧
张更
张锐尧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19,共5页
针对井漏发生时漏层位置判别难度大的问题,在分析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流体流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变质量流动对井筒压力波动的影响,建立了控压钻井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压力预测模型,分析并解释了漏失发生后井底压力和出口流量的变化规...
针对井漏发生时漏层位置判别难度大的问题,在分析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流体流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变质量流动对井筒压力波动的影响,建立了控压钻井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压力预测模型,分析并解释了漏失发生后井底压力和出口流量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井底发生漏失后,井底压力呈现出“一降一升”的变化规律,且升、降幅度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减小,多次变化后最终趋于稳定;出口流量变化滞后于井底压力,漏失发生初期出口流量不变,一定时间后呈现出“一降一升”的变化规律;出口流量和井底压力初次下降的时间差与漏层深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基于此定量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出口流量与井底压力下降时间差的漏层位置判别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控压钻井过程中现场漏层位置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井
漏
井底压力
出口流量
时间差
漏层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温度预测与漏层位置判断
被引量:
15
4
作者
吴雪婷
邹韵
+2 位作者
陆彦颖
赵增义
周城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9,共6页
针对发生井漏时井筒流体温度预测准确度低和漏层位置判断难度大的问题,在分析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传热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热源项和变质量流动对井筒温度的影响,建立了漏失循环条件下直井井筒温度场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
针对发生井漏时井筒流体温度预测准确度低和漏层位置判断难度大的问题,在分析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传热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热源项和变质量流动对井筒温度的影响,建立了漏失循环条件下直井井筒温度场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漏失速率和漏失层位对井筒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Chen模型相比,所建模型的温度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温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1%;漏失循环条件下,漏失速率对井底流体温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井口流体温度的影响;此外,漏失发生在上部裸眼井段时,环空流体温度梯度分布曲线上均有一个拐点,且拐点位置与漏层位置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漏失循环条件下直井井筒中的温度分布,现场可根据环空温度梯度分布曲线判断漏层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
漏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温度分布
漏层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水与超深水钻井双漏层定位方法
5
作者
冯凯
刘书杰
+4 位作者
殷志明
徐一龙
任美鹏
田得强
尹邦堂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随着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钻井过程中出现的漏失问题日益复杂,尤其在双漏层的情况下缺乏漏层的定位理论。在立压变化法确定单漏层位置的基础上,考虑钻具组合对循环压耗的影响,构建了双漏层漏失层位的计算模型,适用于井漏失返(钻...
随着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钻井过程中出现的漏失问题日益复杂,尤其在双漏层的情况下缺乏漏层的定位理论。在立压变化法确定单漏层位置的基础上,考虑钻具组合对循环压耗的影响,构建了双漏层漏失层位的计算模型,适用于井漏失返(钻井液可回流)和井漏未失返(钻井液无法回流)两种工况。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漏失量、钻井液密度、立压降低值等因素对漏层深度的影响规律,重点阐述了双漏层之间漏失流量分配系数的变化对深度差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漏失量与漏层深度呈反比,钻井液密度也与漏层深度呈反比,而立压降低值则与漏层深度呈正比。随着漏失流量分配系数增大,双漏层的深度差先减小后增大,当分配系数为0.5时深度差最小。本文所建模型能快速准确定位双漏层深度,可为深水超深水钻井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漏
层
漏层位置
计算
立压变化法
漏
层
深度变化规律
深水超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碎性地层漏失力学机理及井漏诊断与处理思路
被引量:
20
6
作者
沈海超
胡晓庆
李桂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96,共4页
漏失机理复杂且漏失反复是破碎性地层漏失处理的主要难点,搞清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失性质是其关键,但由于目前作业现场对此不够重视,导致堵漏成功率普遍较低。提出一套基于漏失力学机理分析的井漏诊断及处理技术思路,将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层...
漏失机理复杂且漏失反复是破碎性地层漏失处理的主要难点,搞清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失性质是其关键,但由于目前作业现场对此不够重视,导致堵漏成功率普遍较低。提出一套基于漏失力学机理分析的井漏诊断及处理技术思路,将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层位置分析作为堵漏作业首要环节,依据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漏层位置及井漏机理、建立作业区潜在漏层的纵向分布剖面,并基于该剖面进行钻井防漏工作,依据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失性质制定针对性技术方案。以代表性井漏处理低效案例为例,分析指出漏失性质不明、堵漏方案缺乏针对性是导致该井漏失处理低效的根本原因。此外,漏失性质分析及配套堵漏作业规范研究急需加强,堵漏作业相关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性地
层
井
漏
漏层位置
力学机理
测井
实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时间法测算钻具断落点及漏层位置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文忠
机构
四川石油局川东开发公司科研所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文摘
本文运用钻具断落后或井漏发生后的周循环时间测算钻具断落点及漏层位置,文中推导出了测算的公式,并提出了现场修正方法。
关键词
石油钻井
钻具事故
漏
失
层
循环时间法
测算公式
断落点
漏层位置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高压电磁式井下漏层位置测量仪的研制及应用
2
作者
杨明合
夏宏南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6期64-65,共2页
文摘
针对钻井行业发展的需要 ,研制出了一套高温高压漏层位置测量仪 ,该仪器具有量程大、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可用于深井、超深井钻井作业中漏层位置测定及油田分层注水流量的测定。仪器配套软件能完成测量数据自动处理。
关键词
高温高压电磁式
井下
漏层位置
测量仪
研制
应用
石油钻井
测量测定
Keywords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leakage zone,downhole instrument,flowrate measuring
分类号
TE92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压钻井条件下漏层位置判别新方法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江帅
李军
任美鹏
柳贡慧
张更
张锐尧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水油气钻采井筒压力控制基础研究”(517340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外重点油气田开发钻采关键技术”(2017ZX05032-004)。
文摘
针对井漏发生时漏层位置判别难度大的问题,在分析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流体流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变质量流动对井筒压力波动的影响,建立了控压钻井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压力预测模型,分析并解释了漏失发生后井底压力和出口流量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井底发生漏失后,井底压力呈现出“一降一升”的变化规律,且升、降幅度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减小,多次变化后最终趋于稳定;出口流量变化滞后于井底压力,漏失发生初期出口流量不变,一定时间后呈现出“一降一升”的变化规律;出口流量和井底压力初次下降的时间差与漏层深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基于此定量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出口流量与井底压力下降时间差的漏层位置判别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控压钻井过程中现场漏层位置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控压钻井
井
漏
井底压力
出口流量
时间差
漏层位置
Keywords
managed pressure drilling
lost circulation
bottom hole pressure
outlet flow rate
time difference
loss zone location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温度预测与漏层位置判断
被引量:
15
4
作者
吴雪婷
邹韵
陆彦颖
赵增义
周城汉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9,共6页
基金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项目资助
文摘
针对发生井漏时井筒流体温度预测准确度低和漏层位置判断难度大的问题,在分析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传热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热源项和变质量流动对井筒温度的影响,建立了漏失循环条件下直井井筒温度场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漏失速率和漏失层位对井筒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Chen模型相比,所建模型的温度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温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1%;漏失循环条件下,漏失速率对井底流体温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井口流体温度的影响;此外,漏失发生在上部裸眼井段时,环空流体温度梯度分布曲线上均有一个拐点,且拐点位置与漏层位置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漏失循环条件下直井井筒中的温度分布,现场可根据环空温度梯度分布曲线判断漏层位置。
关键词
井
漏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温度分布
漏层位置
Keywords
lost circulation
physical model
mathematical mode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ief zone position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水与超深水钻井双漏层定位方法
5
作者
冯凯
刘书杰
殷志明
徐一龙
任美鹏
田得强
尹邦堂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22YFC2806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平井压回法压井气液逆向非稳态多相流动机理及参数设计方法(编号:52274020)”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编号:52288101)”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项目“深水控压钻完井地层-井筒多场耦合机理与压力调控(编号:U21B2069)”。
文摘
随着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钻井过程中出现的漏失问题日益复杂,尤其在双漏层的情况下缺乏漏层的定位理论。在立压变化法确定单漏层位置的基础上,考虑钻具组合对循环压耗的影响,构建了双漏层漏失层位的计算模型,适用于井漏失返(钻井液可回流)和井漏未失返(钻井液无法回流)两种工况。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漏失量、钻井液密度、立压降低值等因素对漏层深度的影响规律,重点阐述了双漏层之间漏失流量分配系数的变化对深度差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漏失量与漏层深度呈反比,钻井液密度也与漏层深度呈反比,而立压降低值则与漏层深度呈正比。随着漏失流量分配系数增大,双漏层的深度差先减小后增大,当分配系数为0.5时深度差最小。本文所建模型能快速准确定位双漏层深度,可为深水超深水钻井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
漏
层
漏层位置
计算
立压变化法
漏
层
深度变化规律
深水超深水
Keywords
dual leakage layers
calculation of leakage layer location
standpipe pressure variation method
law of leakage layer depth variation
deepwater and ultra-deepwater
分类号
TE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碎性地层漏失力学机理及井漏诊断与处理思路
被引量:
20
6
作者
沈海超
胡晓庆
李桂芝
机构
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
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96,共4页
文摘
漏失机理复杂且漏失反复是破碎性地层漏失处理的主要难点,搞清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失性质是其关键,但由于目前作业现场对此不够重视,导致堵漏成功率普遍较低。提出一套基于漏失力学机理分析的井漏诊断及处理技术思路,将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层位置分析作为堵漏作业首要环节,依据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漏层位置及井漏机理、建立作业区潜在漏层的纵向分布剖面,并基于该剖面进行钻井防漏工作,依据漏失力学机理及漏失性质制定针对性技术方案。以代表性井漏处理低效案例为例,分析指出漏失性质不明、堵漏方案缺乏针对性是导致该井漏失处理低效的根本原因。此外,漏失性质分析及配套堵漏作业规范研究急需加强,堵漏作业相关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关键词
破碎性地
层
井
漏
漏层位置
力学机理
测井
实例研究
Keywords
Fragile formation
Lost circulation
Thief formation location
Mechanical mechanism
Logging
Case study
分类号
TE2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循环时间法测算钻具断落点及漏层位置
刘文忠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温高压电磁式井下漏层位置测量仪的研制及应用
杨明合
夏宏南
《钻采工艺》
CAS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控压钻井条件下漏层位置判别新方法
王江帅
李军
任美鹏
柳贡慧
张更
张锐尧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漏失循环条件下井筒温度预测与漏层位置判断
吴雪婷
邹韵
陆彦颖
赵增义
周城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深水与超深水钻井双漏层定位方法
冯凯
刘书杰
殷志明
徐一龙
任美鹏
田得强
尹邦堂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破碎性地层漏失力学机理及井漏诊断与处理思路
沈海超
胡晓庆
李桂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