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生境条件下滨海芦苇湿地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6
- 1
-
-
作者
屈凡柱
孟灵
付战勇
孙景宽
刘京涛
宋爱云
-
机构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31-173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1088)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5CL013)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5LE16)
-
文摘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和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取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两种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植物体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退耕芦苇湿地土壤TC、TN的含量明显增加,TP的含量变化不大。2)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土壤R_(C、N、P)分别为42.6:1.6:1、71.2:2.0:1,R_(NP)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1)和我国平均水平(5.2),土壤表现为N限制。新生湿地土壤剖面中,R_(CN)和R_(CP)变化剧烈;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退耕湿地土壤R_(C、N、P)值规律性较好,R_(CN)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R_(CP)和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中芦苇整株R_(CN)、R_(CP)和R_(NP)平均值分别为78.2、1753、22.4;67.0、1539、23.0。开垦活动可以降低芦苇植物体R_(CN)和R_(CP)值,但由于芦苇植物体本身对R_(NP)的约束性较高,对R_(NP)值的影响不大,芦苇植株R_(NP)约为23。以上结论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
C、N
、P化学计量特征
不同生境
滨海芦苇湿地
黄河三角洲
-
Keywords
C, N, and P stoichiometry
different habitats
reed-dominated coastal wetland
the Yellow River Delta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