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大能量法剩余静校正的改进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吴波
尹成
潘树林
陈光明
李轩波
-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川庆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0-354,共5页
-
文摘
常规最大能量法在处理复杂地区具有大时移量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时容易出现"周波跳跃"现象,使得算法收敛于局部极值,造成构造假象。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信噪比、压制"周波跳跃"现象的改进措施。其内容包括:使用模型道多道混波技术提高信噪比,改善模型道质量;使用慢速扩展相空间技术,避免"周波跳跃"现象;使用静校正量的空间约束滤波,克服静校正处理的"零空间"漂移现象。理论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说明,采取本文改进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常规最大能量法在复杂地区剩余静校正处理中的适应能力。
-
关键词
剩余静校正
最大能量法
地震数据处理
周波跳跃
“零空间”漂移
-
Keywords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maximum energy method,seismic data processing,cycle skips,'null space' drift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离子注入机后减速的研究
- 2
-
-
作者
阚希文
王文勋
马明修
吴猛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3年第4期41-44,共4页
-
文摘
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要求低能量、大束流的注入。为了适应这一工作的需要,我们在400keV离子注入机上采取了使离子束在较高能量下传输,在靶附近再把能量降低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叫做后减速。
-
关键词
离子注入机
漂移空间
靶室
第三电极
加速电压
电极电位
均匀性
二次电子
束斑尺寸
中性粒子
-
分类号
TN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一种测量束流发射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马明修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0年第2期43-45,共3页
-
文摘
关于束流发射度的测量方法已有几种报导,它们的结构虽有所不同,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测量束流不同半径处的离子发散角。这里我们将介绍一种测量束流发射度的新原理。我们知道离子束在相平面内的发射相图是一个椭圆,
-
关键词
束流发射度
漂移空间
发散角
测量方法
离子源
相平面
空间电荷效应
微型电机
传输情况
包络线
-
分类号
TL5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
-
题名面板数据插值的线性组合模型及其实证
- 4
-
-
作者
甘健胜
-
机构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福建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4期3-6,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空间数据线性组合插值模型研究>(JA08263)
-
文摘
针对面板数据插值问题,分别从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角度,建立截面数据插值的克立格(Kriging)模型和时间序列数据插值的遗传神经网络(GABP)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插值的线性组合模型,提出空间漂移度法确定组合插值模型的加权系数。对2007年福建部分市县人均GDP的插值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面板数据的线性组合模型插值效果优于单项模型插值的效果。
-
关键词
面板数据
组合插值模型
空间漂移度
-
Keywords
panel data
combination interpolation model
spatial drift
-
分类号
N945.12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
-
题名纵波构造控制的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算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佟恺林
李瑞
唐建明
-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1-697,3,共7页
-
文摘
常规纵波构造控制的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算法在处理复杂地区低信噪比、地下构造起伏较大的转换波地震资料时,容易出现"纵横波叠加剖面构造层位不匹配,导致转换波的构造校正量计算不准确"和"算法收敛于局部极值,叠加剖面出现零空间漂移"的现象。本文针对常规算法的此缺点,分析了该算法的理论原理,提出增强纵横波叠加剖面匹配质量和压制"零空间"现象的改进措施:使用纵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构造层位来匹配控制转换波共检波点叠加剖面的构造层位,达到增强纵波CMP叠加剖面和转换波ACCP叠加剖面的层位匹配一致性的目的,提高计算地下构造校正量精度,进而估算较准确的纵横波速度比值;计算共检波点叠加道与拉平后的转换波构造层位之间的绝对静校正量,以克服静校正处理的"零空间"漂移现象。实际转换波资料的应用表明,改进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常规纵波构造控制的CRP叠加道相关算法的剩余静校正处理适应能力。
-
关键词
CRP叠加道相关算法
剩余静校正
纵横波速度比
“零空间”漂移
-
Keywords
Algorithms
Shear waves
Signal receivers
Signal to noise ratio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