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组分及其含量变化对天然气-凝析液混输上岸管道滞液量和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新明 宫敬 +1 位作者 陈荣旗 周晓红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4期272-275,共4页
利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OLGA 2000多相流瞬态流动模拟软件,对辽东湾锦州20-2凝析气田和东海平湖油气田上岸管道天然气凝析液混输状态下流体组分及其含量变化对管道滞液量和压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C7+重组分含量的微小增加会引起管道内滞... 利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OLGA 2000多相流瞬态流动模拟软件,对辽东湾锦州20-2凝析气田和东海平湖油气田上岸管道天然气凝析液混输状态下流体组分及其含量变化对管道滞液量和压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C7+重组分含量的微小增加会引起管道内滞液量的急剧增大;C6+(或C7+)重组分的存在对管道压降有一定的影响。在天然气管道工艺设计中,应该对流体组分含量变化作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凝析 混输 流体组分 滞液量 压降 天然气凝析 天然气管道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海底混输管道清管工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鞠朋朋 张欢 +1 位作者 陈文峰 邓婷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50-54,共5页
文章分析了南海某深水气田典型年份的清管工况,确定了清管前的干气吹扫降低海管滞液量的方法,根据水下采油树油嘴前的压力可进行停产或不停产清管作业。优化干气吹扫气量,降低海管内存液量,确保吹扫气量引起的海管出口段塞量和清管段塞... 文章分析了南海某深水气田典型年份的清管工况,确定了清管前的干气吹扫降低海管滞液量的方法,根据水下采油树油嘴前的压力可进行停产或不停产清管作业。优化干气吹扫气量,降低海管内存液量,确保吹扫气量引起的海管出口段塞量和清管段塞量在平台段塞流捕集器缓冲容积范围内;分析清管过程中水下井口油嘴前后压力变化,确保不停产清管时海管内压力低于采油树油嘴前压力,避免海管内液体倒流入井筒。该分析为后续类似深水气田清管作业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 干气 清管 海管 滞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气输送管线压降计算的公式选择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路宏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6,共2页
海底湿气输送管线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沿程温度的降低,可能有少量液态烃析出,因此这类管线需按混输管线来选择流型系统。湿气输送管线压降的计算是影响平台工艺输送方案、优化管径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适合的计算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 海底湿气输送管线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沿程温度的降低,可能有少量液态烃析出,因此这类管线需按混输管线来选择流型系统。湿气输送管线压降的计算是影响平台工艺输送方案、优化管径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适合的计算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海底湿气输送管线的工艺计算,关键是流型、滞液量以及摩阻压降公式的选择。采用Pipeflo软件进行计算,目前认为选择Tailer&Dukler流型模式,管内滞液量采用Eaton公式,压降计算采用Oliemans(1987)计算,其结果较接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气输送管线 压降 温度 滞液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气海底管道清管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文欣 陈宏举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0年第4期32-35,共4页
国内某海上气田长距离登陆输气海底管道,地形存在较大起伏,因生产年限后期输气量较低,导致管内滞液量远大于下游设备接收能力,严重影响管道运行安全和清管操作。为避免终端改造、降低投资,通过模拟分析优选合理的清管方案,控制清管段塞... 国内某海上气田长距离登陆输气海底管道,地形存在较大起伏,因生产年限后期输气量较低,导致管内滞液量远大于下游设备接收能力,严重影响管道运行安全和清管操作。为避免终端改造、降低投资,通过模拟分析优选合理的清管方案,控制清管段塞,保证终端设备能够完全接收清管段塞,确保清管操作的安全,从而保障气田得以实现开发,并为长距离输气海底管道的清管段塞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清管段塞 管内滞液量 吹扫清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Z20-2凝析气田两相流管线的设计与实践
5
作者 安维杰 陈荣旗 《中国海洋平台》 1994年第Z1期91-98,共8页
位于中国海域的第一条直径12",长度为51Km的两相流海底管线经仔细研究后已完成设计和安装,并于1993年初夏投入运行。 实践证明,段塞流捕集器是两相流管线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设计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主要有:最大滞液量的确定... 位于中国海域的第一条直径12",长度为51Km的两相流海底管线经仔细研究后已完成设计和安装,并于1993年初夏投入运行。 实践证明,段塞流捕集器是两相流管线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设计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主要有:最大滞液量的确定 精心设计段塞流捕集器的结构 段塞流捕集器下游设分离器的必要性 段塞流捕集器处理能力有合理的设计余量 操作经验与清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清管 滞液量 段塞流捕集器 处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