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析1933至1938年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
1
作者
李乐曾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64-68,75,共6页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和缺乏一贯性的状态”,30年代中期在德国的远东政策中存在...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和缺乏一贯性的状态”,30年代中期在德国的远东政策中存在某种“混乱”。笔者认为,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是造成这一时期德国对华政策某种“不稳定”和“混乱”的直接原因,而上述论著对这一分歧几乎没有论及或详细分析。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从另一个视角考察这一时期纳粹德国的对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远东政策
对华政策
希特勒
纳粹德国
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国外交部
日本侵华战争
德国外交政策
1938年
满州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选印聊斋志异原稿》
2
作者
于天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6,共1页
北师大图书馆藏《选印聊斋志异原稿》附校勘记,为原伪满州国参议袁金铠于1933年影印。全一册。后附校勘记为遵化史叔仁所撰。袁金凯,字洁珊,东北辽阳人,清岁贡生,先后任奉天谘议局议员,副议长,奉天财政司长、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
北师大图书馆藏《选印聊斋志异原稿》附校勘记,为原伪满州国参议袁金铠于1933年影印。全一册。后附校勘记为遵化史叔仁所撰。袁金凯,字洁珊,东北辽阳人,清岁贡生,先后任奉天谘议局议员,副议长,奉天财政司长、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副委员长兼总务处长、清史馆协修、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监察院监察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印聊斋志异原稿》
伪
满州国
参议
袁金铠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对华对日政策
3
作者
秦兴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41-48,共8页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执行“不偏袒”的调停方针,只注重维系美日关系,对此不愿涉足过深,这本身是对侵略者的最大偏袒.1931年11月,日本攻锦州,美国从所谓“不偏袒”向所谓“不承认主义”转变,但这并不能束缚住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执行“不偏袒”的调停方针,只注重维系美日关系,对此不愿涉足过深,这本身是对侵略者的最大偏袒.1931年11月,日本攻锦州,美国从所谓“不偏袒”向所谓“不承认主义”转变,但这并不能束缚住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宣告了美国对华对日政策的失败.美国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受国内孤立主义的牵制和美日贸易的影响;是对苏联和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恐惧;也是为了维护在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和挽救南京政府的声望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不偏袒
不承认主义
孤立主义
伪
满州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4
作者
刘晓丽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伪满州国时期的文学独具意味,如写作主体的国族身份和作品语种呈现多重复杂性,如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新的文学样式——山林实话·秘话·谜话,如期间出现的大量附逆作品等。对其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伪满州国时期的文学独具意味,如写作主体的国族身份和作品语种呈现多重复杂性,如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新的文学样式——山林实话·秘话·谜话,如期间出现的大量附逆作品等。对其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内涵,对长远的学科更新具有意义。本课题虽针对个案,但立论则不限于对象本身,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希望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来反思中国现代性观念的内在框架和操作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伪满洲国
现代性观念
伪
满州国
写作主体
文学样式
本土特色
重新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1933至1938年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
1
作者
李乐曾
机构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64-68,75,共6页
文摘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和缺乏一贯性的状态”,30年代中期在德国的远东政策中存在某种“混乱”。笔者认为,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是造成这一时期德国对华政策某种“不稳定”和“混乱”的直接原因,而上述论著对这一分歧几乎没有论及或详细分析。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从另一个视角考察这一时期纳粹德国的对华政策。
关键词
德国远东政策
对华政策
希特勒
纳粹德国
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国外交部
日本侵华战争
德国外交政策
1938年
满州国
分类号
K15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题《选印聊斋志异原稿》
2
作者
于天池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6,共1页
文摘
北师大图书馆藏《选印聊斋志异原稿》附校勘记,为原伪满州国参议袁金铠于1933年影印。全一册。后附校勘记为遵化史叔仁所撰。袁金凯,字洁珊,东北辽阳人,清岁贡生,先后任奉天谘议局议员,副议长,奉天财政司长、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副委员长兼总务处长、清史馆协修、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监察院监察委员。
关键词
《选印聊斋志异原稿》
伪
满州国
参议
袁金铠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对华对日政策
3
作者
秦兴洪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41-48,共8页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执行“不偏袒”的调停方针,只注重维系美日关系,对此不愿涉足过深,这本身是对侵略者的最大偏袒.1931年11月,日本攻锦州,美国从所谓“不偏袒”向所谓“不承认主义”转变,但这并不能束缚住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宣告了美国对华对日政策的失败.美国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受国内孤立主义的牵制和美日贸易的影响;是对苏联和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恐惧;也是为了维护在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和挽救南京政府的声望和权利.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不偏袒
不承认主义
孤立主义
伪
满州国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4
作者
刘晓丽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文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伪满州国时期的文学独具意味,如写作主体的国族身份和作品语种呈现多重复杂性,如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新的文学样式——山林实话·秘话·谜话,如期间出现的大量附逆作品等。对其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内涵,对长远的学科更新具有意义。本课题虽针对个案,但立论则不限于对象本身,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希望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来反思中国现代性观念的内在框架和操作概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伪满洲国
现代性观念
伪
满州国
写作主体
文学样式
本土特色
重新思考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析1933至1938年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
李乐曾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题《选印聊斋志异原稿》
于天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对华对日政策
秦兴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伪满洲国文学研究
刘晓丽
《中文自学指导》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