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暗条件下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牟氏角毛藻(Chaeroeeros moelleri)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滤食效应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伟定 王志铮 +2 位作者 杨阳 何杰 曾国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3-528,共6页
采取捕食者-猎物间捕食效应研究方法,研究了黑暗条件下缢蛏对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的滤食效应。结果表明,缢蛏滤食牟氏角毛藻和青岛大扁藻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的圆盘方程分别为Na=0.981×N0/1+0.00039×N0和Na=0.... 采取捕食者-猎物间捕食效应研究方法,研究了黑暗条件下缢蛏对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的滤食效应。结果表明,缢蛏滤食牟氏角毛藻和青岛大扁藻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的圆盘方程分别为Na=0.981×N0/1+0.00039×N0和Na=0.7949×N0/1+0.00636×N0;缢蛏自身密度对滤食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功能反应影响的数学模型分别为E=0.985P-1.0256和E=0.778P-1.1819;缢蛏自身密度与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藻浓度间的联合反应方程分别为Na=0.9663XP-0.1819×N0/1+0.00039×N0和Na=0.6182×P-0.1819×N0/1+0.00636XN0分析了缢蛏的滤藻速率、滤藻功能反应类型及滤藻效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牟氏角毛藻 青岛大扁藻 黑暗条件 滤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