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程序滥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关保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81,共14页
行政法治中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的弊害中,行政程序滥用的弊害最大,但目前尚未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其与一般的行政程序违法是行政法中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割裂实体与程序关系、惟程序主义、程序套用和秩序克扣等。它给予了... 行政法治中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的弊害中,行政程序滥用的弊害最大,但目前尚未有人进行深入研究。其与一般的行政程序违法是行政法中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割裂实体与程序关系、惟程序主义、程序套用和秩序克扣等。它给予了程序以形式上的价值,而背反了行政程序的本质进而也制约了行政法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确立行政法的独立定在,使行政程序价值明确化;通过树立行政法治的正当理念,使行政程序规则与行政实体规则有机化;通过理顺行政法的规范体系,使行政程序典则化;通过尝试行政执法的司法运作,使行政程序第三者介入化。通过以上措施防止行政程序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滥用 行为类型 程序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投资仲裁“程序滥用”及其规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银红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81,共13页
“程序滥用”是“权利滥用”的程序表现。相较于其他国际司法或准司法机制,国际投资仲裁下的“程序滥用”具有特殊性。投资仲裁程序的滥用大都牵涉到具体投资申请方出于滥用性获取自身具体投资仲裁权利的目的而行使了投资协议下的一般... “程序滥用”是“权利滥用”的程序表现。相较于其他国际司法或准司法机制,国际投资仲裁下的“程序滥用”具有特殊性。投资仲裁程序的滥用大都牵涉到具体投资申请方出于滥用性获取自身具体投资仲裁权利的目的而行使了投资协议下的一般性投资仲裁权利。故而,此种权利运用方式直接否定了投资仲裁庭管辖权的存在,而不仅仅是阻碍投资者权利的行使。国际投资争端方所使用的、可冠以“程序滥用”标签的仲裁策略大致可归纳为不正当创设条件企图成就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管辖权、同时启动多个仲裁程序以使胜诉机会最大化、并非出于纠纷解决的真正目的而启动仲裁程序三种类型。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应利用好现行国际投资仲裁法律框架对投资参与方“程序滥用”行为的行之有效的规制。无论是中国投资条约还是《国际投资争端仲裁规则》对投资仲裁“程序滥用”的规制均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仲裁 程序滥用 管辖权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滥用性惩罚及其规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在上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09,共6页
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程序滥用性惩罚是对程序正义的一大困扰。程序滥用性惩罚分为审前程序的程序滥用性惩罚与审判程序的程序滥用性惩罚,其分别造成对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相关原则的损害。程序滥用性惩罚根源于"口供中心&qu... 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程序滥用性惩罚是对程序正义的一大困扰。程序滥用性惩罚分为审前程序的程序滥用性惩罚与审判程序的程序滥用性惩罚,其分别造成对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相关原则的损害。程序滥用性惩罚根源于"口供中心"的侦查模式、"侦破案件"的现实压力、"法律监督"的控方特权、"社会效果"的过度考虑等诸多因素。对程序滥用性惩罚予以规制,要从理顺程序法的诉讼保障功能、探索多元化的诉讼证明机制、廓清各角色的诉讼职能差异、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等方面铺平程序保障法治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滥用性惩罚 刑事诉讼 审前程序 审判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滥用诉讼程序治理中的律师责任 被引量:3
4
作者 苏志强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律师既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策划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也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重要防治机制。在我国滥用诉讼程序治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知律师在滥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在实行任意代理的民事诉讼中,区分... 律师既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策划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也可能是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重要防治机制。在我国滥用诉讼程序治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当充分认知律师在滥用诉讼程序中的作用,在实行任意代理的民事诉讼中,区分并明晰律师在滥用诉讼程序中的责任,构建并完善包括程序法责任、律师职业伦理责任、民事实体法责任和刑事法责任在内的多层次责任承担机制。重新审视作为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重要修正机制的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对于滥用诉讼程序治理的作用机理,并逐步探索在民事诉讼中渐进式导入律师强制代理制度,以期发挥律师强制代理对于抑制滥用诉讼程序、促进诉讼、减轻法官释明和实质性保障当事人诉权的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诉讼程序 律师责任 律师强制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正当程序的本质——“正当过程”的程序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东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正当程序"(due process)一词在译成中文时存在语义失真。"正当程序"的原义是"正当过程"。还原并确立"正当过程"的理念,有助于克服当下中国严重的程序形式主义倾向,避免重新落入传统的程序工... "正当程序"(due process)一词在译成中文时存在语义失真。"正当程序"的原义是"正当过程"。还原并确立"正当过程"的理念,有助于克服当下中国严重的程序形式主义倾向,避免重新落入传统的程序工具主义甚至是程序虚无主义的窠臼。具体到行政法学而言,确立"正当过程"的理念,有助于促进行政法学方法论的变革,并促进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特别是审查方法和审查标准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程序 正当过程 反思理性 过程性审查 程序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假诉讼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飞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0-48,共9页
虚假诉讼行为既包括虚构事实或者法律关系的诉讼行为,也包括虽有足够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但以诉讼的方式追求诉讼请求以外的其他目的的诉讼行为。虚假诉讼的实施主体包括一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等不同类型,有时裁判机构工作人员也可能参与... 虚假诉讼行为既包括虚构事实或者法律关系的诉讼行为,也包括虽有足够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但以诉讼的方式追求诉讼请求以外的其他目的的诉讼行为。虚假诉讼的实施主体包括一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等不同类型,有时裁判机构工作人员也可能参与虚假诉讼行为。依据虚假诉讼虚假的内容并结合其参与主体,虚假诉讼可以划分为恶意诉讼、滥用程序以及串通诉讼三种类型。虚假诉讼基于不法目的而提起,根据不法目的,虚假诉讼可以划分为侵害型、解除型、掩盖型、确定型四种类型。虚假诉讼的认定,应当结合国情考虑公共政策等因素综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行为 不法目的 权力(利)均衡 恶意诉讼 滥用程序 串通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内法院在投资条约仲裁中的角色——以“印度诉沃达丰英国”案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宁红玲 漆彤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5,共11页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产生于对发展中国家司法公正性不信任的基础上,在确保程序正义方面亦存在体制性缺陷。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国家仲裁自身并不属于条约范畴,而是自成一类,并受到国内法的规制。东道国国内法院拥有依据其国内法和善...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产生于对发展中国家司法公正性不信任的基础上,在确保程序正义方面亦存在体制性缺陷。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国家仲裁自身并不属于条约范畴,而是自成一类,并受到国内法的规制。东道国国内法院拥有依据其国内法和善意之一般国际法原则禁止外国投资者滥用仲裁程序的固有管辖权,但此种管辖权应当以不威胁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存在价值的方式谨慎行使。新德里高等法院对"印度诉沃达丰英国"案的判决,作为东道国国内法院协调碎片化的投资条约仲裁程序的重要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复杂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法院 投资者-国家仲裁 滥用程序 反仲裁禁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问题研究 被引量:80
8
作者 马明亮 张宏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101,共9页
虽然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会对本人和司法机关带来双向风险与负担,但该反悔权有其正当性。本文以刑事速裁程序中被追诉人的反悔情况为研究对象,就被追诉人反悔的诉讼阶段、案件类型、反悔理由等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制... 虽然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被追诉人反悔,会对本人和司法机关带来双向风险与负担,但该反悔权有其正当性。本文以刑事速裁程序中被追诉人的反悔情况为研究对象,就被追诉人反悔的诉讼阶段、案件类型、反悔理由等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度完善建议:应当明确赋予被追诉人反悔的权利,以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无后顾之忧;同时,为防止被追诉人滥用反悔的程序权利而致使司法资源浪费,应确立反悔权的约束机制。另外,如何保障被追诉人反悔后的司法公正以及如何降低反悔率,皆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获得正当性的前提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反悔 自愿性 程序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滥诉治理的法理思考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39,共8页
本质上,恶意诉讼、诉讼欺诈和虚假诉讼都是诉讼失范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在规制诉讼失范现象的立法与司法的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策离散性,很大程度上缘于对现象认知的碎片化。中外经验表明,滥用诉讼程序是能够整合各种诉讼失范现象的... 本质上,恶意诉讼、诉讼欺诈和虚假诉讼都是诉讼失范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在规制诉讼失范现象的立法与司法的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策离散性,很大程度上缘于对现象认知的碎片化。中外经验表明,滥用诉讼程序是能够整合各种诉讼失范现象的上位概念,能够涵盖滥用诉权、滥用诉讼权利及其他形态的滥诉行为。以此为基础,对滥用诉讼程序行为的认定需要适当降低标准,同时,为防止制裁的扩大化,又应施以柔性制裁并增设必要的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诉讼程序 滥用诉权 滥用诉讼权利 恶意诉讼 诉讼欺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者挑选条约的缘起背景与规制路径
10
作者 桑远棵 《国际商务研究》 2025年第5期72-84,共13页
投资者通过重组投资等方式挑选更有利投资条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类现象要归因于投资条约网络的碎片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去政治化、法人国籍认定标准的单一化与扩大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投资者挑选条约不仅助长了投资者滥用条约之风,... 投资者通过重组投资等方式挑选更有利投资条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类现象要归因于投资条约网络的碎片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去政治化、法人国籍认定标准的单一化与扩大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投资者挑选条约不仅助长了投资者滥用条约之风,更有违投资条约的互惠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践中,仲裁庭已经就如何规制投资者挑选条约发展出多种裁判路径,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认定挑选条约的投资者作出的投资不符合善意原则而排除仲裁庭的属物管辖权,此种立场未获得普遍支持;二是刺破公司面纱原则在特定情形下具有可适用性,但就其适用标准尚未形成共识;三是禁止滥用程序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其适用标准仍有待具体化;四是属时管辖权具有一般适用性,但投资争端的发生时间不易准确识别。细化禁止滥用程序原则的适用标准、优化法人国籍定义模式、改进拒绝授益条款、施加程序性费用的不利负担、放弃引入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有助于在不同程度上抑制投资者挑选条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选条约 投资者国籍 善意原则 禁止滥用程序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