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球变暖和核电站温排水对大亚湾滨珊瑚钙化的影响 |
陈天然
余克服
施祺
陈特固
王嵘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2
|
海南岛沙老岸礁区滨珊瑚氧、碳同位素对气候的记录 |
吕炳全
王红罡
大场忠道
徐国强
岛村道代
丰田和弘
村山雅史
赵会民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3
|
涠洲岛滨珊瑚骨骼生长率变化对气候变暖和极端事件增加的响应 |
陈天然
郑兆勇
莫少华
周雄
陈特固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4
|
海南岛三亚滨珊瑚生长率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施祺
张叶春
孙东怀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5
|
海南岛龙湾港滨珊瑚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 |
程继满
周韫韬
刘羿
刘桂建
彭子成
聂宝符
陈特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6
|
海南岛近岸滨珊瑚稀土元素的年际变化与海平面等因素的相关性探讨 |
刘羿
彭子成
韦刚健
陈特固
孙若愚
贺剑峰
刘桂建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7
|
香港西贡滨珊瑚RE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刘羿
彭子成
韦刚健
陈特固
P.O.Ang
贺剑峰
刘桂建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8
|
南沙美济礁滨珊瑚骨骼密度条带的变化 |
张江勇
余克服
成鑫荣
施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9
|
南海北部滨珊瑚微结构的SEM分析及其对气候记录重建的意义 |
谢露华
韦刚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0
|
蓝碧海峡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 |
牛文涛
田鹏
林荣澄
陈彬
Suharsono
施晓峰
郑新庆
|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广东徐闻地区滨珊瑚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 |
刘丽
李文娟
刘楚吾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2
|
三亚湾滨珊瑚骨骼重金属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施祺
张叶春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3
|
广东省电白县大放鸡岛滨珊瑚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意义 |
彭子成
刘军华
刘桂建
贺剑峰
聂宝符
陈特固
温孝胜
|
《海洋地质动态》
|
2003 |
6
|
|
14
|
扁缩滨珊瑚(Porites compressa Dana)化学成分的研究 |
徐石海
李筱玲
郭书好
刘英平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
2003 |
0 |
|
15
|
广东雷州地区3种滨珊瑚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 |
刘皓
骆学贤
周操
刘丽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
2013 |
0 |
|
16
|
滨珊瑚不怕气候变化 |
胡德良
Elizabeth Pennisi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三沙市美济礁滨珊瑚记录的近百年海面温度变化 |
林紫云
余克服
施祺
陈天然
陶士臣
|
《热带地理》
|
2016 |
6
|
|
18
|
2种分子标记应用于澄黄滨珊瑚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可行性 |
田鹏
牛文涛
林荣澄
陈彬
Suharsono
|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
2014 |
3
|
|
19
|
近165年来中沙环礁中北暗沙滨珊瑚生长率及其对海温变化的响应 |
刘小菊
施祺
陶士臣
杨红强
张喜洋
周胜男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利用ITS基因研究徐闻滨珊瑚的系统发生关系 |
李文娟
刘楚吾
刘丽
廖宝林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