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标志物对长江上游漂流性鱼卵漂流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伟 刘焕章 +1 位作者 段中华 曹文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2-1178,共7页
2008年4月7日在长江上游重庆江津-珞璜31 km的江段采用标志物对自然条件下大流量河流漂流性鱼卵的漂流方式进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流量稳定的情况下,在同一投放点投放的标志物的平均漂流速度具有显著差异,标志物在河流中的漂流密度以... 2008年4月7日在长江上游重庆江津-珞璜31 km的江段采用标志物对自然条件下大流量河流漂流性鱼卵的漂流方式进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流量稳定的情况下,在同一投放点投放的标志物的平均漂流速度具有显著差异,标志物在河流中的漂流密度以高峰值和低峰值相间的方式出现,高峰值随漂流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水平方向上标志物的分布以主流水域的漂流密度高于缓流水域,缓流水域未采集到标志物。采用传统产卵规模计算方法对标志物投放数量进行估算,各组的估算数量均小于实际投放数量,估算数量的准确性随漂流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总体估算数量为实际投放数量的16.6%。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长江上游鱼类产卵规模计算中引入时间系数以弥补随漂流时间的增加而引起的估算准确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标志物 漂流性鱼卵 漂流方式 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漂流性鱼卵的下沉速度与损失率初探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会元 余志堂 +2 位作者 梁秩乐 葛奕 罗家海 《水利渔业》 1996年第4期25-27,共3页
1993年5-7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尾汉江上游进行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发现蜀河口、白河,前房等产卵场所产出的激流性鱼卵在未孵化前都进入缓流区而沉没库底。经实测,流速0.27m/s时鱼卵开始下沉,0.18-0.25m/s陆续下沉,0.15m/s基本下沉,0... 1993年5-7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尾汉江上游进行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发现蜀河口、白河,前房等产卵场所产出的激流性鱼卵在未孵化前都进入缓流区而沉没库底。经实测,流速0.27m/s时鱼卵开始下沉,0.18-0.25m/s陆续下沉,0.15m/s基本下沉,0.1m/s全部下沉。依对1977年和程1993年产卵量的每年递增率计算,16年来漂流性卵每年损失5.45%.其中,草鱼、青鱼鲢、鳙减少16.84%、其他经济鱼类4.46%、小型龟类4.94%。需采取人工捕卵孵化-利用库弯库汊养育成幼鱼一投入入库等措施,方能恢复丹江口水库的四大家鱼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流性鱼卵 下沉速度 损失率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水动力学角度分析深潭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繁衍的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涛 张春泽 +1 位作者 周勤 赵旭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32-37,共6页
深潭浅滩连续分布是产漂性卵鱼类产卵场的典型特征.为了探究深潭对于鱼类产卵繁衍的生态学意义,利用单相自由液面Lattice-Bolzmann方法对不同来流条件下各类深潭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其主要水动力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研究鱼卵在... 深潭浅滩连续分布是产漂性卵鱼类产卵场的典型特征.为了探究深潭对于鱼类产卵繁衍的生态学意义,利用单相自由液面Lattice-Bolzmann方法对不同来流条件下各类深潭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其主要水动力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研究鱼卵在涡旋中的受力与运动模式,并针对理想涡旋与实际深潭中鱼卵运动过程分别开展数值模拟,探究鱼卵颗粒的运动规律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涡旋流动是深潭内的重要流场特征,涡旋数量与大小主要由河道流速及深潭形态决定.由于与主流存在显著的流速差异,当主流流速过高时,深潭可以为亲鱼提供丰富的宜产卵流速选择.另外,产在潭内的鱼卵在径向压差力作用下,能够在深潭内作比较稳定的离心涡旋运动,最终到达涡旋外周进入主流界面,该随流运动过程不但可以为鱼卵受精提供适宜的水动力环境,还能在主流流速较低时,增加鱼卵有效漂程,降低鱼卵沉底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 涡旋 漂流性鱼卵 深潭-浅滩 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的利泽航电枢纽生态调度研究
4
作者 邹橙 杨景文 +5 位作者 刘攀 林东升 陈文兵 唐金勇 安雪娇 刘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对河流生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嘉陵江全江渠化的工程背景下,梯级航电枢纽形成的缓流江段将无法为漂流性鱼卵提供适宜的漂流条件,导致鱼卵下沉死亡,鱼类资源萎缩。针对嘉陵江干流漂流性鱼卵孵化...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对河流生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嘉陵江全江渠化的工程背景下,梯级航电枢纽形成的缓流江段将无法为漂流性鱼卵提供适宜的漂流条件,导致鱼卵下沉死亡,鱼类资源萎缩。针对嘉陵江干流漂流性鱼卵孵化受阻的问题,提出利泽航电枢纽生态调度方案。首先,建立桐子壕航电枢纽至草街航电枢纽一维水动力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其次,确定了漂流性鱼卵孵化的流速阈值,据此制定利泽航电枢纽生态调度方案;最后,根据利泽航电枢纽的调度规则计算了生态调度期间的经济效益损失。研究结果显示,一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径流相关系数为0.88,纳什效率系数为0.78,能有效反映了模拟江段的流速变化过程。制定了利泽生态调度的第一天泄水1550 m^(3)/s,第二天泄水1820 m^(3)/s,第三天泄水2000 m^(3)/s,第四天泄水2400 m^(3)/s,第五天泄水1980 m^(3)/s,第六天泄水1550 m^(3)/s的最小下泄流量,能够满足漂流性鱼卵的流速需求;当天然径流无法满足时,需要亭子口水库配合开展联合生态调度。研究结果可为考虑漂流性鱼卵孵化需求的生态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拟 漂流性鱼卵 生态调度 类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