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被引量:
1
1
作者
乔天碧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2-107,共6页
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乔天碧恩格斯在他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妇女曾经历了一个“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的母系氏族时期。由于史料的贫乏,很难从史料中了解...
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乔天碧恩格斯在他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妇女曾经历了一个“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的母系氏族时期。由于史料的贫乏,很难从史料中了解满族先世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入关前
满族妇女
努尔哈赤
满族社会
《清太祖实录》
《清太宗实录》
婚姻
转房婚
家庭
皇太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族早期社会的特点
2
作者
祁美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0-65,共6页
满族早期社会的特点祁美琴一、满族早期社会经济结构的独特性(一)生产的多样性。即狩猎、采集、渔猎、农耕以及部分手工业并存的状况。我们知道,在自然经济阶段,采取何种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客观自然环境。早期满族人一直生活在山...
满族早期社会的特点祁美琴一、满族早期社会经济结构的独特性(一)生产的多样性。即狩猎、采集、渔猎、农耕以及部分手工业并存的状况。我们知道,在自然经济阶段,采取何种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客观自然环境。早期满族人一直生活在山海关以外的山峦地带,在那里既有高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早期满族
皇太极
北方少数民族
满族社会
八旗制度
牛录
汉文化
经济结构
太祖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幼琼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0-76,共7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因此,对各兄弟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在历史上某一时期社会经济形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肯定其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因此,对各兄弟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在历史上某一时期社会经济形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肯定其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本文试对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历史作用进行探讨,略述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历史作用
皇太极
满族社会
奴隶制
汉族人
多民族国家
封建制
女真人
手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诸申”身份的变化看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远廉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诸申,是女真及早期一般满人对自己的称呼。对于诸申的问题,前人只是在分析入关前满族社会性质时附带谈及,意见亦颇悬殊。有的同志把诸申当作奴隶,有的认为是封建依附农民,有的还把大多数诸申定为小奴隶主。恰当地断定诸申的身份和地位,...
诸申,是女真及早期一般满人对自己的称呼。对于诸申的问题,前人只是在分析入关前满族社会性质时附带谈及,意见亦颇悬殊。有的同志把诸申当作奴隶,有的认为是封建依附农民,有的还把大多数诸申定为小奴隶主。恰当地断定诸申的身份和地位,对于弄清早期满族的阶级关系,正确判断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满文老档》和有关文献的记载,我认为,诸申的身份和地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的诸申,并不是奴仆、奴才,而是任意耕猎的氏族成员。随着满族进入到奴隶社会,诸申便下降为奴隶占有制国家统治的穷苦平民。以后,当满族向封建制过渡时,诸申也相应地转化为封建依附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牛录
满族社会
早期满族
奴隶社会
女真人
明万历
封建制
计丁授田
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鸿彬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我国的满族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才形成的。但是它的先世,曾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不同名称先后见于我国史籍。它们从很早的古代起就生息在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这块祖国的疆土上,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我国的满族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才形成的。但是它的先世,曾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不同名称先后见于我国史籍。它们从很早的古代起就生息在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这块祖国的疆土上,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到了明朝初年,大体按照生活方式和经济情况以及地区分布,把女真分为三大部,即建州、海西和“野人”。其中建州女真为了躲避“野人”女真和蒙古骑兵的侵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奴隶制
满族社会
社会性质
建州女真
皇太极
十六世纪
农奴制
八旗制度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初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溥滢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满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她的先世称作肃慎,东汉以后称为挹娄、勿吉和靺鞨,唐末以后又称女真。明时女真分为三部:居住在黑龙江两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黑龙江女真(俗称“野人”女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居住在牡丹...
满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她的先世称作肃慎,东汉以后称为挹娄、勿吉和靺鞨,唐末以后又称女真。明时女真分为三部:居住在黑龙江两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黑龙江女真(俗称“野人”女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居住在牡丹江和图门江流域的建州女真。建州女真经过几次迁徙,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定居于今辽宁省浑河支流苏子河流域。正是以这部分女真人为主体,到十七世纪初,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建州女真
奴隶制
皇太极
海西女真
奴隶主
满族社会
封建制
乌苏里江流域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满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述要
被引量:
1
7
作者
任惜时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1期147-149,共3页
一九八二年七月,由辽宁省民委主持,在沈阳召开了中国满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围绕满族文学的源流、范围、特征及《中国满族文学史》的编写原则展开热烈讨论和争鸣。
关键词
满族社会
女真族
满族文学
满洲
源流
生活习俗
建州女真
肃慎
女真文
学术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佳华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5期109-116,共8页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清朝的重要制度。对八旗制度的研究,有助于对满族社会和清王朝的认识。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清王朝的奠基人,满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努尔哈齐,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对牛录组织进行适应当时形势的...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清朝的重要制度。对八旗制度的研究,有助于对满族社会和清王朝的认识。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清王朝的奠基人,满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努尔哈齐,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对牛录组织进行适应当时形势的重大改造,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与有清一代历史相始终。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封建王朝,八旗制度随之而消亡,但是它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制度
八旗兵
制度研究
牛录
明万历
八旗蒙古
满族社会
十三年
清王朝
汉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八旗制度的盛衰与旗地的兴废
被引量:
2
9
作者
吴兴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八旗制度是满族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旗地是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八旗制度的盛衰与旗地的兴废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在我国历史典籍中被称为“引弓之民”。直到努尔哈赤起兵之前...
八旗制度是满族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旗地是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八旗制度的盛衰与旗地的兴废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在我国历史典籍中被称为“引弓之民”。直到努尔哈赤起兵之前,女真人仍以射猎为业。在女真人各部落中,早就存在一种行猎组织,即牛录。女真人在“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制度
旗地
努尔哈赤
八旗军
满族社会
女真人
牛录
统治者
兵农合一
计丁授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续)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佳华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二、八旗与后金(清)的政治满族原是居住于东北的民族,清太祖努尔哈齐崛起后,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金为清,直到入关以前,后金(清)仅是割据东北一隅的地方性政权。1644年定都北京以后,满族贵族才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性...
二、八旗与后金(清)的政治满族原是居住于东北的民族,清太祖努尔哈齐崛起后,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金为清,直到入关以前,后金(清)仅是割据东北一隅的地方性政权。1644年定都北京以后,满族贵族才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性政权。研究八旗制度兴衰历史,无不与后金、或清的政治联系在一起。现就研究的情况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制度
八旗子弟
制度研究
皇太极
旗地
满族社会
清太宗
满洲
努尔哈赤时期
清入关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皇太极的求和及其真意
被引量:
1
11
作者
滕绍箴
《求是学刊》
1982年第3期84-89,共6页
关键词
皇太极
八旗兵
努尔哈赤
满族社会
疆界
辽东
明帝
自固
山海关
大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皇太极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
1
12
作者
陈克进
滕绍箴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本文指出皇太极称帝后,面对社会经济一度凋敝的现实,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调整生产关系,提倡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安定了人民生活;为了缓和满汉民族间的矛盾,笼络汉族的官将和知识分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止了“八...
本文指出皇太极称帝后,面对社会经济一度凋敝的现实,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调整生产关系,提倡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安定了人民生活;为了缓和满汉民族间的矛盾,笼络汉族的官将和知识分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止了“八家共理国政”的政治局面。文章以充分的事实,论证了皇太极本人颇有胆识,能顺应历史潮流,对促进满族社会的发展和清王朝的建立,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历史作用
努尔哈赤时期
历史潮流
满族社会
汉族人
中央集权
手工业
社会经济
封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努尔哈赤
被引量:
1
13
作者
滕绍箴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6期86-96,共11页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出身于女真奴隶主家庭。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以父、祖遗甲十三付起兵,奋战三十余年,为满族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统一女真各部促进满族形成明初,女真各部居住分散,各据一方,相互战杀。...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出身于女真奴隶主家庭。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以父、祖遗甲十三付起兵,奋战三十余年,为满族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统一女真各部促进满族形成明初,女真各部居住分散,各据一方,相互战杀。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明朝统治阶级的压迫,女真各部出现了要求统一的历史趋势。努尔哈赤掌管建州部以后,积极统一各部,促进了满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建州女真
奴隶主
满族社会
民族共同体
万历
女真人
历史趋势
满族形成
爱新觉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雄与时代──后金政体演变论
14
作者
谢景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8-84,共7页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政体演变
八旗制度
金国
满族社会
共治
牛录
国家政体
后金政权
“五大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求真开国史 潜心治学启后昆——读李鸿彬教授著《清朝开国史略》
15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16世纪末,满族崛起于我国东北白山黑水间,经历60余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其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一般称之为清朝开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满族历史,内容极其丰富,哲理极为深邃,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6世纪末,满族崛起于我国东北白山黑水间,经历60余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其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一般称之为清朝开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满族历史,内容极其丰富,哲理极为深邃,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和探索,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略》
努尔哈赤
满族社会
统一多民族国家
清入关前
国史
历史研究
社会科
启后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皇太极处理满汉民族关系的政策
16
作者
朱诚如
《文史哲》
1987年第2期23-25,共3页
1626年(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承继皇位。当时,后金三面临敌:南有强敌明朝,西有叛服不定的蒙古,东有与之为敌的朝鲜。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
1626年(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承继皇位。当时,后金三面临敌:南有强敌明朝,西有叛服不定的蒙古,东有与之为敌的朝鲜。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部等等各种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后来,又数次入关掳掠了上百万人畜,辽东汉人一下子几倍于满人。如何稳定汉族人的民心几乎成为后金胜败存亡的关键。面对“邦家未固”的局面,皇太极意识到“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1626年(天命十一年)皇太极即位的当年,就屡下谕旨,强调宽待辽东汉人,“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举首,概置不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民族关系
汉族人
汉人
辽东
汉民族
满族社会
努尔哈赤
统治者
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汉两族文化交融的真实写照——读《清代八旗子弟》
17
作者
孟昭信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3-74,共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滕绍箴副研究员新著《清代八旗子弟》一书,已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于1989年12月出版。过去研究八旗者,多从制度本身探讨、考订,而此书则独辟蹊径,对八旗新兴一代进行综合性研究,不仅填补了清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滕绍箴副研究员新著《清代八旗子弟》一书,已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于1989年12月出版。过去研究八旗者,多从制度本身探讨、考订,而此书则独辟蹊径,对八旗新兴一代进行综合性研究,不仅填补了清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而且从标题、内容到体例,都颇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子弟
八旗制度
满洲
满族社会
汉文化
清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汉军
清代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多尔衮摄政之历史的和个人的条件
18
作者
陈作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4-89,共6页
多尔衮(公元1612-1650)在清朝开国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从崇德八年(1643)八月到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他掌握朝政,摄政七年多,是清政权抢占北京,统一全国过程中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一"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所建立的政权是封建制政权,...
多尔衮(公元1612-1650)在清朝开国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从崇德八年(1643)八月到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他掌握朝政,摄政七年多,是清政权抢占北京,统一全国过程中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一"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所建立的政权是封建制政权,满族已进入封建社会".这种看法我认为是符合满族历史发展实际的.后金建立后,满族社会封建制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要求加强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历史趋势,日渐强烈.可是,努尔啥赤统治时期,在封建制已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极
多尔衮
封建制
努尔哈赤
封建专制主义
满族社会
太宗实录
八旗制度
历史趋势
崇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史概论》评介
19
作者
邵言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0-80,共1页
河南大学魏千志教授新著《明清史概论》,已于1998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认为,自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清代鸦片战争前凡472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
河南大学魏千志教授新著《明清史概论》,已于1998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认为,自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清代鸦片战争前凡472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明清史
资本主义萌芽
南海诸岛
满族社会
统一多民族国家
努尔哈赤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新发展
人身依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家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
20
作者
蜀春
《史学集刊》
1986年第2期32-39,共8页
在满族共同体形成和后金(清)朝建立过程中,努尔哈赤家族起到过毋庸置疑的历史作用。努尔哈赤的家族关系,即父兄子侄之间的血缘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君臣爵位的等级关系。本文试图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时期家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演...
在满族共同体形成和后金(清)朝建立过程中,努尔哈赤家族起到过毋庸置疑的历史作用。努尔哈赤的家族关系,即父兄子侄之间的血缘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君臣爵位的等级关系。本文试图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时期家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入手,对后金(清)政权和满族社会的性质略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家族关系
满族共同体
历史作用
满族社会
等级关系
建立过程
血缘关系
子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被引量:
1
1
作者
乔天碧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文摘
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乔天碧恩格斯在他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妇女曾经历了一个“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的母系氏族时期。由于史料的贫乏,很难从史料中了解满族先世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然而...
关键词
清入关前
满族妇女
努尔哈赤
满族社会
《清太祖实录》
《清太宗实录》
婚姻
转房婚
家庭
皇太极
分类号
D442.9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族早期社会的特点
2
作者
祁美琴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0-65,共6页
文摘
满族早期社会的特点祁美琴一、满族早期社会经济结构的独特性(一)生产的多样性。即狩猎、采集、渔猎、农耕以及部分手工业并存的状况。我们知道,在自然经济阶段,采取何种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客观自然环境。早期满族人一直生活在山海关以外的山峦地带,在那里既有高山...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早期满族
皇太极
北方少数民族
满族社会
八旗制度
牛录
汉文化
经济结构
太祖实录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幼琼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0-76,共7页
文摘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因此,对各兄弟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在历史上某一时期社会经济形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肯定其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本文试对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历史作用进行探讨,略述浅见。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历史作用
皇太极
满族社会
奴隶制
汉族人
多民族国家
封建制
女真人
手工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诸申”身份的变化看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远廉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文摘
诸申,是女真及早期一般满人对自己的称呼。对于诸申的问题,前人只是在分析入关前满族社会性质时附带谈及,意见亦颇悬殊。有的同志把诸申当作奴隶,有的认为是封建依附农民,有的还把大多数诸申定为小奴隶主。恰当地断定诸申的身份和地位,对于弄清早期满族的阶级关系,正确判断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满文老档》和有关文献的记载,我认为,诸申的身份和地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的诸申,并不是奴仆、奴才,而是任意耕猎的氏族成员。随着满族进入到奴隶社会,诸申便下降为奴隶占有制国家统治的穷苦平民。以后,当满族向封建制过渡时,诸申也相应地转化为封建依附农民。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牛录
满族社会
早期满族
奴隶社会
女真人
明万历
封建制
计丁授田
屯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鸿彬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文摘
我国的满族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才形成的。但是它的先世,曾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不同名称先后见于我国史籍。它们从很早的古代起就生息在美丽富饶的“白山黑水”这块祖国的疆土上,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到了明朝初年,大体按照生活方式和经济情况以及地区分布,把女真分为三大部,即建州、海西和“野人”。其中建州女真为了躲避“野人”女真和蒙古骑兵的侵扰。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奴隶制
满族社会
社会性质
建州女真
皇太极
十六世纪
农奴制
八旗制度
生产关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初探
被引量:
2
6
作者
何溥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3期112-124,共13页
文摘
满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她的先世称作肃慎,东汉以后称为挹娄、勿吉和靺鞨,唐末以后又称女真。明时女真分为三部:居住在黑龙江两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黑龙江女真(俗称“野人”女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居住在牡丹江和图门江流域的建州女真。建州女真经过几次迁徙,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定居于今辽宁省浑河支流苏子河流域。正是以这部分女真人为主体,到十七世纪初,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建州女真
奴隶制
皇太极
海西女真
奴隶主
满族社会
封建制
乌苏里江流域
少数民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满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述要
被引量:
1
7
作者
任惜时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1期147-149,共3页
文摘
一九八二年七月,由辽宁省民委主持,在沈阳召开了中国满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围绕满族文学的源流、范围、特征及《中国满族文学史》的编写原则展开热烈讨论和争鸣。
关键词
满族社会
女真族
满族文学
满洲
源流
生活习俗
建州女真
肃慎
女真文
学术讨论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佳华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5期109-116,共8页
文摘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清朝的重要制度。对八旗制度的研究,有助于对满族社会和清王朝的认识。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清王朝的奠基人,满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努尔哈齐,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对牛录组织进行适应当时形势的重大改造,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与有清一代历史相始终。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封建王朝,八旗制度随之而消亡,但是它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八旗制度
八旗兵
制度研究
牛录
明万历
八旗蒙古
满族社会
十三年
清王朝
汉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八旗制度的盛衰与旗地的兴废
被引量:
2
9
作者
吴兴尧
机构
哈尔滨金融专科学校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5-139,共5页
文摘
八旗制度是满族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旗地是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八旗制度的盛衰与旗地的兴废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在我国历史典籍中被称为“引弓之民”。直到努尔哈赤起兵之前,女真人仍以射猎为业。在女真人各部落中,早就存在一种行猎组织,即牛录。女真人在“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
关键词
八旗制度
旗地
努尔哈赤
八旗军
满族社会
女真人
牛录
统治者
兵农合一
计丁授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续)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佳华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文摘
二、八旗与后金(清)的政治满族原是居住于东北的民族,清太祖努尔哈齐崛起后,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金为清,直到入关以前,后金(清)仅是割据东北一隅的地方性政权。1644年定都北京以后,满族贵族才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性政权。研究八旗制度兴衰历史,无不与后金、或清的政治联系在一起。现就研究的情况分述如下。
关键词
八旗制度
八旗子弟
制度研究
皇太极
旗地
满族社会
清太宗
满洲
努尔哈赤时期
清入关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皇太极的求和及其真意
被引量:
1
11
作者
滕绍箴
出处
《求是学刊》
1982年第3期84-89,共6页
关键词
皇太极
八旗兵
努尔哈赤
满族社会
疆界
辽东
明帝
自固
山海关
大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皇太极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
1
12
作者
陈克进
滕绍箴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文摘
本文指出皇太极称帝后,面对社会经济一度凋敝的现实,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调整生产关系,提倡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安定了人民生活;为了缓和满汉民族间的矛盾,笼络汉族的官将和知识分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止了“八家共理国政”的政治局面。文章以充分的事实,论证了皇太极本人颇有胆识,能顺应历史潮流,对促进满族社会的发展和清王朝的建立,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皇太极
历史作用
努尔哈赤时期
历史潮流
满族社会
汉族人
中央集权
手工业
社会经济
封建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努尔哈赤
被引量:
1
13
作者
滕绍箴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6期86-96,共11页
文摘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出身于女真奴隶主家庭。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以父、祖遗甲十三付起兵,奋战三十余年,为满族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统一女真各部促进满族形成明初,女真各部居住分散,各据一方,相互战杀。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明朝统治阶级的压迫,女真各部出现了要求统一的历史趋势。努尔哈赤掌管建州部以后,积极统一各部,促进了满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建州女真
奴隶主
满族社会
民族共同体
万历
女真人
历史趋势
满族形成
爱新觉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雄与时代──后金政体演变论
14
作者
谢景芳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8-84,共7页
关键词
努尔哈赤
政体演变
八旗制度
金国
满族社会
共治
牛录
国家政体
后金政权
“五大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求真开国史 潜心治学启后昆——读李鸿彬教授著《清朝开国史略》
15
机构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文摘
16世纪末,满族崛起于我国东北白山黑水间,经历60余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其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一般称之为清朝开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满族历史,内容极其丰富,哲理极为深邃,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和探索,深...
关键词
《史略》
努尔哈赤
满族社会
统一多民族国家
清入关前
国史
历史研究
社会科
启后
学术价值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皇太极处理满汉民族关系的政策
16
作者
朱诚如
出处
《文史哲》
1987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摘
1626年(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承继皇位。当时,后金三面临敌:南有强敌明朝,西有叛服不定的蒙古,东有与之为敌的朝鲜。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部等等各种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后来,又数次入关掳掠了上百万人畜,辽东汉人一下子几倍于满人。如何稳定汉族人的民心几乎成为后金胜败存亡的关键。面对“邦家未固”的局面,皇太极意识到“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1626年(天命十一年)皇太极即位的当年,就屡下谕旨,强调宽待辽东汉人,“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举首,概置不论”;
关键词
皇太极
民族关系
汉族人
汉人
辽东
汉民族
满族社会
努尔哈赤
统治者
天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汉两族文化交融的真实写照——读《清代八旗子弟》
17
作者
孟昭信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3-74,共2页
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滕绍箴副研究员新著《清代八旗子弟》一书,已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于1989年12月出版。过去研究八旗者,多从制度本身探讨、考订,而此书则独辟蹊径,对八旗新兴一代进行综合性研究,不仅填补了清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而且从标题、内容到体例,都颇具特色。
关键词
八旗子弟
八旗制度
满洲
满族社会
汉文化
清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汉军
清代
统治者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多尔衮摄政之历史的和个人的条件
18
作者
陈作荣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4-89,共6页
文摘
多尔衮(公元1612-1650)在清朝开国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从崇德八年(1643)八月到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他掌握朝政,摄政七年多,是清政权抢占北京,统一全国过程中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一"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所建立的政权是封建制政权,满族已进入封建社会".这种看法我认为是符合满族历史发展实际的.后金建立后,满族社会封建制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要求加强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历史趋势,日渐强烈.可是,努尔啥赤统治时期,在封建制已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关键词
皇太极
多尔衮
封建制
努尔哈赤
封建专制主义
满族社会
太宗实录
八旗制度
历史趋势
崇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史概论》评介
19
作者
邵言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0-80,共1页
文摘
河南大学魏千志教授新著《明清史概论》,已于1998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认为,自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清代鸦片战争前凡472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明清史
资本主义萌芽
南海诸岛
满族社会
统一多民族国家
努尔哈赤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新发展
人身依附关系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家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
20
作者
蜀春
出处
《史学集刊》
1986年第2期32-39,共8页
文摘
在满族共同体形成和后金(清)朝建立过程中,努尔哈赤家族起到过毋庸置疑的历史作用。努尔哈赤的家族关系,即父兄子侄之间的血缘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君臣爵位的等级关系。本文试图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时期家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入手,对后金(清)政权和满族社会的性质略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家族关系
满族共同体
历史作用
满族社会
等级关系
建立过程
血缘关系
子侄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乔天碧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满族早期社会的特点
祁美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满族在努尔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历史作用
胡幼琼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诸申”身份的变化看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
周远廉
《社会科学辑刊》
197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
李鸿彬
《社会科学辑刊》
197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初探
何溥滢
《社会科学辑刊》
197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满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述要
任惜时
《社会科学辑刊》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
陈佳华
《社会科学辑刊》
198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八旗制度的盛衰与旗地的兴废
吴兴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续)
陈佳华
《社会科学辑刊》
198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谈皇太极的求和及其真意
滕绍箴
《求是学刊》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略论皇太极的历史作用
陈克进
滕绍箴
《社会科学辑刊》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评努尔哈赤
滕绍箴
《社会科学辑刊》
198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英雄与时代──后金政体演变论
谢景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一部求真开国史 潜心治学启后昆——读李鸿彬教授著《清朝开国史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皇太极处理满汉民族关系的政策
朱诚如
《文史哲》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满汉两族文化交融的真实写照——读《清代八旗子弟》
孟昭信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多尔衮摄政之历史的和个人的条件
陈作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明清史概论》评介
邵言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家族关系的特点及其演变
蜀春
《史学集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