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湖地区水耕人为土中漂白层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培燕
黄标
王虹
潘剑君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0-481,共12页
-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600)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50503)资助
-
文摘
采集太湖地区4个具有漂白层的水耕人为土剖面(E—A1、E—A2、E-A3、E—A4)及1个发育于相同母质上的一般水耕人为土剖面作为参照(Ref),描述了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土壤颗粒组成、黏粒矿物组成、铁氧化物以及大量和微量元素等,并探讨了漂白层成因。5个剖面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存60%~75%之间,且剖面中各层次变异系数较小,小于10%;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剖面各层次问变异系数也小于10%,指示漂白层与上覆和下伏土层发育在相似物质来源的土壤母质上;而E—A1剖面漂白层中较高的粉粒含量(75.04%)、较大的中细粉粒和中细粉粒/粗粉粒比值的变异系数(38.05%、61.85%)表明该剖面母质具有不均一性。说明E—A2、E—A3、E—A4、Ref剖面土壤性质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成土作用形成的,而E.Al剖面土壤的性质变化除受成土作用影响外,还受沉积环境的影响。E.A2、E—A3、E-A4剖面的漂白层中蒙脱石和蛭石、粉粒和粗粉粒、SiO2、CaO、Zr等含量高于上下土层,而水云母和绿泥石、游离铁、A12O3、Rb、Li、Ba、稀土元素(Rareearthelement,REE)等则相反;同时,参照剖面亦有与E—A2、E—A3、E—A4剖面类似的特点,只是漂白作用出现在耕作层,不能定义为漂白层;而E—A1剖面的部分性质则显示出空间上的不一致性,其粉粒含量并非漂白层最高,而是随剖面土层深度向下越来越大。这些变异表明,太湖地区水耕人为土漂白层的形成,可以由黄土性泻湖相沉积物经过水耕过程中水分的周期性淹水和排干,通过机械淋洗和活性铁的淋溶而形成(剖面E—A2、E.A3、E—A4),也可以是母质沉积的过程中受湖水水面升降,导致机械淋溶,然后水耕过程叠加活性铁的淋溶而形成(剖面E-A1)。
-
关键词
漂白层
母质
机械淋洗
铁的淋溶
同源性
-
Keywords
Ablic horizon
Parent materials
Mechanical washing
Leaching of iron
Homology
-
分类号
S151.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中国南方土壤中白色土层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章明奎
麻万诸
姚玉才
-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9-290,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207)
-
文摘
为了解具有"漂白层"土壤的分布规律、准确识别"漂白层",为土壤调查制图提供依据,从中国南方地区的浙江、福建和贵州等省采集了25个含白色土层的土壤剖面,分析这一地区土壤中白色土层的特征及其与地形、成土母质等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地区白色土层在质地、游离氧化铁和有机质含量等性状上有较大的变化。根据土壤颜色与游离氧化铁的剖面分布特征,可把研究的25个剖面中白色土层分为受母质影响的白色土层、受复合成土过程作用的白色土层和离铁作用形成的白色土层等3类。受母质影响的白色土层并非离铁作用的结果,其成因与母质中游离氧化铁含量较低或叠加母质有关;受复合成土过程作用的白色土层,其颜色与游离氧化铁存在不一致现象,白色土层是前期离铁作用的结果,而后期氧化铁在结构面上的淀积掩盖了漂白层的离铁特征;离铁作用形成的白色土层是真正用于土壤类别鉴定的"漂白层",其游离氧化铁含量明显低于其上覆或下伏土壤,以河谷平原、丘陵山地缓坡及山丘凹垅中的分布最为集中,其微地形表现为地表倾斜、低凹,易接受附近高处的水流,但地表一般不会积水,具有土内侧向排水的特点。为了区别于受母质影响的白色土层,建议在"漂白层"的鉴定标准中增加游离氧化铁含量与其上覆或下伏土壤的比较,建议标准为"漂白层的游离氧化铁含量为其上覆或下伏土壤的75%以下"。
-
关键词
白色土层
漂白层
成土母质
地形
游离氧化铁
离铁作用
-
Keywords
white color horizon
albic horizon
parent material
landform
free iron oxide
iron removal process
-
分类号
S15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川西名山县阶地漂洗土壤分类及参比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袁大刚
符伟
王家宽
蒲光兰
吴德勇
唐明军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省达县农业局大树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79)
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重点项目(07NG001-020)资助
-
文摘
经历了强烈漂洗作用的土壤是一类形态独特的土壤,在分类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四川西部漂洗土壤集中分布的名山县第二至五级阶地上对这类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水耕表层、水耕氧化还原层、漂白层、人为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等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确定及按顺序检索的方法,将其归入人为土纲,水耕人为土亚纲,简育水耕人为土和铁聚水耕人为土土类,漂白简育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亚类;同时按发生分类系统进行了类型划分,它们均归入漂洗水稻土亚类。比较而言,系统分类能更精确地区别土壤分异,有利于土壤精准化管理,但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
关键词
阶地
漂洗作用
漂白层
铁渗淋亚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中国土壤发生分类
-
Keywords
Terrace
Bleaching
Albic horizon
Iron-percoleached subhorizon
Chinese Soil Taxonomy
Genetic Soil Classification of China
-
分类号
S155.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