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明显压实的滨海相沉积孔隙度识别及其机理与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起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104,共14页
通过建立沉积压实理论模式和由土体单元压缩前后体积、孔隙比、孔隙度变化的理论关系所导出的压实度与孔隙度关系式表明,沉积过程中下伏沉积压实度不发生变化时,上覆沉积孔隙度变化取决于初始沉积孔隙度,因沉积环境变化导致初始沉积孔...
通过建立沉积压实理论模式和由土体单元压缩前后体积、孔隙比、孔隙度变化的理论关系所导出的压实度与孔隙度关系式表明,沉积过程中下伏沉积压实度不发生变化时,上覆沉积孔隙度变化取决于初始沉积孔隙度,因沉积环境变化导致初始沉积孔隙度发生变化,造成沉积孔隙度与沉积深度不相关,出现下伏沉积孔隙度大于上覆沉积的情况。这是下伏沉积孔隙水不能排出,呈欠压实状态的表现。当无沉积外干扰因素,连续沉积过程中出现土柱下部孔隙度大于土柱上部时,土柱下部一定处于欠压实状态,这是识别滨海相沉积上覆沉积后未被再压实的重要标志。通过广东沿海8个工程场地58个钻孔191个土样相同钻孔相同命名土,及广东和国内其他有关地区不同场地共208个土样不同钻孔相同命名土孔隙度与分布深度比较,分析显示,大约40 m以内或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滨海相沉积在垂向和横向分布上普遍存在这种欠压实特征。提出沉积压实大致具随序发生的三个阶段:1)最表层的薄层在初始沉积孔隙度影响下的初始沉积压实阶段; 2)欠压实阶段; 3)再压实阶段。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滨海相沉积一般渗透性差,泄水环境不好,除沉积外因素导致再压实的局部相关沉积层外,近地表40 m以内或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滨海相沉积压实下沉量不明显,在用滨海相沉积研究古海平面及海岸地壳运动时,一般情况可不考虑沉积压实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相沉积
初始
沉积
孔隙度
初始
沉积
压实
压实度
欠压实
压实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江口岛屿全新世沙堤的年代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一兴
郑卓
+2 位作者
萧一亭
汤永杰
陈聪
《热带地理》
2016年第3期388-398,共11页
通过对珠江口岛屿小型海湾如珠海淇澳岛和澳门黑沙滩一级阶地上的古沙坝/沙丘进行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全新世潮间带砂体沉积的底部年代根据光释光测年结果和沉积速率推算,超过9 ka。海岸带形成的古沙坝或风成砂质...
通过对珠江口岛屿小型海湾如珠海淇澳岛和澳门黑沙滩一级阶地上的古沙坝/沙丘进行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全新世潮间带砂体沉积的底部年代根据光释光测年结果和沉积速率推算,超过9 ka。海岸带形成的古沙坝或风成砂质沉积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大部分老于新石器文化堆积的器物年代,表明全新世高海面期砂质滨海相沉积的形成先于新石器人类活动遗迹。潮间带砂质滨海相沉积的上覆地层常在6.5 ka左右快速转变为潮上带的风成沉积-人类活动混合堆积,导致文化层中沉积物粒度分选变差,参数波动较大。淇澳岛小沙澳湾9―4.3 ka的滨海相砂质沉积的顶部目前位于海拔+4.8 m,这一高程可能与构造抬升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岛屿
全新世
滨海相沉积
粒度分析
光释光
海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纪地层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平日
黄镇国
+1 位作者
张仲英
李孔宏
《地理科学》
1984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珠江三角洲总面积860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932.5平方公里,占80.6%,其余为突起在平原上的岛丘,计160余座。关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第四纪地层,前人曾分为三段,即:下段为 Q41河流相沉积层和三角洲相沉积层,中段为Q:42风化层;上段为Q43...
珠江三角洲总面积860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932.5平方公里,占80.6%,其余为突起在平原上的岛丘,计160余座。关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第四纪地层,前人曾分为三段,即:下段为 Q41河流相沉积层和三角洲相沉积层,中段为Q:42风化层;上段为Q43三角洲相沉积层[1]。或者下段为Q41—Q42的陆相层;中段为Q42—Q43的滨海相层;上段为Q43的河海混合相层[2]。这些划分,因当时C14年代数据不足,多属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浊流
粘土
粉砂质
河谷地貌
流动(力学)
第四纪地层
滨海相沉积
陆相
河流相
冲积相
河相
三角组
沉积
相
海相层
风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东山岛—诏安湾一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断块活动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玉仁
丁祥焕
《台湾海峡》
CAS
1986年第1期49-57,共9页
东山岛一诏安湾一带地处闽粤交界,是华南地区主要强震发生区之一。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参考有关文献,拟从地貌水准面和滨海相沉积层的变形,结合沟谷、河床、分水岭、水系、洪积扇和温泉等,分析其晚更新世以来断裂-断块活动特征。
关键词
晚更新世
诏安湾
沉积
层
断块活动
地壳运动
福建东山岛
滨海相沉积
断陷盆地
地堑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明显压实的滨海相沉积孔隙度识别及其机理与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起浩
机构
广东省地震局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104,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2018年老专家科研基金(2018-05)~~
文摘
通过建立沉积压实理论模式和由土体单元压缩前后体积、孔隙比、孔隙度变化的理论关系所导出的压实度与孔隙度关系式表明,沉积过程中下伏沉积压实度不发生变化时,上覆沉积孔隙度变化取决于初始沉积孔隙度,因沉积环境变化导致初始沉积孔隙度发生变化,造成沉积孔隙度与沉积深度不相关,出现下伏沉积孔隙度大于上覆沉积的情况。这是下伏沉积孔隙水不能排出,呈欠压实状态的表现。当无沉积外干扰因素,连续沉积过程中出现土柱下部孔隙度大于土柱上部时,土柱下部一定处于欠压实状态,这是识别滨海相沉积上覆沉积后未被再压实的重要标志。通过广东沿海8个工程场地58个钻孔191个土样相同钻孔相同命名土,及广东和国内其他有关地区不同场地共208个土样不同钻孔相同命名土孔隙度与分布深度比较,分析显示,大约40 m以内或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滨海相沉积在垂向和横向分布上普遍存在这种欠压实特征。提出沉积压实大致具随序发生的三个阶段:1)最表层的薄层在初始沉积孔隙度影响下的初始沉积压实阶段; 2)欠压实阶段; 3)再压实阶段。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滨海相沉积一般渗透性差,泄水环境不好,除沉积外因素导致再压实的局部相关沉积层外,近地表40 m以内或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滨海相沉积压实下沉量不明显,在用滨海相沉积研究古海平面及海岸地壳运动时,一般情况可不考虑沉积压实影响。
关键词
滨海相沉积
初始
沉积
孔隙度
初始
沉积
压实
压实度
欠压实
压实下沉
Keywords
littoral sediment
initial sedimentary porosity
initial sediment compaction
compaction degree
under-compaction
compaction subsidence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口岛屿全新世沙堤的年代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一兴
郑卓
萧一亭
汤永杰
陈聪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珠海市博物馆
出处
《热带地理》
2016年第3期388-39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30101)
文摘
通过对珠江口岛屿小型海湾如珠海淇澳岛和澳门黑沙滩一级阶地上的古沙坝/沙丘进行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全新世潮间带砂体沉积的底部年代根据光释光测年结果和沉积速率推算,超过9 ka。海岸带形成的古沙坝或风成砂质沉积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大部分老于新石器文化堆积的器物年代,表明全新世高海面期砂质滨海相沉积的形成先于新石器人类活动遗迹。潮间带砂质滨海相沉积的上覆地层常在6.5 ka左右快速转变为潮上带的风成沉积-人类活动混合堆积,导致文化层中沉积物粒度分选变差,参数波动较大。淇澳岛小沙澳湾9―4.3 ka的滨海相砂质沉积的顶部目前位于海拔+4.8 m,这一高程可能与构造抬升运动有关。
关键词
珠江口岛屿
全新世
滨海相沉积
粒度分析
光释光
海平面
Keywords
Pearl River Estuary Islands
Holocene
littoral deposit
grain-size analysis
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sea level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纪地层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平日
黄镇国
张仲英
李孔宏
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理科学》
1984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文摘
珠江三角洲总面积860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932.5平方公里,占80.6%,其余为突起在平原上的岛丘,计160余座。关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第四纪地层,前人曾分为三段,即:下段为 Q41河流相沉积层和三角洲相沉积层,中段为Q:42风化层;上段为Q43三角洲相沉积层[1]。或者下段为Q41—Q42的陆相层;中段为Q42—Q43的滨海相层;上段为Q43的河海混合相层[2]。这些划分,因当时C14年代数据不足,多属推论。
关键词
三角洲
浊流
粘土
粉砂质
河谷地貌
流动(力学)
第四纪地层
滨海相沉积
陆相
河流相
冲积相
河相
三角组
沉积
相
海相层
风化层
分类号
P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东山岛—诏安湾一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断块活动性
被引量:
3
4
作者
陈玉仁
丁祥焕
机构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综合队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1986年第1期49-57,共9页
文摘
东山岛一诏安湾一带地处闽粤交界,是华南地区主要强震发生区之一。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参考有关文献,拟从地貌水准面和滨海相沉积层的变形,结合沟谷、河床、分水岭、水系、洪积扇和温泉等,分析其晚更新世以来断裂-断块活动特征。
关键词
晚更新世
诏安湾
沉积
层
断块活动
地壳运动
福建东山岛
滨海相沉积
断陷盆地
地堑盆地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明显压实的滨海相沉积孔隙度识别及其机理与意义
徐起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珠江口岛屿全新世沙堤的年代与沉积环境
万一兴
郑卓
萧一亭
汤永杰
陈聪
《热带地理》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纪地层
李平日
黄镇国
张仲英
李孔宏
《地理科学》
198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建东山岛—诏安湾一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断块活动性
陈玉仁
丁祥焕
《台湾海峡》
CAS
198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