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骨断层重建的滤波反投影法和有序最大期望值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嘉兴 朱汇庆 +1 位作者 陆云 刘兴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SPECT骨断层图像重建的有序最大期望值法(OSEM)与滤波反投影法(FBP)的图像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行SPECT骨断层显像,采集部位以脊柱为主。给药(30mCi99mTc-MDP)3~4h后进行断层图像采集。由1位技师对图像数据分别进行OSEM和FBP... 目的:比较SPECT骨断层图像重建的有序最大期望值法(OSEM)与滤波反投影法(FBP)的图像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行SPECT骨断层显像,采集部位以脊柱为主。给药(30mCi99mTc-MDP)3~4h后进行断层图像采集。由1位技师对图像数据分别进行OSEM和FBP(包括Metz窗函数和Butterworth窗函数)图像重建。由3位核医学医师独立双盲阅片。结果:OSEM放射条纹状伪影远远少于FBP,图像分辨率和图像清晰度也优于FBP。结论:骨断层重建方法OSEM法优于FB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图像重建 有序最大期望值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P、ASiR和VEO重建算法对腹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晶 高艳 +3 位作者 李坤成 李岩 张秋杭 杜祥颖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VEO)3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腹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CT750HD对35例患者进行腹部常规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FBP、50%ASiR和... 目的:探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VEO)3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腹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CT750HD对35例患者进行腹部常规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FBP、50%ASiR和VEO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0.625mm薄层重建,并应用后处理台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测量并比较肝脏、胰脏、脾脏、肾脏、髂内肌、子宫和前列腺等的噪声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重建图像的主观评价由3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采用盲法评价。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噪声分别为30.76±5.79,21.89±4.21和12.01±1.79,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和61%(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CNR分别为7.53±1.49,10.95±2.57和16.85±14.93,50%ASiR和VEO组图像CNR分别较FBP组提高46%和123%(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SNR分别为2.56±0.79,3.70±1.23和4.85±1.91,50%ASiR和VEO组图像SNR分别较FBP组提高45%和89%(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腹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滤波反投影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基于模型迭代重建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图像重建方法的应用
3
作者 张垒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层图像重建,从而准确地显示靶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重建函数 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算法及参数对SPECT颞颌关节显像髁突代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宇 沈美娟 +3 位作者 江凌龙 徐超 文兵 汪长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观察滤波反投影法(FBP)、二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2D-OSEM)及其参数对SPECT颞颌关节显像髁突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因单侧髁突异常增生致偏颌畸形患者,分别以2D-OSEM及FBP算法对SPECT重建图像,前者子集数为2、4、8... 目的观察滤波反投影法(FBP)、二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2D-OSEM)及其参数对SPECT颞颌关节显像髁突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因单侧髁突异常增生致偏颌畸形患者,分别以2D-OSEM及FBP算法对SPECT重建图像,前者子集数为2、4、8,迭代次数为4、8、16,后者应用巴特沃斯滤波器,设定截止频率为0.32,阶数为9。基于重建图像分别计算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评估髁突代谢活性;观察FBP和2D-OSEM算法子集数及迭代次数对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及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影响。结果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在子集数为2、迭代次数为4的2D-OSEM重建图像中[9.00%(4.20%,16.90%)]与FBP重建图像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6,P=0.06),而在其余2D-OSEM图像中均高于FBP图像(P均<0.01)。子集数(F=16.85,P<0.01)及迭代次数(F=34.29,P<0.01)对2D-OSEM重建图像中的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存在显著主效应,且其间存在交互效应(F=13.14,P<0.01),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随子集数或迭代次数增加而增高。2D-OSEM(142/197,72.08%)与FBP(88/197,44.67%)重建图像的髁突代谢活性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1,P<0.01)。2D-OSEM重建图像中,子集数为4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平均值为53.80%,与子集数为2(50.93%)及8时(57.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8、1.98,P=0.32、0.16);子集数为8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平均值高于子集数为2时(χ^(2)=5.74,P=0.02);迭代次数为8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平均值为53.81%,与迭代次数为4(51.10%)及16(57.7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7、1.82,P=0.35、0.18);迭代次数为16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平均值高于迭代次数为4时(χ^(2)=5.19,P=0.02)。结论采用FBP或2D-OSEM算法及不同参数行SPECT颞颌关节显像重建,髁突代谢活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滤波反投影法 二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算法在大型构件CT中的应用
5
作者 朱平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3期269-272,共4页
对高能X射线出束角小,在进行大型构件CT重构时出现的投影数据不完全的情况下,针对利用高分辨探测器实现高分辨CT重构,提出了"两个方向平移+旋转"的采集投影算法,其扫描获得投影数据的时间短,并且,投影拼接再进行扇束滤波反投... 对高能X射线出束角小,在进行大型构件CT重构时出现的投影数据不完全的情况下,针对利用高分辨探测器实现高分辨CT重构,提出了"两个方向平移+旋转"的采集投影算法,其扫描获得投影数据的时间短,并且,投影拼接再进行扇束滤波反投影重构,其重构速度快。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重构算 采集投影 等角扇束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非局部均值伪影抑制技术对提高低剂量腹部CT图像质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广海 吴越 +4 位作者 刘斌 陈阳 刘文冬 刘福军 王胜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7-891,共5页
目的评价大尺度非局部均值伪影抑制(AS-LNLM)技术对提高低剂量腹部CT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对腹部检查的26例患者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HD进行腹部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 目的评价大尺度非局部均值伪影抑制(AS-LNLM)技术对提高低剂量腹部CT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对腹部检查的26例患者采用GE Discovery CT750 HD进行腹部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腹部原始数据进行0.625 mm薄层重建,并将两种重建算法的低剂量数据进行AS-LNLM技术处理,应用后处理站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测量并比较肝脏、脾脏及腹主动脉的噪声、对比噪声比和信噪比,并对腹部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每例患者每次检查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CT剂量指数(CTDIvo1),并计算有效剂量(ED)及剂量平均减低率。结果对于腹部图像质量,AS-LNLM低剂量图像比未使用此技术的常规剂量及低剂量图像有更低噪声值、更高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P<0.05);常规剂量图像较低剂量图像有更低噪声值以及更高的CNR及SNR(P<0.05);对于FBP重建算法,低剂量+AS-LNLM技术及未用此技术低剂量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36±0.69)和(1.95±0.72)(P<0.05);对于40%ASIR重建算法,低剂量+ASLNLM技术及未用此技术低剂量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68±0.48)和(2.18±0.66)(P<0.05)。常规剂量图像用FBP及40%ASIR两种算法重建后的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4.73±0.46)和(4.82±0.40)。低剂量扫描的CTDIvol值、DLP值及ED值分别为(1.84±0.01)m Gy、(49.60±2.63)m Gy/cm和(0.74±0.04)m Sv;常规剂量扫描的CTDIvol值、DLP值及ED值分别为(7.61±0.03)m Gy、(204.18±11.19)m Gy/cm和(3.06±0.17)m Sv。结论AS-LNLM低剂量图像较常规扫描不但可以明显降低扫描剂量,并可以明显提高图像CNR及SNR,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大尺度非局部均值伪影抑制 低剂量扫描 滤波反投影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伪影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