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漂移流模型用于毛细管两相流数值计算 |
杨娅君
刘楚芸
段毅
黄鑫风
赵明峰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2
|
漂移流模型分析两相自然循环系统静态漂移特性的探讨 |
杨扬
张荣华
陈宏
姚伟
匡波
杨燕华
徐济鋆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3 |
2
|
|
3
|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的并联矩形双通道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数值模拟 |
熊万玉
唐瑜
陈炳德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受热工况截面平均空泡率对漂移流模型分布参数C_0的影响分析 |
孙奇
杨瑞昌
赵华
蒋序伦
吴小航
|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基于漂移流模型的蒸汽发生器稳态热工水力分析 |
张小英
陈焕栋
乔磊
厉井钢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燃料棒束换热(RBHT)试验对低压下堆芯漂移流模型的评价 |
樊普
曹克美
徐财红
|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7
|
采用漂移流模型的U形管蒸汽发生器动态仿真 |
郭卫军
臧希年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8
|
漂移流模型在大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的适用性研究 |
孙波
孙立成
幸奠川
田道贵
刘靖宇
|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较大管径中两相流动漂移流模型研究 |
田道贵
孙立成
刘靖宇
孙波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的低温管路预冷过程两相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
张淇栋
艾立强
马原
吴胜宝
王磊
厉彦忠
|
《化工学报》
|
2025 |
|
|
11
|
基于丝网传感器的棒束通道两相流实验研究 |
隆鹏陈
史昊鹏
赵萌
程以炫
|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基于漂移流理论的蒸汽发生器动态特性 |
孙宝芝
韩文静
鲍杰
郑陆松
齐宏亮
干依燃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基于两相漂移流理论的蒸汽发生器计算程序(CCM)的应用 |
崔长领
周志伟
A.Hoeld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4
|
适用于全流型域全倾角范围的井筒漂移流关系 |
娄文强
王志远
李鹏飞
孙小辉
孙宝江
LIU Yaxin
孙大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5
|
基于垂直管道内重油-水两相流动型态的持水率和压降预测模型 |
黄立华
王宜冉
程修福
文梦鑫
康兴照
吕仁浩
张海鹏
何吉祥
杨矞琦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6
|
考虑亚稳态的绝热毛细管模型与计算 |
曹勇
刘楚芸
李君
苏许辉
陈国栋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7
|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弹状流实验研究 |
赵培华
李华
蔺景德
张军
徐思渊
刘印华
钟兴福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8
|
钻井环空中赫-巴流体内气泡的上升速度 |
尹浚羽
周英操
张辉
蒋宏伟
朱磊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9
|
螺旋轴流式多相泵多级可压缩模拟研究 |
孔祥领
吕杨
高进伟
曹杉
朱宏武
|
《石油机械》
|
2016 |
8
|
|
20
|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内气泡输运过程研究 |
莫政宇
杜敏
邵梓一
谢果
刘洪涛
孙立成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