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淌度质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司波 谷雅婷 +2 位作者 杨晨 卢永翎 吕丽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99-406,共8页
离子淌度谱是一种以样品离子在电场和气流共同作用下发生迁移时的差异来表征化合物的技术,可根据离子的电荷数、质量、尺寸以及形状对其进行分离,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出离子的碰撞横截面积,从而获得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在分离物质的同分异... 离子淌度谱是一种以样品离子在电场和气流共同作用下发生迁移时的差异来表征化合物的技术,可根据离子的电荷数、质量、尺寸以及形状对其进行分离,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出离子的碰撞横截面积,从而获得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在分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多种离子淌度技术相继出现,并与质谱技术相联合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离子淌度谱技术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种类技术当前存在的优势和缺陷,综述了离子淌度谱和液相、质谱等多维联用在分析鉴定食品营养活性成分和食品化学危害物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谱(IMS) 离子质谱(IM-MS) 碰撞横截面积(CCS) 营养活性成分 化学危害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移时间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寡糖同分异构体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启迪 谢成益 +1 位作者 俞建成 唐科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1-358,共8页
分析糖类分子的结构是研究生物功能的必要前提,然而一种糖类常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快速有效鉴别。本研究使用漂移时间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将乙腈-水-甲酸溶液中的寡糖同分异构体分子经过电喷雾电离源电... 分析糖类分子的结构是研究生物功能的必要前提,然而一种糖类常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快速有效鉴别。本研究使用漂移时间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将乙腈-水-甲酸溶液中的寡糖同分异构体分子经过电喷雾电离源电离,在漂移管内实现基于离子分子结构和带电荷数的分离,离子在四极杆中碎裂,最终被飞行时间质谱检测。寡糖同分异构体离子到达检测器的时间相差0.15~0.66 ms,能实现部分分离。此外,探讨了离子淌度-质谱(IM-MS)谱图分析时存在的多聚体碎片离子干扰问题。二级质谱使用注射泵直接进样,研究寡糖金属加合离子的裂解方式用于辨别同分异构体。最后,计算了两个寡糖系列的平均碰撞横截面积,可据此使用线性拟合预测同系列更长糖链离子的平均碰撞横截面积值。研究结果表明,漂移时间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能有效实现寡糖同分异构体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时间离子(DTIMS) 同分异构体 寡糖 平均碰撞横截面积(C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烟叶中蔗糖酯 被引量:6
3
作者 范若静 陈秀萍 +2 位作者 张芳 张菁 郭寅龙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1-309,共9页
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IM-Q TOF MS)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烟叶中蔗糖酯的定性分析方法。采用甲酸-甲醇-水混合流动相系统和正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离子化技术,使烟叶甲醇提取液中的蔗糖酯分子形成加... 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IM-Q TOF MS)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烟叶中蔗糖酯的定性分析方法。采用甲酸-甲醇-水混合流动相系统和正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离子化技术,使烟叶甲醇提取液中的蔗糖酯分子形成加钠的准分子离子,然后通过离子淌度漂移管的分离,被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检测。从烟叶中共检测出6类蔗糖四酯,它们在色谱柱上的分离相差0.2~0.8min,在漂移管中的分离相差0.4~0.5ms,质谱检测中的离子质量相差14u。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级质谱解析,准分子离子的元素组成测定以及碰撞截面的测定等手段,对烟叶中6类蔗糖四酯进行结构上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LC-IM-Q TOF MS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复杂样品中的蔗糖酯,结合多维数据定性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离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IM-Q TOF MS) 蔗糖酯 定性分析 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喷雾-离子淌度质谱技术检测铃木-宫浦的反应中间体
4
作者 李哲 邱朝辉 +2 位作者 王伟民 徐福兴 丁传凡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I0006,共10页
本研究主要以铃木-宫浦反应(Suzuki-Miyaura)中的C—C偶联反应为研究对象,使用四(三苯基膦)钯作为催化剂,将3-溴吡啶、3-溴喹啉、3-溴-5-苯基吡啶分别与苯硼酸、2-甲基苯硼酸、3,5-二甲基苯硼酸在甲苯溶剂环境中进行“一锅法反应”。反... 本研究主要以铃木-宫浦反应(Suzuki-Miyaura)中的C—C偶联反应为研究对象,使用四(三苯基膦)钯作为催化剂,将3-溴吡啶、3-溴喹啉、3-溴-5-苯基吡啶分别与苯硼酸、2-甲基苯硼酸、3,5-二甲基苯硼酸在甲苯溶剂环境中进行“一锅法反应”。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采用电喷雾-捕集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ESI-TIMS-TOF MS)对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氧化加成过程与转移金属化过程后生成的中间体进行检测。研究表明:1)在氧化加成过程中,由于苯硼酸并未参与中间体的形成,所以在含有不同苯硼酸参与的反应中检测到的中间体质荷比相同,然而转移金属化过程后,由于参与偶联反应的2种物质不同,检测到的中间体不同;2)检测到的中间体同位素峰与预测图谱一致;3)使用捕集离子滴度飞行时间(TIMS-TOF)对检测到的基团进行离子迁移率检测以区分同分异构体,同时对检测到的中间体进行MS/MS分析,研究碎裂基团,利用TIMS-TOF得到的质荷比、离子迁移率、MS/MS等数据研究有机反应机理,可为金属Pd催化的反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集离子飞行时间质谱(TIMS-TOF MS) 反应中间体 离子迁移率 铃木-宫浦反应(Suzuki-Miyau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减压蜡油芳香分及胶质中的碱性氮化物 被引量:2
5
作者 窦民娜 喻昊 +5 位作者 刘为民 曹青 陈菲 余颖龙 张占全 王延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柱层析法将减压蜡油(VGO)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然后用电喷雾电离源(ESI)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IMS-TOF MS)对其芳香分与胶质中的碱性氮化物进行了表征,对不同来源的VGO中碱性氮化物的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 采用柱层析法将减压蜡油(VGO)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然后用电喷雾电离源(ESI)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IMS-TOF MS)对其芳香分与胶质中的碱性氮化物进行了表征,对不同来源的VGO中碱性氮化物的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来源的VGO样品,即使碱性氮化物不饱和程度接近,其芳环的连接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而对于同一样品的芳香分和胶质,则存在碳数相近,但胶质中等效双键数稍低的现象。以核磁共振波谱仪异核单量子相干试验和加氢脱氮反应评价作为辅证,进一步推测了VGO中碱性氮化物的芳环侧链长度与其脱除难度之间的关联。将柱层析分离技术与ESI IMS-TOF MS联用,可以解决高蜡含量样品难以溶解的问题,并减弱强极性组分的离子化抑制作用,得到比直接进样更为全面的质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蜡油 氮化物 离子 飞行时间质谱 柱层析 核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表征减压蜡油加氢脱氮过程中氮化物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慧慧 曹青 +2 位作者 修远 王延飞 史得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6-694,共9页
用配备了电喷雾电离源(ESI)的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IMS-TOF MS),对不同温度下加氢的大庆减三线蜡油(VGO)中的碱性氮化物和中性氮化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加氢脱氮过程中氮化物的转化机理。氮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更高的加氢产物脱... 用配备了电喷雾电离源(ESI)的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IMS-TOF MS),对不同温度下加氢的大庆减三线蜡油(VGO)中的碱性氮化物和中性氮化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加氢脱氮过程中氮化物的转化机理。氮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更高的加氢产物脱氮程度更深,大庆VGO的中性氮含量高于碱性氮,经过轻度脱氮处理后会出现中性氮含量低于碱性氮的情况,但深度脱氮后2种氮化物的含量相当。质谱表征结果显示:加氢前大庆VGO的中性氮化物以苯并咔唑和二苯并咔唑类化合物为主,碱性氮化物以吡啶类化合物为主。在脱氮程度较浅的大庆VGO样品里,中性氮化物的含量有所下降,还出现了环胺类碱性氮化物,这部分环胺类化合物在深度脱氮的大庆VGO样品中明显减少,说明中性氮化物经加氢后先生成了环胺类碱性氮化物,再进一步被加氢去除。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中性氮化物还是碱性氮化物,不饱和度更高以及侧链更短、更少的氮化物都更容易被加氢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飞行时间质谱 减三线蜡油(VGO) 氮化物 加氢脱氮 加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质谱结合轨迹模型确定二糖配合物气相离子结构
7
作者 房祥雨 胡军 +1 位作者 吴芳玲 唐科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5-1662,共8页
二糖的同分异构体由于结构相似难以直接进行区分,与碱金属离子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后会使其空间构型发生改变。利用漂移时间离子淌度质谱(Drift Time Ion-Mobility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DTIMS-MS)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及... 二糖的同分异构体由于结构相似难以直接进行区分,与碱金属离子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后会使其空间构型发生改变。利用漂移时间离子淌度质谱(Drift Time Ion-Mobility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DTIMS-MS)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及蔗糖4种二糖的碱金属离子配合物进行测量,结果表明,Cs;对纤维二糖和乳糖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其双峰分辨率R;=0.39;而K;对蔗糖麦芽糖效果较好,R;=0.74。另外,实验利用单场校正的方法对4种二糖金属配合物离子的碰撞截面(Collision Cross-Section,CCS)值进行了测量,同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对二糖-金属离子复合物可能的结构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构分别通过近似投影(Projection Approximation,PA)模型、精确硬球散射(Exact Hard Sphere Scattering,EHSS)模型和轨迹(Trajectory Method,TM)模型计算其CCS理论值。3种模型得到的结果和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3.05%、11.79%和0.44%,TM模型与实验值吻合最好。根据此方法可总结出碱金属离子与二糖结构的结合位点,可进一步预测未知二糖离子配合物的结构及其结构,并对二糖同分异构体进行分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时间离子淌度质谱 碰撞截面积 轨迹模型 二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玉娜 孟宪双 +2 位作者 刘丽娟 白桦 马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0-1138,共9页
离子迁移谱是一种以气相离子在电场和气流共同作用下发生迁移时的淌度来表征化合物的技术。离子淌度质谱提供了新一维度的离子淌度分离和测量信息,除按照质荷比区分离子外,还可根据离子尺寸和形状进行分离。其与色谱技术联用,可获取包... 离子迁移谱是一种以气相离子在电场和气流共同作用下发生迁移时的淌度来表征化合物的技术。离子淌度质谱提供了新一维度的离子淌度分离和测量信息,除按照质荷比区分离子外,还可根据离子尺寸和形状进行分离。其与色谱技术联用,可获取包括保留时间、迁移时间、质荷比和响应强度在内的四维数据,在提高传统质谱数据准确性和特异性的同时,还可计算离子的碰撞横截面积,从而获得样品的结构信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在公共安全、毒品检测、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以及生物大分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 离子质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研究低浓度甘油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源峰 朱龙平 +1 位作者 苗慧 陈宝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3-669,I0007,共8页
甘油作为水溶液中蛋白质的稳定剂,研究其存在时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对蛋白质相关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采用离子淌度质谱(IM-MS)法和动态光散射法考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低浓度甘油对蛋白质结构的影... 甘油作为水溶液中蛋白质的稳定剂,研究其存在时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对蛋白质相关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采用离子淌度质谱(IM-MS)法和动态光散射法考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低浓度甘油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甘油可引起BSA平均电荷和碰撞截面积(CCS)的增加,单个电荷状态也经历了CCS值的增加,还可导致BSA水化半径的增加,表明低浓度甘油可引起溶液中蛋白质结构松散。此外,含0.5%甘油的BSA去折叠的开始电压较高,且去折叠过渡发生在更宽的电压范围内,表明低浓度甘油可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本工作可为甘油稳定蛋白质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质谱(IM-MS) 甘油 牛血清白蛋白(BSA) 蛋白质结构 碰撞截面积(C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在蛋白质结构及构象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小禹 边新宇 +2 位作者 刘舒 刘志强 宋凤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0-739,I0004,共11页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以分离空间尺寸或构象不同的离子,能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表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可提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及异质性、化学计量比等多重信息,已成为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非...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以分离空间尺寸或构象不同的离子,能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表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可提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及异质性、化学计量比等多重信息,已成为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还具有灵敏捕获蛋白质构象动态转变的特点,适用于低浓度、高异质性的蛋白混合物分析。本文综述了离子淌度质谱的基本原理、获取数据及信息形式、以及在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重点关注其在蛋白质错误折叠、聚集动力学及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质谱(IM-MS) 蛋白质结构及构象 蛋白质错误折叠 构象病 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容容 高雯 +1 位作者 李梦宁 杨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2-787,共6页
离子淌度质谱(IM-MS)是一种将离子淌度分离与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分析技术。IM-MS的主要优势不仅是在质谱检测前提供了基于气相离子形状、大小、电荷数等因素的多一维分离,而且能够提供碰撞截面积、漂移时间等质谱信息进而辅助化合物... 离子淌度质谱(IM-MS)是一种将离子淌度分离与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新型分析技术。IM-MS的主要优势不仅是在质谱检测前提供了基于气相离子形状、大小、电荷数等因素的多一维分离,而且能够提供碰撞截面积、漂移时间等质谱信息进而辅助化合物鉴定。近年来,随着IM-MS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IM-MS已成功应用于改善中药复杂成分尤其是同分异构体或等量异位素等成分的分离;其次,IM-MS可通过多重碎裂模式辅助高质量中药小分子质谱信息的获取;此外,IM-MS提供的高维质谱数据信息还可促进中药复杂体系多成分的整合分析。该文在对IM-MS分类和基本原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分离能力及分离策略、多重碎裂模式、多维质谱数据处理策略3个方面,重点综述了IM-MS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以期为IM-MS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质谱 中药 化学成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代谢物碰撞截面积测量方法和数据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曦 李彤洲 朱正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6-610,I0005,I0001,共17页
代谢组学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复杂生物样本中的代谢物。近年来,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快速发展,为代谢组学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离子淌度质谱根据代谢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气相分离,其衍生的碰撞截面积(CCS)可作为一种新的物理化学性... 代谢组学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复杂生物样本中的代谢物。近年来,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快速发展,为代谢组学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离子淌度质谱根据代谢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气相分离,其衍生的碰撞截面积(CCS)可作为一种新的物理化学性质,辅助用于鉴定已知和未知代谢物的化学结构。碰撞截面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需要确保对其准确测量,同时需要构建高覆盖、高准确的碰撞截面积数据库。本文旨在介绍常见的不同类型商业化离子淌度质谱及其对小分子代谢物碰撞截面积测量和校正的原理,归纳目前可用于代谢组学应用的碰撞截面积数据库,并展望碰撞截面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质谱(IM-MS) 碰撞截面积(CCS) 代谢组学 代谢物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分析小分子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娟 陆颖洁 +2 位作者 黄益曼 苏越 郭寅龙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3-551,I0003,共20页
近年来,不同原理的离子淌度技术相继出现,与质谱技术相结合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在小分子代谢物分析中,氨基酸的手性识别、聚糖的结构解析、脂质的结构表征和类固醇的分析十分重要,但由于小分子代谢物化学性质迥异,且普遍存在同分异... 近年来,不同原理的离子淌度技术相继出现,与质谱技术相结合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在小分子代谢物分析中,氨基酸的手性识别、聚糖的结构解析、脂质的结构表征和类固醇的分析十分重要,但由于小分子代谢物化学性质迥异,且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增加了分析难度。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为复杂基质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快速分离和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根据离子的质荷比、碰撞截面积(CCS)和结构信息,可快速区分、表征小分子代谢物及其同分异构体。本文介绍了离子淌度-质谱(IM-MS)的主要类型及其在小分子代谢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质谱(IM-MS) 碰撞截面积(CCS) 小分子代谢物 同分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时间漂移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睿 张莹刚 +2 位作者 朱志勇 林正帆 杨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9-355,共7页
时间漂移效应是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过程中产生数据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不同元素的时间漂移规律、漂移机理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元素随时间漂移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漂移程度与元素的质量数... 时间漂移效应是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过程中产生数据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不同元素的时间漂移规律、漂移机理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元素随时间漂移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漂移程度与元素的质量数呈相关性;(3)不同元素在等离子体中的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差异可能与元素在等离子体中的扩散行为相关,除了不同元素分布特征有差异外,元素在等离子体中的分布也不稳定,两者结合可能是导致时间漂移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发现时间漂移不受元素浓度大小的影响。该研究对于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的时间漂移及其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多元素分析 时间漂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质谱结合荧光光谱法研究5-氟尿苷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赵兵 庄小禹 +3 位作者 刘舒 郑重 刘志强 宋凤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41-1346,共6页
分别利用离子淌度质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5-氟尿苷(5-Furd)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相互作用.离子淌度质谱研究结果表明,5-Furd能够稳定SOD1构型,减缓其碰撞诱导去折叠;外源荧光光谱方法进一步证明5-Furd可以抑制SOD1的聚集.利... 分别利用离子淌度质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5-氟尿苷(5-Furd)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的相互作用.离子淌度质谱研究结果表明,5-Furd能够稳定SOD1构型,减缓其碰撞诱导去折叠;外源荧光光谱方法进一步证明5-Furd可以抑制SOD1的聚集.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5-Furd与SOD1的相互作用,阐明了二者的作用机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根据热力学函数推断二者的作用力类型为典型的疏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离子质谱 荧光光谱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5-氟尿苷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淌度质谱技术的离子光谱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娜 粟雯 +3 位作者 张谛 江游 方向 岳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5-642,I0006,I0001,共10页
离子光谱结合了质谱的高灵敏度和光谱的分子结构特异性的优势,可对蛋白质、多肽、糖类、寡核苷酸等复杂体系进行结构表征和鉴定。但当存在同分异构体时,离子光谱难以从叠加的谱图中得到单个异构体的光谱信息。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通过区... 离子光谱结合了质谱的高灵敏度和光谱的分子结构特异性的优势,可对蛋白质、多肽、糖类、寡核苷酸等复杂体系进行结构表征和鉴定。但当存在同分异构体时,离子光谱难以从叠加的谱图中得到单个异构体的光谱信息。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通过区分待测离子质荷比和分子空间尺寸差异来实现异构体的分离。离子淌度可以对异构体分离后分别引入到后续的光谱和质谱分析中,减少了由异构体引起的光谱叠加问题,光谱可以进一步验证离子淌度的分离效果,因此质谱、光谱、离子淌度谱的有机结合在得到异构体精确光谱的同时,也为离子淌度质谱分析带来了新的维度和深度。本文概述了近20年来基于各类离子淌度质谱技术的光谱仪器发展和应用情况,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多维度结构质谱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IMS) 离子光谱(ion spectroscopy IS) 结构质谱(structural mass spectrometry SMS) 低温离子光谱(cold/cryogenic ion spectroscopy C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的离子淌度质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霞 朱致君 +1 位作者 李灵军 李功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0-595,I0004,共17页
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是一类低丰度、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的翻译后修饰,由于其并未改变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难以通过传统的蛋白组学鉴定方法进行发现与鉴定。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依据不同离子在漂移管中与缓冲气体碰撞后迁移速率的不同... 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是一类低丰度、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的翻译后修饰,由于其并未改变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难以通过传统的蛋白组学鉴定方法进行发现与鉴定。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依据不同离子在漂移管中与缓冲气体碰撞后迁移速率的不同而快速分离离子,提供了一种基于构象、电荷数、尺寸和分子质量的分离手段,已在蛋白质立体化学修饰的鉴定与分离分析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文从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实验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漂移管离子淌度仪、行波离子淌度仪、微分迁移率分析仪、高场不对称离子淌度仪以及捕获离子淌度仪等5种商业化离子淌度仪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立体化学修饰高分辨离子淌度质谱分离分析与鉴定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立体化学修饰调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质谱表征策略,尤其对碰撞诱导去折叠技术在复合物手性构象差异中的研究进行阐述。最后,展望了基于IM-MS的立体化学修饰鉴定与定量等研究方向,以期为立体化学修饰的下一发展阶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质谱(IM-MS) 立体化学修饰 D-型突变多肽蛋白 神经肽受体 碰撞诱导去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质谱领域的新维度和新深度
18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距离质谱的上一个诺贝尔奖已经过去了20年,但目前的质谱技术并没有超越几十年前的模式,如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依然具有最高的质量分辨率,飞行时间质谱(TOF-MS)依然具有最快的扫描速度等。质谱领域的革命性工作在于提... 距离质谱的上一个诺贝尔奖已经过去了20年,但目前的质谱技术并没有超越几十年前的模式,如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依然具有最高的质量分辨率,飞行时间质谱(TOF-MS)依然具有最快的扫描速度等。质谱领域的革命性工作在于提高分析的精度、维度、广度和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技术 离子 质量分辨率 诺贝尔奖 扫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时间质谱峰值的漂移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树东 许明坤 孔祥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9-802,共4页
飞行时间质谱仪(ti 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TOF-MS)在分子团簇的激光电离/解离动力学研究中广泛使用。文章报道了在用脉冲355nm的YAG激光进行水/甲醇二元团簇的多光子电离研究中,发现在电离激光相对于脉冲分子束的不同延时下,... 飞行时间质谱仪(ti 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TOF-MS)在分子团簇的激光电离/解离动力学研究中广泛使用。文章报道了在用脉冲355nm的YAG激光进行水/甲醇二元团簇的多光子电离研究中,发现在电离激光相对于脉冲分子束的不同延时下,即激光作用于脉冲束的不同位置,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得的离子的质谱峰值发生漂移。在激光作用于脉冲束的中段时,离子的信号最强,同时离子的峰值漂移达到最大。分析认为:这种峰值漂移不是因为新质量数谱峰的出现,而是离子在穿越质谱仪的离子引出区和加速区极板时发生部分离子吸附,引起极板间电压的起伏造成的。离子在电场起伏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中观测到的离子峰值漂移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分子团簇 质谱 漂移 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分辨离子淌度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紫苏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桂清 杨宇森 +3 位作者 许艺敏 罗海凌 姚俊新 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采用高分辨离子淌度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中药紫苏茎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资源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色谱柱为HSS T3 (2.1×100 mm,1.8μm),运用色谱梯度洗脱溶剂A:水(0.1%甲酸)和B:乙腈(0.1%甲酸),操作条件为:流速0.... 采用高分辨离子淌度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中药紫苏茎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资源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色谱柱为HSS T3 (2.1×100 mm,1.8μm),运用色谱梯度洗脱溶剂A:水(0.1%甲酸)和B:乙腈(0.1%甲酸),操作条件为:流速0.45 mL·min^(-1),柱温30℃,进样体积1μL;通过质谱仪(SYNAPT G2-Si HD英国,沃特世)的高能量质谱碎片信息,参照数据库和文献资料从紫苏茎叶中鉴定10种化合物,包括6种黄酮及其苷类成分(芹菜素6,8-二葡萄糖苷、木樨草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苷、山奈酚3-葡萄糖醛酸-7-葡萄糖苷、芹菜素-7-氧-二葡萄糖醛酸、山奈酚-3-O-D-吡喃葡萄糖醛酸糖苷、芹菜素-7-氧-葡萄糖醛酸苷),以及4种有机酸类(咖啡酸、咖啡酸四聚体、迷迭香酸、葵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离子 液质联用 紫苏 质谱碎片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