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原子识别以及非线性漂移校正
1
作者 黄子扬 刘曦 +5 位作者 王怀远 黄瑞龙 郑赫 赵培丽 贾双凤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2-669,共8页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是一种重要的微观结构表征手段。然而,由于电子束和样品漂移等问题,极大影响了STEM图像的质量和后续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改进了原子识别...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是一种重要的微观结构表征手段。然而,由于电子束和样品漂移等问题,极大影响了STEM图像的质量和后续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改进了原子识别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元素分类;另外,针对单张STEM图像,在原子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非线性漂移校正的方法,解决了以往漂移校正方法依赖较多数据的问题,此方法适用于辐照敏感材料的漂移校正,显著提高了STEM图像的解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漂移校正 原子识别 机器学习 透射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离散波长光谱基线漂移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爱琴 袁洪福 +1 位作者 宋春风 李效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06-2611,共6页
微分是(近)红外光谱多元分析校正中最常使用也是最有效的光谱基线漂移校正方法。由于数据数目较少及相邻数据在光谱意义或数学意义上缺乏连续性,微分不能直接用于离散波长光谱消除基线漂移。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插值拟合和微分校正离散... 微分是(近)红外光谱多元分析校正中最常使用也是最有效的光谱基线漂移校正方法。由于数据数目较少及相邻数据在光谱意义或数学意义上缺乏连续性,微分不能直接用于离散波长光谱消除基线漂移。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插值拟合和微分校正离散光谱基线漂移的新方法。思路是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离散波长光谱进行拟合,然后对拟合光谱进行Savitaky-Golay卷积求导,再从微分光谱中取出对应于原离散波长光谱数值的数值,构成离散波长光谱的微分光谱,从而实现离散波长光谱的基线漂移校正。通过分别由模拟离散波长光谱数据和实际的离散波长光谱数据建立多元校正模型检验新方法效果。采用ABC干粉灭火剂和土壤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及性质建立了PLS和MLR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消除离散波长光谱的基线漂移对多元分析校正产生的不利影响,明显地提高了多元分析校正模型的准确性,对改善离散波长光谱仪器分析准确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波长光谱 基线漂移校正 三次样条插值 S-G卷积求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峰漂移校正技术结合三维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用于分辨中药重叠高效液相色谱信号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康 贾泽慧 +1 位作者 张志琪 李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8-273,共6页
谱峰漂移校正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方法被应用于中药色谱重叠峰信号分辨.谱峰漂移校正技术的使用,使得数据的三线性得以加强,更适合于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的分辨.本文通过对中药延胡索色谱数据分辨,并与经典多元曲线分辨方法对比来验证谱... 谱峰漂移校正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方法被应用于中药色谱重叠峰信号分辨.谱峰漂移校正技术的使用,使得数据的三线性得以加强,更适合于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的分辨.本文通过对中药延胡索色谱数据分辨,并与经典多元曲线分辨方法对比来验证谱峰漂移校正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解析 中药 谱峰漂移校正技术 平行因子分析 延胡索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图像特征匹配的微纳CT焦点漂移校正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玉芳 贾琳琳 +1 位作者 王珏 葛敏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46,共9页
微纳CT射线源焦点热漂移是影响图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射线源焦点漂移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利用实际微纳CT系统,实验发现焦点漂移主要是缓慢热漂移,漂移量与X射线源功率正相关,且焦点漂移具有一定随机性。... 微纳CT射线源焦点热漂移是影响图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射线源焦点漂移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利用实际微纳CT系统,实验发现焦点漂移主要是缓慢热漂移,漂移量与X射线源功率正相关,且焦点漂移具有一定随机性。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图像特征匹配的焦点漂移校正方法。首先,在实际CT扫描后快速采集少量参考投影,根据实际CT投影和参考投影自适应特征匹配结果求取特定角度下的焦点漂移量;其次,采用样条插值获取CT扫描过程所有的焦点漂移量;最后,根据焦点漂移量修正实际投影数据,重建得到校正后的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高,可大幅度减少图像畸变,图像清晰度提高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CT 焦点漂移 特征匹配 漂移校正 图像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地震记录中的漂移校正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建华 王绪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6-212,共7页
本文介绍了用声波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及方法,并对漂移校正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了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 漂移校正 地震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基线漂移校正及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先敏 牛超 +1 位作者 卞晶 王俊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86-190,197,共6页
针对实际地震动采集过程中由于低频噪声、速度和加速度初始值以及人为操作误差等诸多影响因素造成地震波位移时程曲线出现严重基线漂移的问题,以地震波基线漂移校正为目标,在Iwan法和EMD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线漂移处理方法。该... 针对实际地震动采集过程中由于低频噪声、速度和加速度初始值以及人为操作误差等诸多影响因素造成地震波位移时程曲线出现严重基线漂移的问题,以地震波基线漂移校正为目标,在Iwan法和EMD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线漂移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保留原始记录的峰值和频谱特性,保证了基线漂移处理后的速度终点值为零,位移终点值平行于时间轴。在文中方法的基础上应用ANSYS结合"大质量法"和"位移法"进行了地震响应动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基线漂移处理方法可以保证在不改变原始记录峰值及频谱特性的基础上,对地震波基线漂移现象进行校正。研究成果对低频噪声、初始值及人为操作误差等因素引起的基漂现象滤除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加速度 EMD法 地震波基线漂移 基线漂移校正 大质量法 位移法 结构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瞬变电磁探测信号基线漂移校正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党博 王咪咪 +2 位作者 杨玲 李丹 党瑞荣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7期111-115,共5页
利用涡流的时域扩散特性,瞬变电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井下探测领域。然而,测试过程中井下温度的变化会使探头的磁导率发生变化,导致测试曲线的基线产生漂移,严重影响套管损伤检测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井下瞬变电... 利用涡流的时域扩散特性,瞬变电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井下探测领域。然而,测试过程中井下温度的变化会使探头的磁导率发生变化,导致测试曲线的基线产生漂移,严重影响套管损伤检测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井下瞬变电磁探测信号基线漂移校正方法。通过对瞬变电磁信号进行分解,结合信号的频谱特性,对含有基线漂移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后的结果作为测试曲线的重构信号,进而实现瞬变信号的基线漂移校正。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校正测试曲线的基线漂移,提高反演解释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漂移校正 瞬变电磁信号 井下探测 套管损伤检测 滤波处理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成形系统激光光斑位置漂移校正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健华 冯昕 潘翔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78,共2页
本文利用OPT301光电传感器和小区域点阵扫描采集激光光斑数据的方法,检测光固化成形机激光束振镜扫描系统零点漂移和增益漂移,并提出一种针对该漂移误差的补偿方法。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制件精度。
关键词 快速成形 光固化成形 激光光斑检测 漂移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线漂移校正模型的实验室光谱定标修正 被引量:1
9
作者 栗琳 胡勇 王跃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3,共6页
针对色散型高光谱成像仪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光谱采集过程中仪器内部产热导致波段中心波长的漂移,由于高光谱带宽较窄,波段内中心波长的偏移会对光学遥感器的辐射定标精度产生影响。鉴于此,提出了谱线漂移校正模型来... 针对色散型高光谱成像仪实验室光谱定标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光谱采集过程中仪器内部产热导致波段中心波长的漂移,由于高光谱带宽较窄,波段内中心波长的偏移会对光学遥感器的辐射定标精度产生影响。鉴于此,提出了谱线漂移校正模型来校正光谱定标结果。在文章最后分析了模型的精度并分别根据校正前后的光谱定标结果反算出积分球出射口处的辐亮度,与真实积分球数据对比,结果证明应用谱线漂移校正模型可以很好地校正谱线温漂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仪 光谱定标 谱线漂移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基线漂移校正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针对传统基线漂移校正方法存在校正时间较长、均方误差较高以及校正能量消耗过多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近红外光谱基线漂移校正方法。利用加权均值方法提取干涉曲线中的光谱分量,根据提取结果对光谱基线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引入迭... 针对传统基线漂移校正方法存在校正时间较长、均方误差较高以及校正能量消耗过多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近红外光谱基线漂移校正方法。利用加权均值方法提取干涉曲线中的光谱分量,根据提取结果对光谱基线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引入迭代算法构建基线漂移模型。通过能量分步法确定最优小波尺度,对基线漂移模型进行最优尺度分解,将最高层的小波逼近系数重构,获取含有基线漂移信息的数据。引入趋势函数法求解出基线,利用初始数据减去基线,获取校正后的光谱数据,实现近红外光谱基线漂移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均方误差,提高漂移处理效果,减少校正时间以及校正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光谱基线 漂移校正 小波变换 校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软件实现检测环节的量程设置和漂移校正
11
作者 关宇东 柳玉敬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47,共8页
在8031单片机系统中,利用软件实现包括传感器在内的检测环节的漂移校正是一种适用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方法中的量程设置、零点漂移的确定的校正公式,并给出软件框图和部分程序。这种方法应用在实际的原油含水测量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传感器 微机 量程设置 漂移校正 检测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BT气溶胶γ能谱的能量漂移校正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新军 王世联 +5 位作者 李奇 贾怀茂 樊元庆 赵允刚 石建芳 侯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49,共5页
CTBT放射性核素台站气溶胶样品通常采用HPGeγ谱仪系统测量,能量刻度是核素识别的关键。针对放射性核素台站气溶胶γ能谱存在的能量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212Pb、212Bi、208Tl、210Pb、40 K和7Be等天然放射性核素γ射线的能量漂移校... CTBT放射性核素台站气溶胶样品通常采用HPGeγ谱仪系统测量,能量刻度是核素识别的关键。针对放射性核素台站气溶胶γ能谱存在的能量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212Pb、212Bi、208Tl、210Pb、40 K和7Be等天然放射性核素γ射线的能量漂移校正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能量漂移校正方法能有效校正能谱中γ峰能量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气溶胶样品 Γ能谱 能量漂移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和盲反卷积的透射电镜图像漂移校正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龙飞 谢颂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2,共7页
样品漂移是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有一系列关于透射电镜图像漂移校正的算法,如Unblur、MotionCor和MotionCor2等,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方面应用效果显著,但无法应用于材料表征电镜通常配备的CCD相机的图像漂移... 样品漂移是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有一系列关于透射电镜图像漂移校正的算法,如Unblur、MotionCor和MotionCor2等,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方面应用效果显著,但无法应用于材料表征电镜通常配备的CCD相机的图像漂移校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和盲反卷积的透射电镜图像漂移校正方法,在Goldstein和Fattal提出的利用功率谱的统计不规则性估计卷积核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分割解决了电镜图像样品部分和背景部分的运动方式不一致问题,能够应用于CCD相机的图像漂移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镜图像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图像漂移校正 图像分割 盲反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标准样品均匀性检验数据漂移校正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衎 贺岩涛 +4 位作者 张覃 郭伟臣 赵亚娴 岳亚萍 杨永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433,共9页
均匀性检验是环境标准样品研制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均匀性检验过程中,数据漂移对环境标准样品均匀性判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实例,从实验方案和数理统计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随机分析法、随机区组法、内插校正法、趋势... 均匀性检验是环境标准样品研制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均匀性检验过程中,数据漂移对环境标准样品均匀性判定及其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实例,从实验方案和数理统计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随机分析法、随机区组法、内插校正法、趋势分析校正法等均匀性检验实验方案及数据漂移校正方法。提出采用t检验法判断数据漂移的显著性,在数据漂移趋势不显著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分析法进行标准样品的均匀性检验。在数据漂移显著的情况下,宜采用内插校正法或趋势分析校正法对均匀性数据进行漂移校正。以某土壤中Ni元素均匀性检验为例,经采用内插校正法和趋势分析校正法校正漂移数据后,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由3.0%分别下降为1.4%和1.2%,直线模型斜率的绝对值由0.2003 mg/kg分别下降为0.02870mg/kg和4.709×10-5mg/kg。土壤中Ni、Cu、Co、Tl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瓶间均匀性不确定度分量(ubb)与随机分析法相比,下降最高达78%。在长时间分析测试过程中数据漂移校正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宜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标准样品的均匀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标准样品 均匀性评价 漂移校正 内插校正 趋势分析校正 随机区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区t_0时间漂移和叠加速度特征分析及其校正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金华 刘洋 +4 位作者 满益志 王兴军 肖又军 张耀堂 李国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2,3+2+130,共10页
在山地区或陡构造区,构造翼部下伏平缓地层的叠加速度通常偏高,构造顶部下伏平缓地层的叠加速度通常偏低。此外,在构造顶部采用大炮检距反射波成像,t0时间还存在漂移现象。为了合理解释上述现象,本文提出了复杂构造中t0时间和叠加速度... 在山地区或陡构造区,构造翼部下伏平缓地层的叠加速度通常偏高,构造顶部下伏平缓地层的叠加速度通常偏低。此外,在构造顶部采用大炮检距反射波成像,t0时间还存在漂移现象。为了合理解释上述现象,本文提出了复杂构造中t0时间和叠加速度计算方法,采用此方法针对模型计算了t0时间和叠加速度随地面位置、炮检距的变化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双曲时距方程计算出的t0时间和叠加速度与炮检距范围有关,在构造平缓地区,t0大>t0小,va大>va小;②在陡构造区不同位置,炮检距对t0时间和叠加速度的影响不同;③在构造底部和构造翼部,本文所描述的变化规律通常是存在的;④在构造顶部区域,本文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t0大<t0小,va大<va小。另外,随着构造顶部区域逐渐变宽,t0大由小于t0小逐渐变化到大于t0小,va大由小于va小逐渐变化到大于va小,这是因为当构造顶部区域变宽到一定程度时,构造顶部区域地层就接近水平层状介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t0时间 叠加速度 漂移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控制谱法校正惰性气体氙β-γ符合谱能量漂移
16
作者 张新军 王世联 +5 位作者 贾怀茂 李奇 樊元庆 赵允刚 王军 侯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4-829,共6页
针对CTBT放射性核素台站惰性气体氙β -γ符合谱能量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控制(QC)谱的谱能量漂移校正方法,利用质量控制谱中的γ能谱和二维β -γ符合谱分别对γ探测器和β探测器的能量漂移进行校正,确定氙样品二维β -γ符合... 针对CTBT放射性核素台站惰性气体氙β -γ符合谱能量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控制(QC)谱的谱能量漂移校正方法,利用质量控制谱中的γ能谱和二维β -γ符合谱分别对γ探测器和β探测器的能量漂移进行校正,确定氙样品二维β -γ符合谱中四种放射性氙同位素(131mXe,133mXe,133Xe和135Xe)的符合能量区域,实现了放射性氙同位素活度浓度的准确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惰性气体氙 β-γ符合 能量漂移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的监测数据漂移动态校正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鹏飞 雷未 +1 位作者 虞冬冬 吉同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1-227,共7页
由于系统故障或外界环境扰动影响,工程监测数据常会出现漂移的现象。对于水工建筑物,由于结构的相似性和测点布置的相关性,其监测量往往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使得监测数据存在相似的变化规律,以此可为测点的漂移校正提供判别依据。依... 由于系统故障或外界环境扰动影响,工程监测数据常会出现漂移的现象。对于水工建筑物,由于结构的相似性和测点布置的相关性,其监测量往往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使得监测数据存在相似的变化规律,以此可为测点的漂移校正提供判别依据。依据上述原理,提出基于相似测点的密度聚类分析,并运用DBSCAN算法判定测点漂移区间和漂移量;同时为克服校正突变和类簇粘连等问题,引入滑动窗口模式建立监测量漂移的动态校正模型,其校正过程分为窗口内数据校正与窗口滑动校正两个部分。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及较高精度,为结构中存在相似测点的数据漂移问题提供了新的自动校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序列 漂移校正 密度聚类分析 滑动窗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光电倍增器件(SiPM)的自动增益校正 被引量:13
18
作者 范鹏 许天鹏 +2 位作者 王石 刘亚强 马天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硅光电倍增器件(SiPM)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用于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光电探测器件。与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MT)相比,它有着尺寸小、工作电压低、对磁场不敏感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增益对环境温度敏感。在PET探测器的研发中... 硅光电倍增器件(SiPM)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用于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光电探测器件。与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MT)相比,它有着尺寸小、工作电压低、对磁场不敏感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增益对环境温度敏感。在PET探测器的研发中,为了改善温度变化引起的增益漂移,设计了一个SiPM的增益校正系统。该系统通过测量环境温度对SiPM的偏置电压实时调节,从而保证其增益的相对稳定。最后对该系统对温度变化引起的SiPM增益漂移的抑制能力做了定量评估。采用增益校正系统后,在相似的温度变化范围内,SiPM的最大增益漂移由校正前的79.67%减小到11.03%。该结果显示此系统对温度变化引起的SiPM增益漂移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该系统能够补偿因温度变化引起的SiPM增益漂移,从而提高基于SiPM阵列探测器模块的PET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光电倍增器件 增益漂移校正 精密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巷道三维建模研究
19
作者 廉博翔 弥浪涛 +1 位作者 李尚杰 郭继尧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4,共8页
巷道三维重建是实现矿井探测的重要手段。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实现巷道扫描与三维重建,但在井下几何特征稀疏环境中存在点云配准精度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柠条塔煤矿南翼东区辅运巷道为工... 巷道三维重建是实现矿井探测的重要手段。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实现巷道扫描与三维重建,但在井下几何特征稀疏环境中存在点云配准精度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柠条塔煤矿南翼东区辅运巷道为工程背景,对井下巷道高精度建模展开研究。针对柠条塔煤矿井下环境特点,将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巷道顶板,减少环境因素对控制点位置的干扰;采用GOSLAM−GSJH12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点云数据;通过构建已知点约束,根据已知控制点坐标对点云坐标进行非线性优化,实现点云漂移校正;采用小波分解、非局部均值等去噪算法和基于PointNet++的深度学习分割算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噪声;基于改进的Harris3D角点检测器和随机样本一致(RANSAC)算法提取巷道点云特征,融合三维激光雷达和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进行巷道点云配准,实现高精度地图构建;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构建井下巷道的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再通过多阶段优化实现三维模型精细化重建,最终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研究成果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实现矿井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三维建模 三维激光扫描 激光雷达 惯性测量单元 点云漂移校正 同时定位与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与高斯拟合在光谱重叠峰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冯飞 王府北 +2 位作者 谢非 吴琼水 曾立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利用小波变换对小波低频系数置零、高频系数阈值量化,实现了光谱信号的基线校正和谱线去噪;对光谱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搜寻各层小波系数模极值所构成的脊线,并对其中复合脊线进行校正,脊线中小波尺度参量最大时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峰位... 利用小波变换对小波低频系数置零、高频系数阈值量化,实现了光谱信号的基线校正和谱线去噪;对光谱信号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搜寻各层小波系数模极值所构成的脊线,并对其中复合脊线进行校正,脊线中小波尺度参量最大时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峰位;根据得到的峰位值,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寻找由多个单峰高斯函数叠加而成的最佳拟合光谱,得到谱峰峰强以及峰宽信息.利用该算法对含有基线漂移和随机噪声的光谱重叠峰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分离重叠峰,其中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求解得到的峰位值偏差在±1.3以内,通过高斯拟合得到的峰强值偏差不超过8.5%.与现有算法求解得到的谱峰信息对比可知,本文所设计的光谱重叠峰解析算法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重叠峰解析 基线漂移校正 重叠光谱 随机噪声 高斯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