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漂移-扩散模型方程解的渐近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家省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半导体器件的漂移 -扩散模型方程解的渐近性 .设迁移率是常数 ,复合 -产生率为 Auger项 ,在这种情形下 ,证明动力系统有一个紧、连通、最大吸引子 ,它吸收在 L∞ 模下的有界集 .然后 ,证明解半群映射的可微性 ,并给出吸引子的
关键词 半导体 漂移-扩散模型 吸引子 迁移率 渐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量子漂移-扩散等熵模型的混合边界问题
2
作者 董建伟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研究一维双极量子漂移-扩散等熵模型的初始Dirichlet-Neumann边值问题,证明了其弱解的整体存在性.
关键词 双极量子漂移-扩散模型 混合边界 弱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负载电缆X射线辐照瞬态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墨 程引会 +5 位作者 吴伟 马良 李进玺 周辉 李宝忠 朱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0-494,共5页
将时域传输线模型与漂移-扩散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耦合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计算了带二极管负载的电缆在X射线辐照下的瞬态响应。该耦合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时域传输线模型计算电缆在X射线辐照下的各节点电参数,然后将得到的终端节点的电... 将时域传输线模型与漂移-扩散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耦合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计算了带二极管负载的电缆在X射线辐照下的瞬态响应。该耦合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时域传输线模型计算电缆在X射线辐照下的各节点电参数,然后将得到的终端节点的电压代入漂移-扩散模型中求解二极管的内部参数与偏置电流,最后将得到的偏置电流代入到下一时间步的传输线模型中继续进行计算。该方法能够直接反映出电缆在X射线辐照下的瞬态响应与所连接的负载状态改变之间的耦合关系,利用该方法求解X射线辐照简单电子系统的典型算例,计算结果表明,X射线辐照下,同轴电缆上各处的响应电流会随着PIN二极管状态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与理论分析相符合,耦合模型适用于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负载 X射线 传输线模型 漂移-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下PV型HgCdTe探测器反常响应机理 被引量:12
4
作者 贺元兴 江厚满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33-1237,共5页
利用PV型探测器开路电压的表达式,并考虑探测器的温度变化建立模型,对激光辐照下PV型HgCdTe探测器开路电压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计算。当激光较弱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当激光较强时,对于辐照过程当中探测器输出变化的一般性趋... 利用PV型探测器开路电压的表达式,并考虑探测器的温度变化建立模型,对激光辐照下PV型HgCdTe探测器开路电压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计算。当激光较弱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当激光较强时,对于辐照过程当中探测器输出变化的一般性趋势以及激光完全停照后的热弛豫过程,该模型也能给出较好的解释;但对于激光开始辐照时输出下跳和激光停止辐照时输出上跳的反常现象,该模型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分析认为,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晶格温升对探测器输出的影响,但是它没有考虑热载流子效应;当激光较强时,热载流子效应不可忽略,特别是激光开始辐照和激光停止辐照时,载流子与晶格的温度差有比较明显的快速变化,从而导致了探测器的反常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型HgCdTe探测器 热载流子效应 响应 开路电压 漂移-扩散模型 激光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半导体方程整体弱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管平 邱建龙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52,共8页
考虑激光照射的半导体方程组 ,在初值 n0 ,p0 ∈L2+( Ω)的条件下 。
关键词 半导体方程 漂移-扩散模型 整体弱解 紧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热效应的半导体方程组的混合初边值问题
6
作者 孙福芹 管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讨论考虑热效应时半导体器件中电子电流、空穴电流和静电位等载流子运动的数学模型 ,这是一个非线性抛物椭圆型耦合偏微分方程组的混合初边值问题 .在假定初值n0 (x) ,p0 (x) ∈L∞+(Ω) ,边值n ,p ,θ∈H1 (Ω) ∩L∞+(Ω) ,ψ∈W1 ,3(... 讨论考虑热效应时半导体器件中电子电流、空穴电流和静电位等载流子运动的数学模型 ,这是一个非线性抛物椭圆型耦合偏微分方程组的混合初边值问题 .在假定初值n0 (x) ,p0 (x) ∈L∞+(Ω) ,边值n ,p ,θ∈H1 (Ω) ∩L∞+(Ω) ,ψ∈W1 ,3(Ω) ∩L∞+(Ω)等正则性条件下 ,利用先验估计、紧性原理和Schauder不动点定理 ,证明了弱解的整体存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扩散模型 整体弱解 紧性原理 热效应 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方程组 混合初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效应时半导体方程整体弱解的存在性
7
作者 赵君平 管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研究半导体物理中出现的漂移扩散模型 ,在考虑热效应时 ,这是一个关于带电粒子浓度n ,p ,静电位 ψ和温度θ的抛物 椭圆耦合方程组 ,并带有混合初边值条件 .对温度效应项H = ·(a( ψ)Jn+b( ψ)Jp)时讨论了初值分别在L∞+(Ω)和L2 +... 研究半导体物理中出现的漂移扩散模型 ,在考虑热效应时 ,这是一个关于带电粒子浓度n ,p ,静电位 ψ和温度θ的抛物 椭圆耦合方程组 ,并带有混合初边值条件 .对温度效应项H = ·(a( ψ)Jn+b( ψ)Jp)时讨论了初值分别在L∞+(Ω)和L2 +(Ω)时该方程组的可解性 .利用正则化方法和适当的函数变换 ,使抛物型方程的解具有正下界n ,p≥δ >0 ,同时得出一系列先验估计 .然后利用紧性引理和Schauder不动点定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弱解 存在性 先验估计 紧性引理 热效应 半导体物理 抛物-椭圆耦合方程组 漂移-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器件电学物理理论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于立帅 苏煜皓 +3 位作者 杨菲玲 杨奕琯 刘飞龙 周国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0-996,共17页
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尽管OLED在材料与器件叠层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上已取得巨大突破,但目前业界研发仍然主要依靠试错法(trial-and-erro... 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尽管OLED在材料与器件叠层设计工艺等核心技术上已取得巨大突破,但目前业界研发仍然主要依靠试错法(trial-and-error),对于器件内部物理机理的理解仍然处于定性、经验性的阶段。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OLED器件物理理论,特别是对如何从物理上描述组成OLED器件的非晶无序分子体系、如何描述电荷传输和激子过程、如何计算器件光电性能、以及如何将物理理论应用于实验OLED研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高斯无序模型 三维动力学蒙特卡罗模拟 三维主方程 漂移-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