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优先——城市滨河空间规划设计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毛建强 金春早 滕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介绍了城市滨河空间的概况,对其生态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如何以生态优先的原则探索了城市滨河空间的规划设计,即水体的生态净化、驳岸的生态化设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
关键词 城市滨河空间 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详细规划中城市滨河空间管控模式研究——以杭州南站单元控规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勋 许超 +1 位作者 李佳虹 周玲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85,共5页
文章研究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围绕“蓝绿统筹,功能复合”这一规划目标,在详细规划层面上对城市滨河空间进行管控的策略和方法。并结合杭州南站单元控规编制实践经验,提出“一线、一带、一通道、功能认定、多指标”的管控模式。同时... 文章研究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围绕“蓝绿统筹,功能复合”这一规划目标,在详细规划层面上对城市滨河空间进行管控的策略和方法。并结合杭州南站单元控规编制实践经验,提出“一线、一带、一通道、功能认定、多指标”的管控模式。同时探索在滨河空间管控线划定和指标确定过程中,运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辅助确定滨河空间管控线和指标的方法,弥补单纯依靠经验判断确定控制指标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规划 滨河空间 管控模式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中心城区街道滨河空间特征对健身活动的影响
3
作者 杨菲 王洪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2期43-50,共8页
街道滨河空间作为兼具人工与自然双重属性的公共空间,对健身者的吸引力持续攀升。文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踏查、研究员打分、行为注记、网络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空间特征与健身活动数据,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 街道滨河空间作为兼具人工与自然双重属性的公共空间,对健身者的吸引力持续攀升。文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踏查、研究员打分、行为注记、网络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空间特征与健身活动数据,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散点拟合分析探究街道滨河空间特征对健身活动的影响关系,最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改造以检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空间可进入性、地面安全性等因子对天津市中心城区街道滨河空间中的健身活动具有显著影响;2)不同类型街道滨河空间特征对健身活动的影响范围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能够为其他城市街道滨河空间健身活动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对天津市中心城区街道滨河空间健身服务方面的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活动 街道滨河空间 空间特征 影响因子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4
作者 张娟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从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研究动态、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原则、设计策略等方面,分析近年来我国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情况。
关键词 滨河空间 景观 生态 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慧洁 王亚楠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有效提升城市滨河空间,以空间正义为切入点,探索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优化策略。针对滨河景观设计中空间正义缺失的表现提出问题,重构滨河景观设计逻辑和思路,提出优化生态蓝绿景观、整合多样景观资源、打... 为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风貌,有效提升城市滨河空间,以空间正义为切入点,探索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优化策略。针对滨河景观设计中空间正义缺失的表现提出问题,重构滨河景观设计逻辑和思路,提出优化生态蓝绿景观、整合多样景观资源、打造立体慢行交通、丰富多元空间体验的策略,旨在提升城市滨河空间风貌,实现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为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城市滨河 滨河空间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河区绿地景观空间的整体发展——基于上海滨河区域绿地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允芳 李笑琳 +1 位作者 黄静 石铁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7-256,共10页
运用GIS技术和Fragstats4.2景观指数分析,采用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度2个空间构成指标和5个常用景观指数,从总体构成、具体河段以及主城与郊区差异比较3个方面分析滨河区主干河流周边绿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整体区域植被覆盖度不高。... 运用GIS技术和Fragstats4.2景观指数分析,采用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度2个空间构成指标和5个常用景观指数,从总体构成、具体河段以及主城与郊区差异比较3个方面分析滨河区主干河流周边绿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整体区域植被覆盖度不高。休闲服务类绿地占比较小,分布分散,连通度低。自然形态类绿地占比相对较大,集中分布,连接度低。农业生产类占比大,集中成片,连接度高;中小型河流的公园休闲服务空间体系完善,连接度较好。区域性和流域性两级河流绿地空间功能单一,连接度需提升;主城区主体类型公园和乔木林地分布较之郊区分散,连通性更好。研究结果为城市滨河区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借鉴,对于提升复合生态功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河空间 绿地 蓝绿基础设施 景观格局指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生态观的滨河公共空间景观提升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尧钦 王芳 +2 位作者 沈丹 张姝 黄希为 《现代园艺》 2021年第9期155-157,159,共4页
河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融合的重要载体。滨河空间作为人民健康生活的公共区域,普遍存在生态治理不足、景观品质不佳等问题。结合抚州市抚河项目实践,以大生态观为指引,立足全局理念和系统思维... 河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融合的重要载体。滨河空间作为人民健康生活的公共区域,普遍存在生态治理不足、景观品质不佳等问题。结合抚州市抚河项目实践,以大生态观为指引,立足全局理念和系统思维,提出重湿地、保安全、改水岸、优空间、串体系、创活力六大对策,从提升生态效益、优化公共空间、联动滨水区域3方面,提出改善河流生态系统、优化河流景观品质、激活公共空间活力的技术措施,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人居环境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生态观 滨河公共空间 生态修复 景观提升 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与观景——城市跨河桥梁的空间营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赖亚平 龙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0,26,共8页
将跨河桥梁和与其邻接的城市滨河空间作为具有密切关联的整体进行空间营造研究,分析了跨河桥梁的空间构成与景观形态特征,提出了通过整合桥位周边空间资源,构建休闲、运动和文化娱乐的场所,延伸城市休闲空间来营造桥头空间;通过提升人... 将跨河桥梁和与其邻接的城市滨河空间作为具有密切关联的整体进行空间营造研究,分析了跨河桥梁的空间构成与景观形态特征,提出了通过整合桥位周边空间资源,构建休闲、运动和文化娱乐的场所,延伸城市休闲空间来营造桥头空间;通过提升人行过桥舒适度,创造复合多样驻留和观景功能来营造桥面空间;通过优化桥下空间形态和改善采光环境,采用绿化配置来营造桥下空间,以期为今后跨河桥梁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滨河空间 桥梁 景观 空间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