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漂浮式海上风电系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筹胜 朱玲 +6 位作者 任亚君 郝军刚 王富强 武明鑫 李帅 代敏 李祖辉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82-91,共10页
漂浮式海上风电是未来开发利用深远海风力资源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高昂开发成本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其中系泊系统的建造、安装成本约占总成本的20%。通过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系泊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梳理,探讨了系泊系统... 漂浮式海上风电是未来开发利用深远海风力资源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高昂开发成本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其中系泊系统的建造、安装成本约占总成本的20%。通过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系泊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梳理,探讨了系泊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优化方向以及施工重难点等,旨在降低系泊系统成本,推动漂浮式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海上风电 系泊系统 施工关键技术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海上光伏智能气候预警平台的实践与研究
2
作者 周程晟 方世东 《南方能源建设》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收集海上太阳能资源,还能实现智能化气候预警功能。[方法]研究通过结合海上光伏技术与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构建一种可行的智能化海上光伏气候预警平台。首先,利用漂浮式... [目的]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收集海上太阳能资源,还能实现智能化气候预警功能。[方法]研究通过结合海上光伏技术与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构建一种可行的智能化海上光伏气候预警平台。首先,利用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其次,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海洋天气状况并发出预警,以提高光伏发电的可靠性。[结果]试验表明,该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能够在不同海域及气象条件下有效收集太阳能,并利用智能化气象监测系统及时预警海洋气象变化。[结论]研究发现该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可为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借鉴,并向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光伏 漂浮式 气候预警 智能监测 A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国内外)标准体系分析及发展建议
3
作者 王琳一 范可 +1 位作者 杨欣 陈鹏飞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漂浮式海上风电作为开发深远海风资源的关键技术,正逐渐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与国外不同的复杂环境及特有的发展挑战,其标准化体系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本... 漂浮式海上风电作为开发深远海风资源的关键技术,正逐渐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与国外不同的复杂环境及特有的发展挑战,其标准化体系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漂浮式海上风电标准体系现状,通过对不同体系规范标准的对比分析,针对我国标准体系布局提出发展建议,为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海上风电 规范标准 体系布局 对比分析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风机合成纤维系泊系统优化分析
4
作者 黄玉佩 金涛 +5 位作者 黄建武 林葵庚 周益君 陶涌 陈莉 杨敏冬 《能源工程》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为了适应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建设发展需求,本文针对大容量风电机组系泊系统建设成本高的问题,开展系泊系统优化设计研究。采用多段式系泊设计,将传统刚性锚链与聚酯缆、配重质量相结合,通过自由衰减和动态响应模拟分析系统的自振频率和动... 为了适应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建设发展需求,本文针对大容量风电机组系泊系统建设成本高的问题,开展系泊系统优化设计研究。采用多段式系泊设计,将传统刚性锚链与聚酯缆、配重质量相结合,通过自由衰减和动态响应模拟分析系统的自振频率和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聚酯缆索系泊方案能够显著降低了漂浮平台的自振频率呈现柔性特征。通过优化配重质量,聚酯缆系泊方案在极端工况下垂荡、纵摇和横摇响应峰值分别为5.05m、-8.23°和0.81°,显著改善了平台的动态稳定性。聚酯缆系泊系统在满足API RP 2SK安全系数的前提下,成本较全锚链方案降低25.5%,展现出显著的经济性优势。聚酯缆索与配重结合的多段系泊方案可有效提高漂浮式风力风电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为大型漂浮式风机的系泊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多段系泊系统 聚酯缆 系泊系统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灰狼算法的漂浮式风电机组浮台内TMD参数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颖明 徐雪峰 +3 位作者 王晓东 张英豪 王瀚博 李彬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2-680,共9页
针对漂浮式风电机组浮台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参数调优的问题,以5 MW Barge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优化TMD参数配置。首先,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浮台内含TMD的漂浮式风电机组动力学模型,采用Levenb... 针对漂浮式风电机组浮台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参数调优的问题,以5 MW Barge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优化TMD参数配置。首先,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浮台内含TMD的漂浮式风电机组动力学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法进行模型未知参数辨识;其次,同时考虑塔顶和塔基控制目标,采用MOGWO算法优化TMD的刚度和阻尼参数;最后,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目标优化算法,使用MOGWO算法参数优化后的TMD对风电机组具有更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抑制 动力学模型 漂浮式风电机组 多目标灰狼算法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状态联合估计的漂浮式风机塔架结构载荷反演及状态分析
6
作者 王超 崔明浩 +2 位作者 周楠 陈鹏 程正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5,共9页
[目的]旨在研究波浪作用下漂浮式风机塔架的结构载荷反演方法及动力响应状态。[方法]以半潜型风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域仿真模拟测量数据,并且基于漂浮式风机的频域仿真模型计算塔架的质量归一化模态,将二者作为输入−状态联合估计(joint ... [目的]旨在研究波浪作用下漂浮式风机塔架的结构载荷反演方法及动力响应状态。[方法]以半潜型风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域仿真模拟测量数据,并且基于漂浮式风机的频域仿真模型计算塔架的质量归一化模态,将二者作为输入−状态联合估计(joint input-state estimation,JIS)算法的输入,对漂浮式风机塔架开展结构载荷反演以及实时状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JIS算法,以塔架节点的仿真数据作为算法的输入,估计的塔根载荷以及塔架节点响应与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实现了高精度的反演。[结论]反演结果验证了JIS算法的有效性,可以用于漂浮式风机的实时状态分析,保障漂浮式风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结构载荷反演 输入−状态联合估计 实时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海上风力机三维尾流模型研究
7
作者 张萍 李成诚 +3 位作者 韩烨 解鹏飞 檀宇航 刘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2-617,共6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接地系统所处的深海环境及特殊的系泊系统,综合考虑纵荡运动对入流风速和尾流区域膨胀的影响,基于二维BP工程尾流模型,提出一种三维尾流模型(3Dksg_BP),将该模型用于全尾流区域横向和垂向风速剖面的预测。预测结...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接地系统所处的深海环境及特殊的系泊系统,综合考虑纵荡运动对入流风速和尾流区域膨胀的影响,基于二维BP工程尾流模型,提出一种三维尾流模型(3Dksg_BP),将该模型用于全尾流区域横向和垂向风速剖面的预测。预测结果与风洞实验数据对比发现,下游1.7D、2.3D、5.0D和10.0D(D为风轮直径)等位置的预测精度均不低于97.6%。基于3Dksg_BP,研究不同频率和振幅下的纵荡运动对尾流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纵荡运动对尾迹的影响随频率和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下游距离的增加,纵荡运动对尾迹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海上风电 尾流 尾流模型 漂浮式风力机 平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概念设计和初步动力响应分析
8
作者 陈宇 祝磊 吴松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1-586,共6页
提出适用于南海200 m水域的新型漂浮式风电基础概念设计,并基于NREL 5 MW风力涡轮机对新型基础进行性能分析。采用莫里森方程和势流理论计算水动力载荷,并利用ANSYS/AQWA软件建立风力机结构与水动力数值模型,探究其在频域范围内的水动... 提出适用于南海200 m水域的新型漂浮式风电基础概念设计,并基于NREL 5 MW风力涡轮机对新型基础进行性能分析。采用莫里森方程和势流理论计算水动力载荷,并利用ANSYS/AQWA软件建立风力机结构与水动力数值模型,探究其在频域范围内的水动力性能,计算分析漂浮式风力机在不同波况下的时域动力响应。结果显示,该基础的固有周期能较好地避开常见波浪的周期范围,避免引起共振,水动力性能良好,在南海某海域1年、20年和50年一遇的3种波况下基础的运动响应均满足规范要求,能保证漂浮式风力机在极端海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漂浮式风力机 数值分析 动力响应 漂浮式基础 波浪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风电规模化开发的技术挑战
9
作者 赵大文 《能源工程》 2024年第6期13-22,共10页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漂浮式风电因其开发深远海域风能资源的独特优势而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漂浮式风电的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剖析了大规模开发漂浮式风电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包括漂浮式风电机组的优化设计、创新...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漂浮式风电因其开发深远海域风能资源的独特优势而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漂浮式风电的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剖析了大规模开发漂浮式风电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包括漂浮式风电机组的优化设计、创新型漂浮平台的研发、系泊系统的动态响应优化、高可靠性电力传输系统的构建以及适应性运维策略的制定等关键技术问题。同时,还概述了潜在的非技术挑战,如政策法规的完善、环境影响的评估、供应链的构建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基于上述分析,针对我国漂浮式风电产业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涉及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标准体系构建、国际合作机制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我国漂浮式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做出实质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电 规模化开发 漂浮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漂浮式海上风机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艳峰 杨锡运 王忻哲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5,共9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 针对漂浮式海上风机建模困难、频繁变桨造成的严重疲劳损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转矩-变桨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依赖漂浮式海上风机的数学模型,通过集成迭代学习控制策略改进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发电机电磁转矩和桨距角作为控制变量的多输入多输出控制器进行协调控制,允许非零度桨距角下风机用做动能缓冲,在平滑输出功率的同时减少变桨动作量。为证明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多种风场景下,与增益调度PI控制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漂浮式海上风机在满足发电功率平稳性的同时减缓了漂浮平台的俯仰运动,可有效降低漂浮式海上风机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漂浮式海上风机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转矩-变桨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风电技术现状及中国深远海风电开发前景展望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小燕 韩旭亮 秦梦飞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随着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及近海场址资源趋紧,适用于深远海域风资源利用的海上漂浮式风电成为中国海上风电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介绍国外和国内漂浮式风电发展历程与现状,详细阐述了漂浮式风电从样机示范、小型漂浮式风电场到大规模商业化开... 随着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及近海场址资源趋紧,适用于深远海域风资源利用的海上漂浮式风电成为中国海上风电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介绍国外和国内漂浮式风电发展历程与现状,详细阐述了漂浮式风电从样机示范、小型漂浮式风电场到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发展路径,分析不同漂浮式风电基础概念及其特点。剖析了中国漂浮式风电本土化发展所需要面临的技术挑战,主要包括大容量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低成本漂浮式风电基础平台、新型系泊系统国产化研制、动态缆系统研制、高效建造安装施工模式和智慧运维安全保障等。针对中国独有的海洋环境、港口码头状况和风电产业链情况,提出了海上漂浮式风电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研发设计适用于中国深远海抗台型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突破漂浮式风电降本平价发展瓶颈;考虑高效集约用海布局,规模化发展漂浮式风电场;强健漂浮式风电产业完整供应链,推进核心部件和设备国产化进程;创新“海上风电+”新模式新路径,探索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本文研究对海上漂浮式风电平价商业化开发和扩展海洋能源利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电 深远海 发展现状 风电基础 规模化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塔筒优化方法研究
12
作者 张晨 张保成 +1 位作者 张开升 王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2-660,共9页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高效利用风资源、减少用钢成本,开展漂浮式风电机组塔筒的结构优化设计。以船载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引入漂浮式基础的动态响应,作为影响塔筒弯曲变形的重要约束条件。在保证风电机组稳定功率输出的前提下,以...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高效利用风资源、减少用钢成本,开展漂浮式风电机组塔筒的结构优化设计。以船载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引入漂浮式基础的动态响应,作为影响塔筒弯曲变形的重要约束条件。在保证风电机组稳定功率输出的前提下,以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以塔筒构造要求和规范为基本约束条件,建立漂浮式基础风电机组塔筒的数值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完成了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在保证风电机组稳定性和正常功率输出要求下,塔筒的质量降低了35%,刚度提高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结构优化 质量控制 数值模型 风电机组塔筒 漂浮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MW级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的设计方案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13
作者 林琳 陈明杨 +3 位作者 杨鹏 沈盼盼 祝庆斌 张凯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1,共11页
[目的]针对15 MW级浮式风机,提出一种新型的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设计方案,并对平台性能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势流理论对平台进行频域水动力计算,对不同浪向下的平台波浪力和运动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应用叶素动量法计算叶轮气动载荷并将其... [目的]针对15 MW级浮式风机,提出一种新型的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设计方案,并对平台性能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势流理论对平台进行频域水动力计算,对不同浪向下的平台波浪力和运动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应用叶素动量法计算叶轮气动载荷并将其等效为风力系数,从而计算不同工况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平台时域响应,同时对系泊缆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平台垂荡和纵摇在平台运动固有频率处出现了峰值点,且发生的位置均远离波浪的主要能量区域;在风浪流作用下,相较于工作工况,极限工况下的平台最大纵摇角略小,而最大纵荡和垂荡响应幅值以及最大系泊张力更大。[结论]研究证明新型Spar漂浮式风电平台具有良好的稳性和水动力性能,在设计环境载荷下,平台响应和系泊力均能满足要求,能够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SPAR平台 水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缩放设计及一体化仿真的漂浮式风机虚拟重构方法
14
作者 贾玉超 邓石 +3 位作者 李帅 程正顺 胡志荣 杨灿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8,共10页
在漂浮式风机一体化设计中,由于整机厂商风机参数非完全公开,浮体设计单位仅能基于塔底载荷数据开展浮体及系泊系统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机缩放和一体化仿真的风机虚拟重构方法,通过对各参数进行趋势拟合,实现风机叶片及控制系统... 在漂浮式风机一体化设计中,由于整机厂商风机参数非完全公开,浮体设计单位仅能基于塔底载荷数据开展浮体及系泊系统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机缩放和一体化仿真的风机虚拟重构方法,通过对各参数进行趋势拟合,实现风机叶片及控制系统的关键参数重构,在“海油观澜号”7.25 MW漂浮式风电项目中使用;针对风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选取了合适参数以保证风机的平稳运行;最后进行一体化耦合分析以验证重构风机的动态响应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结果表明:该风机重构方法可以较好地重构目标风机关键参数,额定状态下功率达到7.25 MW,且动态气动性能稳定,功率曲线及推力曲线合理;基于重构风机的一体化仿真计算得到的重构风机与目标风机塔底主控载荷均值相对误差小于10%,塔底主控载荷吻合良好。该方法已通过“海油观澜号”的应用验证,为漂浮式风机浮体及系泊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油观澜号” 漂浮式风机 虚拟风机重构 缩放设计 塔底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振动测量的漂浮式风力机状态监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唐一皓 温斌荣 +3 位作者 张航 田新亮 周归勇 彭志科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213,共8页
以基于视觉的振动测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二维运动解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振动测量的漂浮式风力机(FWT)状态监测方法,可实现漂浮式风力机平台运动和塔筒振动的同步精准监测。虚拟运动仿真视频中,所提方法对漂浮式风力机运动/振动的识别... 以基于视觉的振动测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二维运动解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振动测量的漂浮式风力机(FWT)状态监测方法,可实现漂浮式风力机平台运动和塔筒振动的同步精准监测。虚拟运动仿真视频中,所提方法对漂浮式风力机运动/振动的识别误差不大于1%;在背景噪声干扰下,除漂浮式平台纵摇运动外,其他自由度运动识别误差小于5%。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浮式风力机模型试验的运动/振动识别中,可实现对漂浮式风力机状态的良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振动测量 状态监测 塔筒振动 平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海上风机与海水养殖组合结构水动力分析
16
作者 李嘉林 冯亮 +3 位作者 吴世界 胡性涛 梅华东 陈峰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6期1-8,29,共9页
为研究不同环境载荷对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动力响应的影响,以配备不同网衣密实度柔性养殖系统的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势流理论研究基础水动力性能,借助OrcaFlex软件建立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的耦合数值模型并进行时域耦合动... 为研究不同环境载荷对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动力响应的影响,以配备不同网衣密实度柔性养殖系统的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势流理论研究基础水动力性能,借助OrcaFlex软件建立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的耦合数值模型并进行时域耦合动力分析,得到动力响应结果。结果表明: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垂荡、纵摇和横摇固有周期均能避开常见波浪周期;养殖系统对平台的纵荡、纵摇和系泊缆张力有较大影响,对平台的垂荡影响较小;与风速和波浪周期相比,流速对平台动力响应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渔养殖平台 柔性养殖系统 耦合数值模型 时域耦合动力分析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波浪作用下漂浮式光伏阵列发电性能仿真分析
17
作者 陈魁啸 赵树杰 +3 位作者 张鹏 傅强 曾诚玉 孟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325,共9页
该文选用石岛海域环境及光资源条件,综合考虑波浪作用下光伏组件倾角和方位角改变对太阳辐射量接收的影响,以及阵列中各模块辐射量差异所导致额外的失配损失,提出一种考虑波浪荷载的漂浮式多体光伏阵列系统电能输出仿真模型,比较固定式... 该文选用石岛海域环境及光资源条件,综合考虑波浪作用下光伏组件倾角和方位角改变对太阳辐射量接收的影响,以及阵列中各模块辐射量差异所导致额外的失配损失,提出一种考虑波浪荷载的漂浮式多体光伏阵列系统电能输出仿真模型,比较固定式与漂浮式光伏系统的月度发电量并通过优化的变异系数评价漂浮式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波动性。该仿真方法可提高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进而提升光伏发电适应电力系统扰动能力。研究结果从电能输出及功率波动的角度验证了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光伏 波浪荷载 失配损失 发电性能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漂浮式薄膜光伏电站系统水动力特性分析
18
作者 成小飞 罗昱 +2 位作者 翟必垚 王兴刚 许条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1-128,共8页
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进行,海上漂浮式光伏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新战场。采用球形离散元法构建海上漂浮式薄膜光伏电站系统的数值模型,并在不同波高、周期和结构直径条件下进行水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验证采用的数值方法分析海上漂... 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进行,海上漂浮式光伏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新战场。采用球形离散元法构建海上漂浮式薄膜光伏电站系统的数值模型,并在不同波高、周期和结构直径条件下进行水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验证采用的数值方法分析海上漂浮式薄膜光伏电站系统水动力特性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着波高和结构直径增大,位移、波浪力和系泊力三者逐渐增大。随着周期增大,水平位移减小,垂直位移增大,水平波浪力先增大再减小,垂直波浪力在波高H=4.0 m和H=5.0 m时减小,在波高H=5.0 m和H=5.5 m时增大,迎浪侧系泊力先增大再减小,背浪侧系泊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在各种工况下,水平波浪力大于垂直波浪力,迎浪测系泊力大于背浪侧系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光伏 离散元方法 数值模拟 水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块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运动响应特性
19
作者 张喆 李嘉康 +1 位作者 樊天慧 姜雯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针对传统漂浮式光伏(Floating Photovoltaic,FPV)平台难以适应复杂海洋环境载荷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的多模块柔性连接FPV平台,模块之间采用铰接结构进行连接,使光伏阵列可以随波浪运动,从而降低结构间弯矩,提高光伏... 针对传统漂浮式光伏(Floating Photovoltaic,FPV)平台难以适应复杂海洋环境载荷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的多模块柔性连接FPV平台,模块之间采用铰接结构进行连接,使光伏阵列可以随波浪运动,从而降低结构间弯矩,提高光伏平台在海洋中的生存性能。采用AQWA软件对不同浪向角下多模块FPV平台的运动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运行海况下,为了使所提出的FPV运动性能最优,光伏阵列布置方向应与浪向呈30°~60°角;中心光伏最大垂荡位移达1.89 m,光伏组件被海水浸没,应采用较高的光伏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载荷 漂浮式光伏 柔性结构 模块化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光伏电站中漂浮方阵的流荷载数值预报研究
20
作者 黄国珍 席凯 +3 位作者 冯榆坤 陈熹 陈长馥 陈作钢 《太阳能》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漂浮式光伏电站遭遇突发泄洪等极端情况时流荷载骤增,对漂浮方阵的整体安全构成威胁,正确评估漂浮方阵的流荷载变得十分重要。以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的某大型漂浮式光伏电站为例,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单个浮体模型... 漂浮式光伏电站遭遇突发泄洪等极端情况时流荷载骤增,对漂浮方阵的整体安全构成威胁,正确评估漂浮方阵的流荷载变得十分重要。以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的某大型漂浮式光伏电站为例,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单个浮体模型所受流荷载进行数值研究,确定符合计算要求的最优网格数量;然后通过计算光伏组件以10行10列(即10×10)方式排布的漂浮方阵在0°~90°流向角下的流荷载,得到该漂浮方阵最大流荷载流向和初步的流荷载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对比分别利用3D、2.5D和2D计算方法得到的30×28漂浮方阵流荷载计算结果,完成了195×98漂浮方阵整体流荷载的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流向角下,0°流向角时漂浮方阵所受的流荷载最大,随着流向角增大流荷载逐渐减小;当流向角为90°时,流荷载达到最小值,仅为0°流向角时的48%左右。2)0°流向角时,迎流第1行浮体所受流荷载最大,受遮蔽效应影响,后续各行的流荷载逐渐减小。3)漂浮方阵所受流荷载基本不随列变化;30×28漂浮方阵中间某列采用2D和2.5D计算方法得到的漂浮方阵流荷载与采用3D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漂浮式光伏电站等类似大规模漂浮式结构物的流荷载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光伏电站 漂浮方阵 流荷载 数值模拟 2.5D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