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在量化滨海蓝碳储量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康濒月 李佳旭 +1 位作者 宁园力 李洪远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75-5089,共15页
科学量化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碳汇能力是制定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措施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然而缺乏对滨海蓝碳量化方法和技术体系的比较与系统评... 科学量化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碳汇能力是制定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措施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然而缺乏对滨海蓝碳量化方法和技术体系的比较与系统评述。梳理了近五年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在蓝碳储量量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在归纳总结量化蓝碳的分类与预测路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遥感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的适用性,聚焦分类与预测路径的模型表现及量化指标。结果表明,分类与预测途径难以完全替代彼此,分类路径适用于缺乏足够碳储量数据情形下快速量化蓝碳实现空间化,而预测路径适用于精确量化碳储量的连续变量值,在未来需发展“先分类、再预测”整合路径以提高结果精度与研究效率;提出考虑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干预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动态等多重因素,发展蓝碳时空动态监测体系,以支持滨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蓝碳 机器学习 多源遥感数据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盐沼湿地蓝碳碳汇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金戈 覃国铭 +5 位作者 张靖凡 卢哲 吴靖滔 毛鹏 张璐璐 王法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5-781,共17页
滨海蓝碳主要指被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所固定的碳,这部分碳对于减缓气候变暖意义重大。其中盐沼湿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分布广泛的滨海湿地,受到人类活动的扰动较多,其碳汇估算的数据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收集... 滨海蓝碳主要指被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所固定的碳,这部分碳对于减缓气候变暖意义重大。其中盐沼湿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分布广泛的滨海湿地,受到人类活动的扰动较多,其碳汇估算的数据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收集我国的盐沼湿地相关研究与数据,本文对我国盐沼湿地的分布现状及其碳储量、碳埋藏、碳来源、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总结,其中我国盐沼湿地的分布面积为(1.27~3.43)×10^(5) hm^(2),总碳储量为(7.5±0.6)Tg,碳埋藏速率为7~955 g C/(m^(2)·a),非CO_(2)温室气体通量分别为23.6~986μg CH_(4)/(m^(2)·h)和1.58~110μg N_(2)O/(m^(2)·h)。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我国盐沼湿地碳汇功能的研究,指出我国盐沼湿地碳循环研究仍需加深对机制机理的解析和关键调控因子的探究,以期让盐沼湿地蓝碳为我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蓝碳 盐沼湿地 循环 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生态修复区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庆会 程浩 +4 位作者 刘思琪 徐雪梅 陈虹 韩建波 杜金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23-6131,共9页
为探究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大气界面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采用涡度相关法,利用2016~2021年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的CH_(4)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CH_(4)通量四季平均日变化特点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 为探究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大气界面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采用涡度相关法,利用2016~2021年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的CH_(4)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CH_(4)通量四季平均日变化特点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河口“退塘还湿”生态修复区域,不同季节CH_(4)通量值的平均日变化波动趋势和范围不同.夏、秋和冬季白天CH_(4)通量值在零左右波动,四季CH_(4)排放平均日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05:30、01:30、02:30和09:00,整体上表现为12:00之前为CH_(4)源,12:00之后为弱CH_(4)汇或CH_(4)源/汇功能不明显.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四季CH_(4)通量平均日变化振幅大小和日平均值均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修复区CH_(4)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空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和风速(WS).其中,春季Ta与CH_(4)通量显著负相关,WS与CH_(4)通量显著正相关,两变量共解释43.8%的CH_(4)通量变动;夏季PAR与CH_(4)通量显著负相关;冬季,Ta与CH_(4)通量显著负相关,PAR与CH_(4)通量显著正相关.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多年不同季节生态系统−大气界面的CH_(4)通量范围为−60.9~155nmol/(m^(2)·s),CH_(4)通量平均值为14.05nmol/(m^(2)·s),多年CH_(4)平均净释放量为5.32gC/(m^(2)·a),即辽河口“退塘还湿”修复区表现为CH_(4)的源,单位面积百年增温潜势为198.46g CO_(2)-eq/m^(2).本研究对充分认识滨海盐沼湿地碳源/汇功能和合理评估湿地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CH_(4)通量 池塘养殖 退塘还湿 滨海蓝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