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滥用诉讼之侵权责任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8,共12页
滥用诉讼是实务上的多发案件,对公正司法荼毒日甚,且囿于实体法律规制阙如,其已成理论与实务两界之难题。滥用诉讼之侵权责任证成难点主系于主观过错洞察与客观损害厘定。主观层面需至恶意之衔,从合法性与合理性两条主线予以结合考察。... 滥用诉讼是实务上的多发案件,对公正司法荼毒日甚,且囿于实体法律规制阙如,其已成理论与实务两界之难题。滥用诉讼之侵权责任证成难点主系于主观过错洞察与客观损害厘定。主观层面需至恶意之衔,从合法性与合理性两条主线予以结合考察。客观损害主系纯粹经济损失,根据现行《侵权责任法》关于一般侵权责任之规定,通过对"权益保护"进行目的性限缩解释,在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可以对滥诉行为课以侵权责任。对于有错误裁决之滥诉类型,亦不可违既判力制度之矩矱,应当结合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之相关规定,通过再审、第三人撤销之诉或执行异议之诉先行撤销错误裁决之前提下,再另行提起侵权之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诉讼 民事诉讼 侵权责任 恶意诉讼 纯粹经济损失 既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滥用诉讼程序治理中的律师责任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志强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律师既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策划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也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重要防治机制。在我国滥用诉讼程序治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知律师在滥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在实行任意代理的民事诉讼中,区分... 律师既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策划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也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重要防治机制。在我国滥用诉讼程序治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知律师在滥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在实行任意代理的民事诉讼中,区分并明晰律师在滥用诉讼程序中的责任,构建并完善包括程序法责任、律师职业伦理责任、民事实体法责任和刑事法责任在内的多层次责任承担机制。重新审视作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重要修正机制的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对于滥用诉讼程序治理的作用机理,并逐步探索在民事诉讼中渐进式导入律师强制代理制度,以期发挥律师强制代理对于抑制滥用诉讼程序、促进诉讼、减轻法官释明和实质性保障当事人诉权的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诉讼程序 律师责任 律师强制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滥诉治理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39,共8页
本质上,恶意诉讼、诉讼欺诈和虚假诉讼都是诉讼失范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在规制诉讼失范现象的立法与司法的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策离散性,很大程度上缘于对现象认知的碎片化。中外经验表明,滥用诉讼程序是能够整合各种诉讼失范现象的... 本质上,恶意诉讼、诉讼欺诈和虚假诉讼都是诉讼失范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在规制诉讼失范现象的立法与司法的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策离散性,很大程度上缘于对现象认知的碎片化。中外经验表明,滥用诉讼程序是能够整合各种诉讼失范现象的上位概念,能够涵盖滥用诉权、滥用诉讼权利及其他形态的滥诉行为。以此为基础,对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认定需要适当降低标准,同时,为防止制裁的扩大化,又应施以柔性制裁并增设必要的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诉讼程序 滥用诉权 滥用诉讼权利 恶意诉讼 诉讼欺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专利侵权诉讼滥用的规制:价值与模式 被引量:4
4
作者 朱雪忠 彭祥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57,共9页
我国现有规制专利侵权诉讼滥用行为的法律制度供给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概念多元化导致的认知偏差和缺乏特定价值取向下的立法担忧,使得该法律制度的构建无法依据正确的价值基础选择规制模式,最终造成法律依据缺失、法官判... 我国现有规制专利侵权诉讼滥用行为的法律制度供给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概念多元化导致的认知偏差和缺乏特定价值取向下的立法担忧,使得该法律制度的构建无法依据正确的价值基础选择规制模式,最终造成法律依据缺失、法官判案困难的后果。构建规制专利侵权诉讼滥用的制度,需要在解析专利侵权诉讼滥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区分专利权限制和对专利侵权诉讼行为的限制、平衡诉讼权利保障和禁止诉讼滥用的关系、协调专利侵权诉讼滥用禁止制度和竞争法规制的关系,实现规制专利侵权诉讼滥用的价值取向与民事诉讼基本价值目标的统一,并通过综合运用原则性规制、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具体的程序性规制形成禁止滥用专利侵权诉讼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侵权诉讼 诉讼滥用 价值取向 规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知识产权案中的滥用法律诉讼问题
5
作者 王卫东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2期62-63,共2页
一、滥用法律诉讼的法律概念 滥用法律诉讼主要是英美侵权行为法的概念,是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大陆法国家的实体法并无滥用法律诉讼的明确规定,并不把滥用法律诉讼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而往往是通过判例或者在程序法中对其作出相应的... 一、滥用法律诉讼的法律概念 滥用法律诉讼主要是英美侵权行为法的概念,是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大陆法国家的实体法并无滥用法律诉讼的明确规定,并不把滥用法律诉讼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而往往是通过判例或者在程序法中对其作出相应的规范。在英美法中,如果被告恶意地、没有合理根据,而对原告提起诉讼;诉讼的结果有利干原告,即被告造成的诉讼失败;原告因此受到损害。在这些情况下,原告可以提起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行为诉讼,从被告那里获得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法律诉讼 知识产权案 侵权行为法 法律概念 提起诉讼 英美法 原告 实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秀举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72,共10页
虽然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已经得到德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但是出于维护法的安定性的考虑,德国学者还是希望尽可能从现有的法律规定出发解决相应问题,而仅在特殊情况下才将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诉讼行为交由法官裁判。... 虽然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已经得到德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但是出于维护法的安定性的考虑,德国学者还是希望尽可能从现有的法律规定出发解决相应问题,而仅在特殊情况下才将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诉讼行为交由法官裁判。虽然德国的立法者日益强调当事人乃至法院应当诚实地进行诉讼,但是司法实践并未就这一问题的解决找到统一答案。时至今日,德国法院基本上仍在沿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案件类型化解决方案。德国学者认为,归根结底,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并非属于立法问题,而是法官根据个案进行裁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 滥用诉讼 真实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恶意诉讼及其法律规制探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邱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2-293,共2页
一、恶意诉讼的概念界定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历史背景、法治传统的不同以及考察视角的差异,国内外关于恶意诉讼的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学界并无通说。英美法系国家将"滥用法律诉讼"作为实体法上的一类侵权行为加以规制,其含义大致为... 一、恶意诉讼的概念界定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历史背景、法治传统的不同以及考察视角的差异,国内外关于恶意诉讼的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学界并无通说。英美法系国家将"滥用法律诉讼"作为实体法上的一类侵权行为加以规制,其含义大致为:被告恶意地、没有合理、合适的理由而使原告陷入一种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并因此受到损害,且诉讼结果有利于原告的行为。大陆法系国家除葡萄牙明确界定了"恶意诉讼"的内涵外,多数国家将恶意诉讼纳入禁止权利滥用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制范围而无明确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诉讼 法律规制 民事诉讼 英美法系国家 滥用法律诉讼 大陆法系国家 公序良俗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专利侵权诉讼的失范现象及其治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朱雪忠 彭祥飞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9,共9页
专利侵权诉讼制度作为一种维护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功能的纠偏机制,近年来日益被异化为攫取不当利益、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失范理论从个体行为和制度构成两个层面,提供了分析专利侵权诉讼失范现象的视角和方式。个体层面专侵权诉讼的... 专利侵权诉讼制度作为一种维护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功能的纠偏机制,近年来日益被异化为攫取不当利益、打击竞争对手的工具。失范理论从个体行为和制度构成两个层面,提供了分析专利侵权诉讼失范现象的视角和方式。个体层面专侵权诉讼的滥用行为,产生于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行为理性的有限性。制度层面则因专利制度的固有弊端和权利保障失衡产生制度缺位。专利侵权诉讼的失范现象,损害诉讼相对方的合法权益,降低司法公信力和权威,破坏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建议从明确价值引导、完善事前预防机制和建立针对滥诉的惩罚制度三个方面对专利侵权诉讼的失范现象进行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范 专利侵权诉讼 诉讼滥用 滥诉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案登记制背景下档案开放滥诉的认定及其治理研究--基于187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健 王志成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1,共3页
近年来,随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群众的诉权得到了充分保障。与此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档案开放滥诉现象也愈发突出。实践中部分申请人因档案部门档案开放工作无法满足于自身需要,遂出于泄愤、报复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反复起诉档案部门... 近年来,随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群众的诉权得到了充分保障。与此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档案开放滥诉现象也愈发突出。实践中部分申请人因档案部门档案开放工作无法满足于自身需要,遂出于泄愤、报复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反复起诉档案部门,从而造成档案开放领域的滥诉现象突出。对此,笔者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的187份司法案例为样本,对档案开放滥诉现象进行界定,继而深究档案开放申请人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因,最后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层面探索档案开放滥诉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案登记制 裁判文书 司法案例 档案开放 中国裁判文书网 滥用诉讼权利 治理机制 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刑交叉案件中管辖权异议制度探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7,共8页
民刑交叉案件中的管辖权异议,是指民刑交叉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司法机关管辖了其无权管辖的案件或者将有管辖权的案件移送其他司法机关管辖,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机关提出要求该司法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依法继续审理该案的... 民刑交叉案件中的管辖权异议,是指民刑交叉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司法机关管辖了其无权管辖的案件或者将有管辖权的案件移送其他司法机关管辖,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机关提出要求该司法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依法继续审理该案的主张。在民刑交叉案件中,管辖权异议制度除了具有纠正司法机关不恰当行使管辖权的行为、保障当事人程序利益、提升当事人对审判活动的认可度等价值外,还具有平衡公益和私益、防止滥用诉讼程序、遏制司法活动"地方化"和"暴力化"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辖权异议裁判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异议权主体、异议时间、异议形式与异议理由、异议的审查、异议的效力、异议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异议的裁决程序、异议裁判的效力等。与此同时,为防止当事人滥用管辖异议权,应当构筑一个包括程序性措施和实体性措施在内的预防和规制滥用管辖异议权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案件 管辖权争议 管辖权异议 诉讼权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刑事被告人有举证责任
11
作者 徐子敬 《江海学刊》 1986年第5期80-81,共2页
刑事被告人应否有提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直接关系着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在我国诉讼法学界,多数同志都主张被告人不应有举证责任。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 笔者认为,在刑事举证责任分... 刑事被告人应否有提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直接关系着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在我国诉讼法学界,多数同志都主张被告人不应有举证责任。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 笔者认为,在刑事举证责任分担上,首先应由控诉一方负举证责任,在有罪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被告人如果提出实体上、程序上的诉讼主张,那么他就应举证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是正确的。简言之,即被告人在一定条件下有举证责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刑事诉讼各方面的积极性,防止空口无凭滥用诉讼权利,保证依法从重从快、稳准狠地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告人 举证责任 滥用诉讼权利 刑事诉讼 诉讼主张 刑事犯罪活动 证据证明 案件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